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風水緣起與風水原理

ndrew 2013-10-8 01:28

風水緣起與風水原理

一、風水緣起

從史上所載,先有擇居,然後才有擇葬,在漢代即有宅相學,擇葬只有秦惠王之弟樗里子故事,樗里疾歷惠王、武王、昭王三朝功高賢顯,晚年,自擇地於渭南章臺之東( 今長安城西 ),自稱:「後白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來我墓 」,果然在樗里疾卒後百歲,劉邦興漢,於渭南建宮殿,其中長樂宮在其墓之東,未央官在其西,武庫正直墓對面。然此事只能說明樗里疾智,能預料未來事,尚未有風水之論。

風水成為一門專門學術,始醞釀於東漢末,時人已流行相墓,並了解墓地與後世子孫有榮枯相應之理論,而將之發揚為一學術者為晉代郭樸(景純);郭樸以卜筮聞名,亦為人卜葬,其母死,璞擇葬於暨陽水濱,鄉人皆恐距水近,恐遭大水淹沒,璞笑云:「水當退為陸地」,數年後,其地果然水退去故里,盡成桑田。

璞著有葬經,為我國堪輿學之祖,云:「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噴而為風,升而為 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而為生氣」,又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二字之意乃本於此,風乃生氣之行止,水則為生氣傳功的表徵,故從山水脈動之形象,而得之生氣聚集之處,必使生氣能因地形構造,能藏生氣而不散,且能有流水交界使生氣能運轉,所謂絕佳風水,必須能藏風聚氣。


二、風水原理

為何祖先遺骸會影響後代子孫之榮枯,郭璞有其獨特的見解,「生氣行手地中,發而生手萬物,人受體於父母,本骸得氣,遺體受。蓋生者,氣之聚,凝結者成骨,死而獨留。故葬者,反氣內骨以所生之道也」。

氣充塞天地間,而孕育萬物,人秉氣而,生,凝結成形體,人體受氣最多者為骨,故死後留枯骨,而生氣隨地理而行,因此將骨埋於地下吸收地之生氣,可使枯骨得潤澤,永久保存,又基於血緣與心靈夜通的道理,祖先的遺骨受了生氣滋潤,自然能福廕後世子孫,故稱「反氣內骨以所生」。

地理風水也影響風土人情,什麼樣的山水,就會孕什麼樣的人物,所謂地靈人傑,即是此意,劉伯溫堪輿漫興云:「尋龍山水要兼詭,山旺人丁水旺財」,山龍形勢孕育人物的粗俗智愚,水龍格局孕育地方財貨饒瘠,以本省而論,山居及濱海之人物,在體形、個性、音調即有差別,再如結為大城市者,必有大水流經,或湖泊聚集,即為明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風水緣起與風水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