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ita 2013-11-8 00:11
內觀禪定的修行解讀:禪修不是件容易的事
內觀是著重處理洞察力,往內看得更深入,利用禪定音樂專注力去拆除所有真相表面的幻相,這個過程會逐步加深覺知力,進入真相裡面了解真相的運作和原理。通常都要經歷多年的禪修才能深入到內部見到真正的光明(由一片漆黑觀照到到大放光明),也就達到明心見性之境,完成一個階段(次元或界)的改造和提升,獲得脫離現階段(次元和意識水平)的自由(覺悟)。這境界是不退轉和永久性的(資產)。
內觀則著重處理洞察力,往內看得更深入,利用專注力去拆除所有真相表面的幻相,這個過程會逐步加深覺知力,進入真相裡面了解真相的運作和原理,但是通常都要經歷多年的禪修才能深入到內部見到真正的光明(由一片漆黑觀照到到大放光明),也就達到明心見性之境,完成一個階段(次元或界)的改造和提升,獲得脫離現階段(次元和意識水平)的自由(覺悟),而且這境界是不退轉和永久性的(資產)。覺悟和思想的解放自由是佛法系統的修行目標,不過方式也很多,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大乘Mahayana和小乘Theravada的修法,大乘系統中最有名的是禪宗,是北傳佛教的修法之一,小乘的修法是南傳佛教,在東南亞一帶盛行。本文談的是小乘修法,傳統的小乘指導中都有談到三摩地和內觀,不過在巴利文的文獻裡卻有40多個課題要修,都是需要專注的事項,以便修出有洞見的覺悟。
禪修不是件容易的事
冥想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時間丶決心丶意志力和戒律,需要一連串一般人都覺得不愉快避之唯恐不及的個人素質(如耐心丶寬容丶原諒丶慷慨丶不批判等等),可以用一般人常用的進取心(精進)來形容,冥想需要這種努力(但又不勉強,很違反平時的習慣)。
不想去靜坐而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是最好不過的事,幹嘛要去靜坐?為什麽不去享受生活?理由很簡單,因為你是人(不是動物和植物),人就遺傳了生命中所有揮之不去的種種與生俱來的不滿。你可以暫時壓抑你的覺知,暫時轉移注意力做別的事,但不合意的人和事還是會再回來煩你,而且是在你最不經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一瞬間,你就陷入低潮,面對此才開始打起精神正視問題,解決現狀的困難。
禪修音樂能讓你你忽然間會覺察到你的一輩子都在得過且過,只是表面上風光罷了。你吃好丶穿好丶住好,從表面來看很符合俗世社會的要求和標準,但是沒人看到你徬徨無助要跨掉的苦日子,因為你沒告訴人家,其實你的生活是一團糟,自己也承認,你只是掩飾得很好罷了。在你的內心中,你就知道你的生命不應該是這樣子而已,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與看世界的另一個角度,能更充實地體驗生命,才不會白活。你偶爾也跟這個社會接軌,找到好的工作丶愛對人丶買彩卷中獎,一時之間你意氣風發,享受富裕的好日子,過去的苦日子都煙消雲散漸漸忘記。你的生活體驗完全改觀了,你對自己說:「好了,我成功了,我應該高興了。」但快樂也只是一陣子,像雲飄過那樣,潛意識裡似乎知道哪裡不大對勁(老是在循環著一榮一枯的魔咒,旺幾年又衰幾年)。
其實生命真的是有另外一個有深度而敏銳的層面,你還沒看見罷了,因為你的另一種感覺被封閉起來,被所有感官帶來的甜蜜知覺包圍起來了。結果你並沒有接觸到生命,你又得不到快樂,連那個若有若無的覺知也消失了,再度回到老樣子和舊現實中,整個世界看起來又像是粗俗的地方,而且還悶得很。這就形成了情緒的過山車,你一直都在谷底花很多時間抬頭望向高處(永遠沒完沒了的衡量數據和俗世目標)。冥想磨練你的專注力和思考能力,然後,一片一片地,你的潛意識動機丶意圖和機制就更加顯而易見,你的直覺力變敏銳了(不只是看到肉眼看得到的東西而已),思維的精確度也增加了。不久之後,你就可以直接看到任何事物(包括無形抽象的言論和思想等等表達方式)的原貌(而不是被刁鑽得似是而非的主觀矇騙過去,沒發現到細緻的破綻與扭曲和不合理的假相),沒有成見,也不帶批判地看一切。
這些冥想放鬆訓練音樂理由足夠你去學冥想嗎?當然不夠,這些只是紙上談兵的理論罷了。你只有一個方法可以知道冥想是否值得去努力的功課,那就是做得對,馬上去做,自己去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