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ith 2013-11-6 00:58
一般人對於道德經的誤解
1.黃老學說並起,黃帝是假借,老冉也是假借,是楊朱道家遭迫害後「虛構」而出的人,即便有老子這個人,也只是西周守藏室之史,與道家毫無關係。
2.老子所處的時代沒有李氏,大多數氏為後來(疑為太公和後)出現,最早的李氏是李悝。
3.老子所處的年代沒有函谷關,函谷關出現於各國變法加強中央權力,修建長城時所建,即比老子的時代晚百餘年。
4.無論西周還是楚國沒有人受到老子的影響,沒能像楚辭一樣形成道家學風,而屈原之後楚國受其影響便有了楚辭。即前無順接後無影響,在盛禮的西周空投出一個道家高手,顯然不合邏輯。道家聖地為稷下學宮,儒家和道家相互排斥,治禮的西周絕不會出現一個道家聖人
5.道家托名西周老子,是對儒家禮教的妥協。雖然「周禮盡在魯國」但源自西周,這樣做或是表明道家最懂禮,是給《道德經》偽造一個好的出身。但《道德經》極力排斥禮「禮,亂之首也」,把身份偽裝成「老子」也是怕再次遭遇焚書。
6.老子之所以姓李,也是道家為他找的一個好身世,秦朝建立後群儒之首李斯權傾天下,李氏成為顯赫的家族,但後來的張楚政權沒有對李斯進行審判,仍以思想大師的身份出現。
7.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道家講老冉多麼神沒用,對手儒家書籍中沒有老冉的記載,就足以說明老冉存在的真實性。除〈荀子〉「萬物為道一偏,一物為萬物一偏。愚者為一物一偏,而自以為知道,無知也。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於信。墨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宋子有見於少,無見於多。有後而無先,則群眾無門。有詘而無信,則貴賤不分。有齊而無畸,則政令不施,有少而無多,則群眾不化。」此段和《非十二子》篇內容、風格迥異,疑為後人補入。
8.老子之所以是楚國人,應判定《道德經》出現在秦朝滅亡後的「張楚政權」前後,這樣時間也是吻合的。我們在研究楚漢歷史時,太多的重視戰爭,遺忘了思想文化的流變。
9.很多老子的記載是後期補入,例如〈韓非子〉的解老、喻老篇,《莊子》關於老冉的大量記載儼然成了孔子的老師,處處教導孔子。
10.先秦關於老子得記載,只出現在道家,充斥傳說、虛幻。不像孔丘、墨翟、孟軻等出現於各類記載,能穿插出清晰、真實的線條。
11.老子以「自隱無名」為務和「孔子問禮於老子」、「關尹求書於老子」相悖。假如他能自隱,那麼孔子、關尹就不會接觸到老子,假如他真的名揚天下,那麼他的著作就不會逃過「焚書」的大火,楊朱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