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Life 2010-4-13 09:31
貧富差距*體制* 在群體裡形成階級關係 犧牲弱勢
[size=16px][color=blue]沙丁魚學校 空間不大 競爭可怕
2010/4/6
出生率下滑,國中小班級人數銳減,空教室越來越多。這些景象在台北市的「沙丁魚學校」裡卻看不見。根據統計,台北市近3成學校因跨區就讀情況嚴重,學生平均每人分到的校地面積不符規定,學生上課像在擠沙丁魚。
台北捷運造福許多通勤族,上下班不必塞車等紅綠燈。仔細一看,每天早上上班時間,除了上班族外,還有一群為數不少的小學生,沿著捷運淡水線,背著書包獨自乘車上學,他們是跨區就讀的學童。
「沙丁魚國中」排名第一的介壽國中教務主任陳清威表示,選擇跨區就讀的家長已在學區內設籍多年,學校難以掌握確實人數。只要符合就讀資格,於情於理學校都無法拒絕學生。目前介壽國中平均一個年級有23個班級,一班人數約36人,近4成來自跨區就讀學生。
擠身名校 資源相對減少
陳清威說,通常接獲家長來電表示有就讀意願時,校方會選擇柔性勸導方式,告訴家長每個學校都一樣好,跨區後,一旦無法進入學校,還得轉介至其他國中。陳清威坦承,班級學生人數過多,老師要改的考卷、作業分數增加,也得花費較多心力在學生生活課業問題上,和一班只有十幾人的學校相比,負擔相對沈重。
跨區就讀問題存在多年,學校只能盡量活用有限的教學空間。陳清威表示,校內原有的教職員宿舍,因為符合居住的人員不多,為達妥善利用,目前已著手拆除工程,希望能增加校內空間,作為學生體育課、童軍課等戶外活動使用。
陳清威表示,這幾年教育部推動繁星計劃、台北市也有北星計劃,都是站在扶植弱勢學校立場,增加免試入學機會鼓勵學生回流,讓家長逐漸體認在地就讀的優勢。不過,陳清威也表示,學生如果國中階段留在當地社區學校,透過北星計劃進入前段高中後,可能會成為班上後段生,反倒失去參加繁星計劃機會,端看學生家長怎麼想。
中正國中校長楊淑萍表示,台北市地狹人綢,校地空間不足的問題,不是校方或教育當局有能力解決的,總不能把教室蓋在馬路上,或把國宅拆掉。楊淑萍認為,教育工作者不應選擇學生,只要學生符合資格,學校會盡可能收到飽和狀態,老師盡全力把每個孩子都照顧好。
貧富差距 犧牲弱勢學生
即使有許多家長千方百計想要擠進明星學校,家中學區位於敦化國小的家長尤雅娟,可不這麼想。尤雅娟有次帶著讀幼稚園的兒子到敦化國小溜滑梯,無意間看到一群小學生正在校園內利用數位相機拍片,言談之間還討論剪輯後製,令她不可置信。
這群小學生中,其中一名學生因為是相機持有人,神氣地擔任起導演角色,指揮其他同學演出,同學們有意見也只能默默照他說的話去做。排演結束後,擔任導演的學生家長,立刻送上飲料請大家喝。
「我看到的是貧富差距在小學生群體裡形成的階級關係。」尤雅娟表示,自己當下決定,不要讓孩子成為明星學校裡的犧牲者。她不解,年紀如此幼小的孩子,居然必須利用數位相機做作業,家中經濟情況沒這麼好,或是家長不放心讓孩子帶相機去學校的學生,只能聽從別人指示。
學生們之間充滿著「誰穿名牌鞋」、「誰去過哪個國家」的對話,更讓尤雅娟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求學過程。尤雅娟表示,自己從小飽受跨區就讀之苦。每天清晨5點出門,搭長途車到市區明星國中就讀。儘管成績都能維持一定程度,尤雅娟心裡卻不開心。除了每天必須早起通車,同學之間的比較競爭,似乎永遠沒有終點。
和國中相比,尤雅娟表示,自己國小念的是鄉下學校,一個年級只有3個班,大家幾乎每天都在玩。即使玩得很開心,各項演講、書法、作文比賽,因為有興趣加上人數少、得獎容易,尤雅娟幾乎個個都會報名參加,成績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適性發展 拒絕體制壓迫
「我對孩子沒有成績上的期待,我只期待自己能開展他的視野。」尤雅娟表示,過去的求學經驗的前後反差對她的影響很大,她希望讓孩子永遠保持好奇心,主動學習、快樂成長。
尤雅娟表示,世界上除了讀書以外,還有很多事可做。尤雅娟的兒子目前3歲,距離上國小的時間還有幾年,尤雅娟已決定要想辦法克服交通問題,將孩子送往森林小學或郊區生態學校就讀,成為另類的跨區家長。尤雅娟相信,只要找出孩子喜歡的,他就會願意主動學習,這樣的學習成效,遠大於家長或學校的逼迫。
[/color][/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