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c 2014-1-8 23:17
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e the Great,全名Gaius 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是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信仰基督教並制訂出鼓勵該教發展的許多政策,使基督教從一個受迫害的宗教轉變為在歐洲占統治地位的宗教起了重大的作用。
君士坦丁約於280年出生在南斯拉夫的內蘇斯鎮(今日的尼什)。他父親是一位部隊的高級將領。君士坦丁在戴克裡先皇帝的宮廷所在地尼考米迪亞度過少年時期。
戴克裡先305年讓位,君士坦丁的父親君士坦子就成了羅馬帝國西半部的君主。君士坦子翌年去世,他的軍隊要求君士坦丁當皇帝,但是另一些將領反對這一要求,因而爆發了一系列的國內戰爭。戰爭一直到312年君士坦丁在羅馬附近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擊敗他的最後一個勁敵馬克森提時才告結束。
君士坦丁成了羅馬帝國西半部名正言順的統治者,但是東半部卻是由另一位將軍李錫尼統治著。323年君士坦丁主動出擊,打敗了李錫尼。他從那時起到337年逝世時一直都是羅馬帝國唯一的君主。
君士坦丁究竟何時開始信奉基督教我們不得而知。最通常的一種說法是在米爾維安大橋戰役的前夕,君士坦丁看到天空上閃耀著十字架樣的火舌與這樣的話:「這是你克敵的跡象。」不管君士坦丁怎樣或何時成為基督信徒的,他總是非常熱衷於基督教的發展。他最早期的行動之一就是頒布《米蘭敕令》,根據這部敕令,基督教成為一種合法的、自由的宗教。敕令還要求歸還先前迫害時期沒收的基督教教會的財產,規定星期天為禮拜日。
頒布《米蘭敕令》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所有的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相反,它標誌著君士坦丁的統治正式對猶太教實行迫害的開始,而這種迫害在基督教化的歐洲持續了數百年之久。
君士坦丁建立基督教決不是為了使它成為正式的國教,但是他制訂的法律和其它的政策都有力地促進了它的發展。顯而易見,在他統治期間改信基督教會增大在政治上謀到高官顯位的可能性。他的法令給予基督教各種不同實惠的特權及稅收豁免權。幾所屬於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也是在他的統治期間建成的,如伯利恆聖誕教堂和耶路撒冷聖墓(耶穌墓)教堂。
僅就君士坦丁作為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所起的作用就可以使他在本冊中有一席之位。況且他的另外幾個舉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第一,他重建並大規模擴建了古老的城市拜占庭,把它重新命名為君士坦丁堡,並定為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名伊斯坦布爾)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直到1453年仍是東羅馬帝國的首都。
君士坦丁對基督教派的內部事物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為了解決阿里烏和亞大那西(兩位神學家提出了相互對立的學說)的信徒之間發生的一場論戰,君士坦丁召開了尼西亞會議——基督教第一次會議(325年)。他在會上起了積極的作用,會議通過了《尼西亞信經》1,結束了這場論戰,《尼西亞信經》成了正統的基督教學說。
君士坦丁制定的一些民法更為重要。他創建的法律規定某些職業(如屠夫和麵包師)為世襲職業。他還頒布一道法令禁止佃農離開祖種的土地,用現代話來說,他把佃農變成了農奴,終生依附在那塊土地上。這道法令和類似的法律為奠定中世紀歐洲整個的社會結構基礎起到了積極作用。
君士坦丁直到臨終時才肯接受洗禮,顯然在此很久以前他就變成了基督教信徒。同樣也很清楚基督教精神已完全使他神魂顛倒了。即使按照當時的標準來說,他也是殘酷無情的,而且不僅僅是對他的敵人。不知何故,326年他的妻子和長子都死在他的手下。
也許可以證明君士坦丁信奉基督教並沒有真正改變歷史的進程,而只是順應了這不可避免的歷史潮流。戴克裡先帝王(284~305在位)瘋狂地迫害基督教,但畢竟沒有得逞,因為當時基督教的勢力已非常強大,即使用最瘋狂的手段也無法把它消除。當人們想到戴克裡先企圖消滅基督教的鬥爭終歸失敗時,也許會認為即使沒有君士坦丁的干預,基督教最終也會贏得勝利。
這樣的猜想新穎獨特,但卻不能以理服人。很難說沒有君土坦丁將會是怎樣一番情形。但是很顯然在他的鼓勵下基督教的勢力和影響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擴大。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基督教就從少數人的宗教變成為地球上最大帝國裡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顯然,君士坦丁是歐洲史上最偉大的關鍵人物之一。他的名次比亞歷山大大帝、拿破侖和希特勒更高些,儘管他們的名氣比他還要大,但是他的政策具有更為持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