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心導管:做太多了?

Kwuio 2010-3-26 13:57

心導管:做太多了?

研究顯示,許多做這種手術的患者並沒有動脈阻塞。
[img]http://www.24drs.com/images/version4/news_photo/20031209_260_146.gif[/img]
  March 10, 2010 -- 最新研究指出,非常多不知有沒有心臟病的患者接受侵入性的心導管手術,來確認是否有危險的動脈阻塞,結果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有持續胸痛、做過心導管的患者中,幾乎有三分之二沒有明顯的動脈疾病。
  
  這篇研究並未包括那些曾有心臟病發作,或之前曾診斷出心臟病或不規則心絞痛的患者。
  
  美國每年有超過1千萬人曾經胸痛,許多人都沒有診斷出心臟疾病。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心臟學教授Pamela S. Douglas醫師向WebMD表示,在決定疼痛的原因時常常是用心導管,但研究結果指出,需要更好的方式來鑑別這些患者是否能從這些侵入性手術中獲益。
  
  這篇研究刊載在3月11日發表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
  
  她表示,他們想要瞭解如果某個人心臟病發作時,醫生將他送去導管室,他會不會爭論。但一個沒有診斷出心臟病、不需要用導管控制疼痛的穩定患者,應該會想要問他這麼做的風險與益處。
  
  【心導管如何作用】
  心導管是用來檢視心臟與動脈的功用如何,它是一個細細的塑膠管或導管,插入手臂或腿的血管中,管子就會導引進入冠狀動脈或是心臟中。當透過導管將染料注入冠狀動脈來確認是否有堵塞情形,這種手術稱為冠狀動脈攝影。
  
  研究人員在最新發表的這篇研究中,使用全國的心臟調查鑑別出在2004年1月至2008年4月這段期間,全美663家醫院共2百萬名有心導管的人。
  
  他們鑑定出約40萬人(五分之一)有持續胸痛,而之前沒有診斷出心臟病。
  
  大部份的患者在做心導管之前都有做非侵入性的心臟檢測,像是運動壓力測試或心電圖,但只有38%證實有明顯的冠狀動脈阻塞。
  
  杜克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Manesh R. Patel醫師向WebMD表示,這顯示我們在送患者進入導管室之前的鑑定疾病能力不夠好。
  
  Douglas醫師指出,廣泛使用非侵入性測試對於中度至低風險的患者來說,並不是非常準確。她表示,這些患者比較容易有偽陽性的結果,而且最後會讓他們做一些不必要的侵入性檢測。
  
  這兩位研究人員表示,需要有更多研究來確定,如何管理這些未診斷出心臟病但一直胸痛的患者。
  
  Douglas醫師是第一篇重要研究的主導研究人員,該篇研究對象為1萬名患者,由全國心肺與血液協會贊助550萬美元,比較傳統的運動壓力測試與非侵入性造影術,例如電腦斷層血管攝影(CT angiogram)。
  
  【第二意見】
  美國心臟學會主席Clyde Yancy醫師同意需要這樣的研究,但他表示,從現在的研究看不出來做了太多心導管。
  
  他表示,無法發現某些事情的測試法可能跟檢出陽性的方法同樣有用,負面的測試對患者與醫生都做再次確認,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治療,節省健保費用。
  
  在研究中最強烈的臨床顯著動脈阻塞預測因子,就是心臟病的風險因子,包括年長、男性、抽菸、以及有糖尿病、高膽固醇或高血壓等。
  
  Yancy醫師表示,瞭解這些風險因子對患者來說是最重要的,他們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作與中風的風險。
  
  他表示,如果有位抽菸、過重、有糖尿病的年長男性走進他辦公室的話,他已經知道這個人非常有可能有心臟或血管疾病。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Salynn Boyles
審閱: Louise Cha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導管: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