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run 2014-1-4 01:31
桑海帝國
桑海帝國(Empire of Songhai),西非一古國,15世紀至16世紀最盛,為薩赫勒地區最後一個黑人土著大帝國。7世紀時桑海人在登迪建立小王國,後遷至加奧,先後臣屬於加納帝國和馬裡帝國,逐漸皈依伊斯蘭教。15世紀後期,桑尼·阿里即位後沿尼日爾河大力擴張,佔領馬裡帝國中心城市廷巴克圖,正式建立桑海帝國。桑海最盛時期領土西至大西洋,東至豪薩人區域,北至摩洛哥南境。
經過多年的東征西討,桑海人不僅取代馬利帝國的霸主的地位,並進而成為西蘇丹歷史上版圖最大、國力最強的大帝國。桑海文明的世紀代表著古代非洲黑人文明輝煌的顛峰,使桑海帝國在伊斯蘭世界享有盛譽。
15世紀起,桑海逐漸形成一個強盛的帝國,取代了馬利帝國在西蘇丹的霸主地位。最終發展成為非洲歷史上最大的文明古國,面積幾與歐洲相等;之後的西蘇丹地區乃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陸,一直未曾出現能與之相比的龐大帝國。不僅如此,桑海帝國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備、文化學術的繁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古代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可以說,桑海帝國代表著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後的輝煌。
早在公元七世紀,桑海人就在尼日河北岸的登迪建立邦國,因此,桑海作為一個王國的出現,與迦納王國同樣古老。桑海王國最初的國都為庫吉亞,地處今日馬利共和國和尼日共和國的交界處。11世紀初葉,桑海統治者將都城遷至商業城市加奧。
日益強大的桑海越過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與遙遠的北非和地中海發展起了相當廣泛的貿易關係,甚至王室墓碑的石料也是從西班牙運來的。當加納和馬裡相繼稱霸西蘇丹地區時,桑海曾先後成為他們的藩屬。
然而,桑海民族具有長期獨立王國的傳統,他們不甘於被外人統治的地位。當馬利帝國由於內亂而遭到削弱時,桑海於十四世紀下半葉脫離馬利帝國,並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開始向四周尤其是尼日河灣以西地區擴張。15世紀中攻佔廷巴克圖,正式統一西非洲。
桑海國王鼓勵商業發展,商業大擴展使城市文明在整個西蘇丹薩赫勒地區得到了發展,廷巴克圖、傑內和加奧是桑海帝國最大和最重要的三座城市。廷巴克圖是帝國的經濟重鎮和文化中心,也是整個蘇丹地區的聖城,在當時的伊斯蘭教世界中享有盛譽。據文獻記載,十六世紀中葉,廷巴克圖有一百八十多所教授《古蘭經》的學校,極像一座大學城。傑內在經濟和宗教方面與廷巴克圖有密切聯繫,是蘇丹內地最重要的黑人聚居地,那裡高聳著威嚴的清真寺,可稱為蘇丹藝術的明珠,也是南方的大市場。加奧則是政治首都,比其他城市更古老。
公元1515年桑海的屬地豪薩獨立,帝國出現危機。1519年,杜爾的弟弟,多年盡心竭力輔佐王兄的奧瑪爾孔迪亞加去世,更使他喪失了控制王朝的能力。1528年8月,杜爾被其長子穆薩廢黜。桑海帝國政治制度弱點之一是沒有明確的王位繼承製度,此時這一弱點尤顯突出。穆薩登基後殘酷迫害反對他稱王的弟弟,激烈的權力鬥爭發展成內戰和屠殺。多年的繼位危機和叛亂之後,由杜爾的另一個兒子伊斯邁爾登位。
傳至達烏德皇帝(Dawud,1549~1582在位)時,桑海帝國一度中興,達烏德統治桑海33年。他重組軍隊,平定邊界地區的一些叛亂,收復了內亂時期失去的地盤,重振杜爾統治時期的國威。達烏德篤信伊斯蘭教,他給穆斯林學者大量土地、奴隸、穀物、牛和布匹;重修了清真寺,使廷巴克圖的繁榮達到了頂點。
達烏德皇帝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又展開王位之爭。桑海帝國無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了,1588年西部各省在混亂中分離。1590至1591年,摩洛哥國王乘桑海內亂,派遣四千人的遠征軍跨越撒哈拉沙漠入侵。由於控制撒哈拉商道之爭,摩洛哥視桑海帝國為夙敵。強盛時期的桑海,將勢力和影響擴展到摩洛哥的食鹽來源地塔加扎和塔奧迭尼,幾乎接近摩洛哥的邊境,打破了橫貫撒哈拉貿易的商業均勢。對此摩洛哥人懷恨已久,桑海內亂為摩洛哥王國復仇提供了良機。此時桑海帝國的騎兵和弓箭手數倍於敵手,但是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無力禦敵。摩洛哥軍隊大敗桑海軍隊,先後進佔廷巴克圖、加奧和傑內等城市,桑海帝國就此解體。從桑尼阿里於1464年登位算起,到1591年摩洛哥興兵入侵為止,桑海帝國共歷時127年。
儘管桑海帝國覆滅了,但桑海人的國家仍然存在。他們此後退回到南方的尼日河沿岸的原居住區登迪地區,延續著他們傳統的生活。直到今天,尼日河沿岸的狹長地帶從廷巴克圖一直延伸到尼日利亞西北部邊境,依然居住著近百萬曾建立歷史上大帝國的桑海人的後裔,他們大都是農民或漁民。先祖的光榮和昔日帝國的輝煌依然在他們之間傳誦,激勵著他們為生存競爭而勤奮勞作。
桑尼·阿里死後國家陷入內亂,1590年,摩洛哥軍隊入侵,佔領加奧、廷巴克圖等地,桑海帝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