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名族]四方外族--南蠻

Alvin 2014-1-26 01:45

[中國名族]四方外族--南蠻

  中國古族名。南蠻一詞鴉片戰爭前的,那時的人們(北方)由於飽受封建專制之淫威,又因地理條件的限制,民智愚鈍,習慣於根據自己的片面思想去坐井觀天看待其他不同的事物。
  南蠻自稱荊蠻(chinman),來自「粳」。由於南蠻最先發明的是「粳糯」和「粳」,所以自稱「chinman」(粳民)。南蠻創造並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精密的「語言文化」與「文字符號」,如漢字中的 「禾」、「米」等字都是「稻作語言」的特定符號,與禾有關的就有:禾、稻、谷、糯、粳、秈、稈、秋、科、秒、租、種、秧、秸、稂、稃、稅、稔、稠、秤、稠、稼、積、穎、穗、穩等字;與米有關的就有:米、粥、精、粹、粲、糙、糈、糝、糠等字。而北方盛產的黍、粟、稷、高粱、麥等農作物,卻不見擁有自己的特色的「文字符號」,如黍、粟、稷、粱、麥等字的「符號特徵」,都是從「禾」、從「米」,可見是依附於「稻作語言」而存在的「派生性文化」,而非自己獨創的「語言符號」。
  商朝時有荊蠻、庸、濮、蜀、髳、微、越。先秦時稱南蠻、荊蠻、荊越、揚越、百越、閩、庸、百濮、巴、蜀、僬僥、卉服島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國。自古以來,襄樊的南漳(含保康南部)、宜城一直是南蠻集中聚居地區。後來還有不少支族落戶於此。支族「廬蠻」,曾參加武王伐紂戰爭,周時受封為侯國,其故國就在南漳縣東北五十里的中廬城(現丁集);支族「羅蠻」,春秋時封國在蠻河邊的羅川城(現安集);周武王時,熊繹封為楚,建都丹陽,後熊繹將楚都從丹陽徙荊山之陰,這個荊山之陰也就是南漳縣城附近。
  由於楚都「土不過同」,活動範圍僅在50里以內,所以,很快被蠻化,成為南漳縣境內南蠻的一個支族。後楚族由於吸收蠻、夏文化之所長逐漸強大,終於融合於華夏之中,南、宜又成為蠻、楚共居地區。秦漢之後,蠻多集中於南漳境內了。據司馬光在撰寫《資治通鑒‧晉紀》時註釋說:「襄陽以西,中廬、宜城之西山,皆蠻居之,所謂山蠻也。宋、齊以後,謂之雍州蠻。」中廬、宜城之西山這個地方,史稱「木且中」。司馬光在撰寫《資治通鑒‧魏紀》時註釋說:「中廬、宜城西山鄢、沔二谷中... ...謂之木且中。」杜佑解釋說「木且中在襄州南漳縣界」。
  史書敘述南蠻具體居住在蠻河、漳河、沮水流域。其中,南漳東部為「木且中蠻」,沮水漳河流域為「沮漳蠻」,南漳臨沮為「臨沮蠻」,南漳縣南部北上黃地區和南襄城地區為「北上黃蠻」和「南襄城蠻」。說明整個南漳、保康都是南蠻居住中心(保康沮水流域史為南漳轄區)。《晉書‧桓玄傳》記載的桓玄「移沮、漳蠻二千戶於江南」,即可說明沮水、漳河流域蠻民之多。源於保康大灣流經南漳長坪、李廟、城關、武鎮、宜城,注入漢江的一條河,晉以前稱「夷水」,也有史書稱為「彝水」。水鏡莊山門對聯「彝水環繞,明鏡高懸」中的「彝水」即是此河流。晉將桓溫以「夷」與其父名「彝」同音,遂改「夷水」為「蠻水」,後稱為蠻河。自始至終沒有脫離「蠻、夷」之名,就是因為這裡是南蠻集中居住地區。至今猶存的「蠻王洞」,就在蠻河流域。為了治理南蠻事務,晉朝廷就曾在襄陽設寧蠻校尉管理南蠻民族事務。
  1989年,省有關部門和中南民族學院的專家、教授組成的考察組,曾赴南漳考察南蠻民族的演變情況,為少數民族登記和成立少數民族自治縣作些準備工作。因為其他原因,考察工作未能進行下去,後來根據國務院通知精神,在全國停止了少數民族登記工作,考察工作也就沒有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南漳作為南蠻集中聚居的中心地區,是史有所載,跡有所存,也是被研究民族問題的專家學者所認可的。
  南蠻的民族成分相當複雜,大體可分為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佈於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百濮族系分佈於今湖南、貴州一帶,巴蜀族系分佈於今四川、重慶一帶。現今南方的少數民族大多由南蠻民族演變而來。值得注意的是:西蜀三星堆文明與南蠻是同一個祖先——祝融(燭龍)。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名族]四方外族--南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