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oe 2013-9-27 00:37
面對事情的三個選擇──因無對錯,只有果不同
兒子放假期間受好友邀請到店裡幫忙,因緣際會看到一隻在外流浪的小貓咪,後腳雖有微恙,但卻非常溫馴可愛,經過幾天的觀察,他遂決定將牠抱回家中飼養。
帶回貓咪後,事情發生了。他姊姊因害怕貓咪的掉毛會引起過敏,開始不斷在媽媽面前表達心中的顧慮與不悅。面對兒子的善良與女兒的抗拒,使媽媽立即陷入了兩難,當我瞭解事情後,特地對女兒做了以下說明:
我說:「孩子!面對弟弟養貓的事情,妳有權利做三種選擇,第一、妳可以選擇融入,也就是和弟弟一樣去照顧那一隻貓。第二、妳可以選擇自在,即他養他的,妳過妳的,不把弟弟養貓的事當一回事。第三、妳可以隨自己的心情跟弟弟大吵一架,並極力的表達妳內心的不滿。這三個選擇不管妳選擇哪一個都沒有錯!只是這三個因,未來會造成的結果都不一樣,只要妳選擇了哪一個因,妳就必須去承擔這個因所造成的果。」
女兒聽了我的話後,第二天就對弟弟說:「弟弟!我去買一個籠子送給你,方便你平常帶貓出去玩或做健康檢查。」面對姊姊的通融,弟弟為了不讓姊姊心理有負擔,他極力幫貓維持健康與乾淨,並幫貓咪在頂樓規劃了一個專屬的環境,讓貓咪對姊姊的影響降到最低,在姊姊生日時,更特地買了一台高畫素數位相機送給姊姊。
為人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常會直接給孩子自認為是「對」的答案,卻常因此剝奪孩子對事情的思考與成長機會。當時如果媽媽直接認同兒子,必會造成女兒認為媽媽較偏袒男生的誤解;但若支持女兒,則將更增長女兒反彈的聲浪,兒子孤立無援,小貓就勢必又要被放逐。因此不管幫誰講話都不圓融,處理不好最後還會變成兩面不是人。其實在外幫人處理事情也是一樣,只給方向跟方法不給答案,把思考權還給當事者,要種什麼因,由自己決定。
整件事有了圓滿的結局,看到孩子們這麼懂事,心中除了充滿感動,更對那三個選擇有了更深入的體悟。第一種是傚法佛菩薩的心量,是以寬容與柔軟的心來達到圓滿的成就;第二種是羅漢修行的層次,是以不造任何善惡因果的心念,來達到無事自在的目的;第三種即是阿修羅與下三道的能量,是以對立、抗衡來達成以自身慾望與考量的目的。
人,窮其一生其實都是在不斷的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但不管是面對何種問題,可以選擇的都不外乎是這三種,不同的思想觀念造就不同的處事態度,不同的行為語言也必然產生不同的因緣果報。「因」既然是完全操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果」就沒有不去承受的道理。故做事之前必然都要有這樣的認識──即心裡確實有了這樣的準備,你才能有這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