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巴金森氏症 喝地下水風險較高

megapro 2013-12-23 01:01

巴金森氏症 喝地下水風險較高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研究找到誘發年輕型巴金森氏症基因,並發現男性、有喝酒習慣及飲用地下水是未來罹病高危險因子。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為了解易感受性基因與巴金森氏症風險關係,在院內收案1000人,500名是一般人、500名是巴金森氏症病友,包括年輕型及老年型(50歲以後)患者。

台大醫院神經部主任吳瑞美表示,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國人的「FBOX7基因」有發生二個核(上艸下甘)酸發生錯誤取代時,則容易誘發年輕型巴金森氏症發病。

吳瑞美說,年輕型患者占門診定期追蹤的3500名患者15%,年輕型特徵是不會抖、會僵硬、關節酸痛,常常被誤診;不過年輕型患者對藥物反應好,未來失智率低,前期症狀是刷牙及寫字等重複性動作時無力或緩慢,走路時單隻手動、另一隻不動。

吳瑞美指出,近年來在歐洲及日本進行大規模全基因關聯性研究發現,BST1、FBOX7、GAK、HLA-DRA、RIT2、STX6及VDR基因上的單核(上艸下甘)酸多形性可能與偶發型巴金森氏症有關聯性,偶發性是指沒有家族史、95%與老化有關。

吳瑞美說,但沒有發現BST1、GAK、HLA-DRA、RIT2、STX6及VDR等基因多形性與國人罹患巴金森氏症有關;然而也找到GAK基因中的rs1124805基因多形性會增加罹患巴金森氏症風險。

吳瑞美指出,研究團隊透過環境因子、基因多形性探討其間的交互作用與巴金森氏症相關性,結果顯示男性、每天有喝酒習慣、飲用地下水或井水者是未來罹病高危險因子,但BST1 rs11724635基因多形性除外。

吳瑞美說,不過,BST1 rs11724635基因多形性的人,若曾飲用過地下水、井水,則罹患巴金森氏症的相對危險性高1.6倍,可能原因是水質與重金屬存在有關,主要是水中砷、鐵、錳含量多。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金森氏症 喝地下水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