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th 2013-10-9 01:03
中國茶文化
傳說中茶的出現幾乎與酒是一樣的早,也是神農時代就被發現的。
《神農本草》載:「神農嘗百草以療疾,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只是這時茶尚未進入飲食,而是被用作藥用。荼與茶通,是唐顯慶年間蘇恭、長孫無忌等人詳注《唐本草》定荼為茶以前茶的異體字。 有關荼的最早的正式文獻記載是《詩經》,其中共有多處提到荼字,如《邶風·谷風》中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鄭風·出其東門》中的「有女如荼」,《豳風·七月》中的「采荼薪樗」,《豳風·鴟鴞》中的「予所捋荼」,《大雅·綿詩》中的「堇荼如飴」,和《周頌·良耜》中的「以薅荼蓼,荼蓼朽止」,意思分別為苦菜、茅花和陸地穢草,與後來用於飲用的茶並無非常明顯的聯繫。《禮記·地官》中有「掌荼」一職,只是其所掌所聚之荼也只是茅花,用於喪事,所謂「掌荼掌以時聚荼,以供喪事」,疏按:既夕禮為茵之法,用緇翦布謂淺黑色之布各一幅,合縫著以荼。荼用作喪事,與後來用於飲食的茶完全毫不相干。《晏子春秋》有「苔菜」之文 ,唐朝陸羽在《茶經》中將其引為「茗菜」 ,後人也多相援引,但也無法斷定這就是後來的茗飲。茶之進入飲食的確切事實當在漢代,王褒《僮約》中有「武陽買荼」、「烹荼盡具」語,烹當然是為了食的。
此外據《太平御覽》卷八六七引,成書於三國魏的字書《廣雅》中有這樣的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可見茶之最早進入飲食,正如後來陸羽所說是從加入蔥、姜、橘皮等物煮而作茗飲或羹飲,形同煮菜飲湯,用來解渴或佐餐,飲食兼具,還不是單純的飲品。所以唐時尚有「茶之為食物,無異於米鹽」的說法 。茶成為純粹的飲品大抵是在唐中期陸羽《茶經》之後,由於陸羽及其《茶經》的提倡和引導,人們在茶中的添加物才遂漸減少,茶也才慢慢地變成單純的飲品。可見,茶最初進入飲食是食、飲兼具或藥用的物品,而當茶用作食物時,與禮等廟堂文化毫不相干。
有觀點認為南朝齊武帝蕭賾於永明十一年七月下詔說:「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茶飲、干飯、酒脯而已,天下貴賤鹹同此制」 ,是茶飲用於祭祀的明證,但筆者以為這主要是蕭頤在表明他的節儉而已,茶以茶飲等食物形式用於祭祀並未形成普遍的風氣。如果說茶飲在最初還能有什麼文化意義可言的話,那便是它曾經被人們用作節儉的象徵。以上南齊武帝已是一例,此外《晉書·桓溫列傳》說「溫性儉,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晉中興書》記陸納為吳興太守時,謝安前來拜訪,陸納只設茶果招待謝安,不料其侄兒自作聰明地陳上盛饌來款待貴客。客人走了之後,陸納痛杖侄兒四十下,說:「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 也都是將茶作為節儉乃至清高的標誌。至於南北朝時王肅入後魏數年後魏高祖問他「茗飲何如酪漿?」時,王肅說茗飲只配與酪作奴,以及此後茗飲因多是南方降人、逃人所飲,而被北人視為「水厄」,從而「恥不復食」等,則是物因人賤而使茶成了卑賤的同義語。 但這種賤視茶飲的觀點在整個茶文化史中非常罕見,此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般來說茶飲在最初是被看成節儉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