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run 2014-1-2 00:19
意大利經濟的衰落
意大利城市經濟的真正衰落,是從16世紀末年開始的。其順序亦與16世紀中葉的經濟復甦相類似,先貿易,再是工業。
先是東方貿易出現波折。16世紀70年代,控制了利凡特的土耳其人,由於阿拉伯人的反抗而關閉了紅海貿易,由於與波斯的戰爭而使波斯灣貿易改道,更由於與威尼斯的戰爭而阻止意大利商船東航。1571年,威尼斯的船隊已完全停止往來於利凡特各港口。不出幾年和平恢復,威尼斯東方貿易依然如故,經營的商品範圍比以往還有所擴大。
真正給意大利商業地位以致命打擊的,是來自西北歐的新興民族國家荷蘭、英國、法國,漢薩商人,以及拉哥薩、馬賽等地中海地區的非意大利城市。整個過程可以說是一個三部曲。
最先被打開的缺口並非利凡特貿易,而是意大利城市所需的基本生活品供應。隨著人口增長,意大利各城市國家缺乏足夠的土地來保證糧食供應,因此長期以來各城市所需糧食有相當部分依賴進口。進口的糧食來自兩個地方。一是西西裏島,二是地中海東部。16世紀70年代後,這兩個糧食產地都發生了問題。西西裏本島人口逐漸增多,又因1575年後發生了幾次大災荒,使它自身也成了糧食的進口者而不是供應者。地中海東部,奧斯曼帝國禁止所控制的地區向基督教人的西歐出口糧食。故此,糧食問題給意大利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糧價上漲的幅度令人吃驚。1550至1580年的30年間,米蘭的穀物上漲了300%,帕維亞各種食品均上漲75%〔49〕。因此,為保持社會穩定,幾乎每一個城市都設立了糧食辦公室一類機構。由於缺糧,那不勒斯甚至解散了大學。這時北方商人乘虛而入。16世紀80年代、荷蘭、漢薩以及英國人的船隻,載著波羅的海穀物和桶裝鯡魚,運到了意大利港口。鑒於糧食貿易形勢的變化,1593年,托斯坎尼大公爵斐迪南宣佈裏窩那為自由港口。結果十年內,每年都有2500艘商船光臨該港。這些船大多屬於荷蘭、英國及漢薩商人,裏窩那因此而成為北方糧食在地中海最重要的集散中心。
北方商人的第二步,便是全面進入地中海區域和利凡特貿易。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荷、英、法,以及漢薩商人在地中海展開了激烈的貿易角逐,北方人戰勝意大利人的法寶是運輸工具即船舶的先進。威尼斯和熱那亞的商船一般都很大,載貨500噸以上,大的甚至上千噸,但航速較慢。而新的情況則有利小船。因為原有的穀物貿易格局已破壞,香料貿易也因土耳其人的阻隔而時斷時續,以往那種固定的直航模式已不能繼續,必須從各處港口收集貨物,這種事當然更適合於輕巧靈便的小船去幹。而善於造用小船正是荷英等北方國家的優勢所在。
威尼斯人並非不會造小船,他們有自己的苦衷,即造船材料短缺。傳統上,威尼斯造船用料均來自阿爾卑斯山區和阿迪傑河上遊一帶。到16世紀中葉,這些地區的船用木材基本告罄,其他地方又有運輸不便的困難。為了更經濟地利用這些有限的木料,威尼斯只能建造大船舶,噸位一般都超過千噸,但數量每年僅5艘左右。於是乎,素以造船業著稱的威尼斯人,於今淪落得只得購買西班牙甚至北方國家的船隻了。而荷英等國則佔盡了天時。1585年安特衛普陷入西班牙之手,歐洲香料交易市場轉移到了阿姆斯特丹。1600年後,荷蘭和英國相繼建立了東印度公司,逐漸取代葡萄牙而成為東方香料產地的佔領者。1590至1630年利凡特過境貿易再次被封鎖,荷蘭人抓住機會擴張自己的商業勢力。因此,在16、17世紀之交的年頭,北方商人已全面滲透東方貿易。而17世紀的來臨,好像在宣告持續了五六個世紀之久的意大利東方貿易最後階段的到來。
第三步便是改變地中海貿易及東方貿易的內涵,使之成為荷英世界貿易體系的一部分。英國和荷蘭的新呢布質地輕巧、更適合於利凡特地區溫暖的氣候,因而逐漸佔領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毛呢在東方的市場。法國、英國、荷蘭等地的絲織品,也在各地排擠意大利產品。從東方進口的商品成分也發生變化,整個16世紀裏,東方商品80%是胡椒,而在17世紀,紡織品貿易日見重要,到該世紀末已佔從東方進口總量的60%,都由英國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運來。意大利城市與地中海和利凡特貿易則越來越無緣了。17世紀頭20年中,通過威尼斯海關出口的貨物年均尚有10萬包,而到1650年時僅為7萬包。1615年,克雷莫納加入商業行會登記在冊的商人尚有187個,而到1648年僅為28個。18世紀初,威尼斯駐君士坦丁堡大使報告,威尼斯呢絨年出口量不過100匹左右。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和土麥那的貿易總額已降至每年約80萬杜卡特,而法國人則達到了400萬杜卡特,英國人也與此不相上下。
意大利貿易衰落有外部競爭的原因,也有內在的政策因素,因而即使是家門口的貿易勢力範圍也岌岌可危。威尼斯受到拉哥薩的挑戰就是一例。拉哥薩拉於達爾馬提亞,原為一小漁港,發展到16世紀六七十年代時,已擁有180艘商船。由於威尼斯政策日趨僵化排外,堅持不讓其小夥伴參與利凡特貿易,結果驅使倫巴底商人跑到了亞得裏亞海西岸的安科納,德意誌商人則受到拉哥薩的歡迎。加上當時氣候逐漸變冷,翻越阿爾卑斯山十分艱難,威尼斯通往德意誌南部以及西北歐的陸路貿易基本停止下來。至16世紀末,僅局限於亞得裏亞海貿易的威尼斯,其商船隊的勢力也已不如拉哥薩。
步商業之後塵,意大利城市工業從17世紀一開初就走上了衰落之路。原因當然有很多,但關鍵因素在於意大利工業素來依賴於長程中轉商業,商業衰落也就使工業失去了原料供應基地,失去產品銷售市場。而且,16世紀中葉復甦的工業卻又處在行會的支配之下。16世紀後期工業發展的高峰期,也是行會活動的活躍期。如1586年威尼斯的33852名勞動力中,加入行會者達22504人,占三分之二。行會總是以生產傳統高檔產品為自豪,不願轉向大眾消費市場,最後只能促使城市工業走向衰亡。除前述造船工業衰落外,威尼斯的毛紡業從17世紀初的年均產量2萬匹,下降到1640至1660年的大約1萬匹,18世紀初僅為2000匹上下。米蘭在17世紀初有70家毛紡工場,年產量約為1.5萬匹,到1640年毛紡工場僅為15個,年產量不到100匹。佛羅倫薩毛紡業從1580年開始滑坡,呢絨年產量從1570年的3萬多匹下降到該世紀末的1.4萬匹,17世紀30年代約為6000匹,17世紀末已沒有幾個毛坊工人。17世紀初,科莫60個毛紡工場年生產1萬匹呢絨,1650年僅有4個工場,呢絨年產量不過400匹,17世紀末,該城的毛紡行業幾乎完全停止了。
幾乎是城市的所有工業部門都在衰落。絲織業方面,17世紀初威尼斯年產絲綢達80萬碼,1623年降為60萬碼,1659年只有25萬碼。16世紀末,整個熱那亞共和國共有1.8萬張織機,1630年驟降為4000張,1675年僅剩264張,而且其中大多數未處於工作狀態。科莫在17世紀初有30張絲織機,1650年只剩下2張,其中一張還常常只工作半年。在紐倫堡等德國南部城市的競爭下,米蘭的武器和金屬製造業衰落了。17世紀裏,意大利城市的優勢只保留在某些奢侈品生產領域,如珠寶、金銀首飾、天鵝絨、水晶、金銀絲線和高檔玻璃等。
素以工商業發達著稱的意大利,17世紀後反成了西北歐洲工業品的銷售市場,成了歐洲世界經濟體系的半外圍地帶,也成了向西北歐出口農產品和初級工業品如生絲、橄欖油、紅酒、稻米、硫磺等的國家。自600至1700年的整整一個世紀裏,全意大利的人口始終徘徊在1100至1300萬之間,毫無增長。各城市尤然。28個主要城市中,只有一二個城市人口有較大增加,四五個城市略有增加,其餘21個城市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因此,17世紀後的意大利,是歐洲一個地地道道的落後國家。
通過上述考察,至少可以得到這樣幾點認識:
一、從時間上看,意大利城市工商業經濟走向停滯衰落經歷了一個較長過程,歷時約200年,大致相當於布勞代爾所說的「長的16世紀」(1450~1640)時代,並不只是16世紀上半葉的事情。200年中有起有伏,大致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5世紀中葉至1530年左右,以佛羅倫薩經濟停滯為徵兆、熱那亞貿易重點西移為先聲,16世紀初期意大利城市工商業經濟普遍進入低谷。其外部因素雖有葡萄牙人控制東方而使意大利利凡特貿易幾乎中斷之故,但更大的災難來自法、德、西所進行的意大利戰爭的蹂躪和破壞。第二階段,1530至1600年,先有地中海利凡特貿易的恢復和興旺,後有熱那亞金融業的異常發達,再後意大利城市工業普遍出現新的發展高潮,比15世紀以前任何時候更為突出。第三階段,1600年以後,地中海貿易和利凡特貿易先後喪失,工業跟著全面衰落,城市從此一蹶不振,意大利變成落後國家。
二、雖然16世紀前期歐洲商業中心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但意大利商人能快速作出反應和調整,使自己適應並改造這一歐洲經濟新格局。16世紀大部分時候的意大利,仍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僅有西北歐北海兩岸地區可與之相比。地中海貿易依然充滿生氣,意大利及意大利人從事的利凡特貿易和金融事業,是以大西洋沿岸為中心的歐洲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是不再享有那種頭等地位而已。即使是新航路貿易和大西洋貿易,也有意大利商人的參與和貢獻。許多教科書對16世紀的意大利未做細緻探討,人云亦云地照搬衰落一說,實乃謬誤之舉。只是到了16、17世紀之交,由於荷蘭和英國所建新的世界市場體系的推進,才最後摧毀了意大利城市的一切經濟優勢。
三、從意大利衰落的歷史過程看,外部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是促使其每況愈下的關鍵因素。這些變化包括15世紀中葉土耳其人佔領東地中海形成的貿易障礙、16世紀初歐洲商業中心的轉移和意大利戰爭、16世紀末荷英等北方國家對地中海和東方貿易的滲透等。但是,意大利城市工商業經濟內在的脆弱點更不容忽視。這就是經濟結構過於外向性、開放性,過多地依賴國際市場,與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水平脫節,因而不能經受住外部變化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