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man 2013-12-25 00:24
赤嵌樓建築風雅優美 探索台灣史
[color=navy][b]赤嵌樓建築風雅優美 探索台灣史[/b]
古味濃厚的台南,擁有許多歷史的熱門旅遊地點,而鄰近的景點更是受到不少旅人們的喜愛!要說到台南最著名的古蹟與精神象徵,莫過於就是赤嵌樓,西元1653年,中國明永曆七年,荷蘭人在此興建「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嵌樓」、「番仔樓」或「紅毛樓」來稱呼;300多年來,歷經明鄭、清朝,以至日據時期的變遷,而建築物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好比是一部台灣史的縮影,也是17世紀以來台南歷史變遷的最好見證。
[align=center][img=450,338]http://travel.udn.com/magimages/20/PROJ_ARTICLE/0_0/f_94350_1.jpg[/img]
[size=2][color=darkslategray]赤嵌樓好比是台灣史的縮影,也是17世紀以來台南歷史變遷的最好見證。(記者楊淑伶攝)[/color][/size][/align]
[b]建築層次豐富 赤崁夕照八景之一[/b]
位於台南市中區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上的赤崁樓,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也是台南代表性的名勝古蹟,赤崁樓的文物與建築歷經荷蘭、明鄭及滿清時代,初建於西元1650年,至於建材方面,有說法是皆由荷蘭人自海外運來,因此才有普羅民遮城的名稱,是荷蘭人在漢人起義抗荷的郭懷一事件後所興建的;在鄭成功攻佔台灣以後,曾經改普羅民遮城為「東都承天府」,並以赤崁樓做為全島最高的行政機構,隔台江與今安平古堡相對,頗具有歷史與文化的價值。
以靜謐之心,漫步在其中,專注欣賞赤嵌樓之美,可以發現赤嵌樓不僅是一座風雅優美、層次豐富的建築,赤崁樓現有兩棟閩南式閣樓,這兩座主要建築,南北各有望樓,屋頂均是重簷歇山的表現,重簷之間的二樓部分,繞以綠釉花瓶欄杆。原海神廟目前懸「赤崁樓」門匾,內部當作赤崁樓歷史沿革之展示館,東面之花瓶形門,別緻中又帶精巧的建築風格。赤嵌樓的夜景,不僅是值得觀光客前往一遊的勝景,而「赤崁夕照」更曾經是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
草木扶疏的廣闊庭園,可供遊人散步,也擺設了多項歷史文物,赤嵌樓的園區裡面除了老樹成蔭的自然景觀,高大壯觀的國姓爺鄭成功受降的雕像矗立於眼前,靠閣樓的牆邊,豎有九塊御碑,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為清乾隆53年表彰平定林爽文之役的記功碑,每塊石碑均由一隻外型與龜形似的贔屭,一般人均稱之為「龜碑」;紛然林立的石碑、石獸與石器、巍然聳峙的海神廟與文昌閣、充滿傳奇色彩的紅毛井、磚石斑駁的普羅民遮城堡遺跡,以及殘存的書院門廳等,就好比是一座多元風格的戶外博物館,值得細細品味瀏覽。
位於二樓閣中間現有一古井,傳說中可通往熱蘭遮城,不過究竟是真還是假的傳聞,也只能留待遊人們自行想像。從創建至今,赤崁樓歷經三百多年之變化,,從荷蘭式的城堡,至現在的中國式建築輪廓,因應著樓房增修次數的增多,赤嵌樓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建築演變史,對於台南市而言不僅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當中的歷史意涵更是發人深省。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