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年戰爭

Sopa 2013-9-16 00:16

三十年戰爭

  1618~1648,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和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兩個龐大的強國集團為爭奪歐洲霸權而進行的第一次全歐性戰爭。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組成,並得到羅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諸侯以及波蘭立陶宛王國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國、瑞典、丹麥、聯合省共和國(荷蘭)以及英國和俄國組成,並得到德意志新教諸侯和捷克、特蘭西瓦尼亞,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運動的支持。三十年戰爭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間的宗教戰爭開始的,後來則失去宗教性質。它是資本主義產生和資產階級民族形成的深遠過程的反映,是和一些歐洲國家最初的資產階級革命(1566~1609年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1640~166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密切相連的。當時,哈布斯堡王朝已成為歐洲反動勢力的堡壘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它竭力謀求歐洲霸權,但遭到了德意志新教諸侯國的反抗。這些諸侯國形式上加入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所謂「神聖羅馬帝國」,但實際上是獨立的。1576年魯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開始迫害新教徒。天主教徒與新教徒衝突過程中,形成了兩個相互對立的政治軍事聯盟:以普法爾茨侯爵腓特烈五世為首的新教聯盟(1608)和以巴伐利亞馬克西米利安公爵為首的天主教聯盟(1609)。德意志的國內矛盾給歐洲列強以可乘之機。法國支持新教聯盟,以便對周圍各國建立霸權,並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邊界諸侯國地位的加強。丹麥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州後,又力圖佔領德意志北部各諸侯國。瑞典則想把波羅的海變成本國的「內湖」。荷蘭極力削弱西班牙和奧地利,並使本國商船隊在古老的漢薩同盟商路上獲得控制權。英國既反對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區加強勢力,同時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國強大;它在歐洲和近東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奧斯曼帝國的關係,與法國的利益發生了衝突。奧斯曼帝國雖然未參加三十年戰爭,但卻指望利用這次戰爭來鞏固自己在巴爾幹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鋒」的奧地利如若戰敗,可使奧斯曼帝國擺脫其在歐洲的主要敵人。俄國與波蘭立陶宛王國進行戰爭,是為收復在波蘭瑞典對俄國的武裝干涉(十七世紀)期間被波蘭立陶宛王國侵佔的領土。
  三十年戰爭爆發前夕,敵對雙方均擁有常備僱傭軍,總兵力各達2.5~5萬人。這些軍隊在建制上分為旅和團。它們雖然經嚴格訓練,但軍紀和戰鬥素質都較差。瑞軍經國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改組,戰鬥力較強,自由農民和市民是這支軍隊的強大的來自本民族的骨幹力量。它裝備有輕型火炮和火槍(紙制彈殼),這些武器的特點是射速高。
  瑞軍步兵團火槍手占2/3,長矛手占1/3,其他國家的軍隊則相反。為了充分發揮步騎槍火力的威力,古斯塔夫·阿道夫把步兵和騎兵原來的縱深配置隊形改成3~6列橫隊。瑞典和其他國家軍隊的野戰炮兵由輕、重炮兵連編成。瑞軍平均每千人配備火炮5~12門,而其他國家的軍隊每千人僅配備火炮4~5
  三十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618~1624)或稱捷克或捷克-普法爾茨階段:1617~1618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開始剝奪在哈布斯堡王朝君主國成員中保留著某些獨立性的捷克的政治和宗教權利。因此捷克爆發了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1618~1620),並成為三十年戰爭的起點。圖爾恩伯爵統率的捷克軍隊於1619年6月包圍了維也納。但是,西班牙軍隊和帝國軍隊在布庫阿和丹彼爾指揮下侵入捷克領土,迫使圖爾恩解除對維也納的圍困,返回捷克。1619年8月,捷克議會推舉新教聯盟首領普法爾茨·腓特烈為捷克國王。但是,新教聯盟於1620年夏不再訴諸武力,開始與天主教聯盟進行談判。同時,哈布斯堡王朝與天主教聯盟結盟,並於1620年9月初派蒂利伯爵和布庫阿的軍隊侵入捷克。1620年11月8日,這支軍隊在白山戰役中擊潰捷克軍隊。普法爾茨·腓特烈遁逃,起義領導者被處死,捷克完全歸屬哈布斯堡王朝。1621~1623年,斯皮諾拉統率西班牙天主教聯盟軍隊,佔領了新教聯盟中心普伐爾茨侯爵領地。
  三十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625~1629)或稱丹麥階段: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地位的鞏固引起丹麥、荷蘭和英國的不安。1624~1625年,這三個國家在法國的協助下結成反哈布斯堡王朝軍事同盟。信奉新教的丹麥在英國和荷蘭的資助下充當同盟的工具。丹麥也有它自己的侵略目的,就是從德意志手中奪占波羅的海南岸地區。丹麥軍隊和E.曼斯菲爾德率領的新教軍隊侵入德意志北部,並在初期獲得了勝利。但德皇帝斐迪南二世在西屬尼德蘭的援助下,於1625年建立一支僱傭軍(4~5萬人),並委託瓦倫斯坦伯爵指揮。1625年秋,蒂利天主教聯盟軍隊和瓦倫斯坦軍隊向德意志北部發起進攻。儘管哈布斯堡王朝帝國發生了上奧地利農民戰爭(1626)和大規模農民起義(在捷克和其他地區),但是,瓦倫斯坦軍隊仍於1626年4月25日在德紹附近打敗新教聯盟軍隊;8月27日,蒂利軍隊在盧特爾附近擊敗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四世統帥的軍隊。丹軍撤至日德蘭半島,曼斯菲爾德的軍隊撤向特蘭西瓦尼亞。1627~1628年,瓦倫斯坦軍隊佔領整個德意志北部,並侵入日德蘭半島。歐洲各國(特別是向皇帝提出強烈抗議的法國)的立場阻礙了瓦倫斯坦軍隊的繼續推進。1629年5月12日,戰敗國丹麥接受恢復原狀和不再干涉德意志內部事務的條件,簽訂了呂貝克和約。但和平是相對的。瓦倫斯坦和蒂利的僱傭軍到處劫掠各新教諸侯國及其城鎮居民。瓦倫斯坦在波美拉尼亞積極組訓海軍,準備海上作戰,其主要作戰對象是瑞典。自1628年起,戰事擴展到意大利北部諸國,西班牙和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與法國在這裡進行角逐(見曼圖亞王位繼承戰爭)。1629年,在英、法和荷三國調解下,瑞波兩國締結了阿爾特馬爾克停戰協定(1629)。該協定使1617年開始的波瑞戰爭暫時停止,從而瑞典能夠抽調軍隊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
  三十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630~1635)或稱瑞典階段:1630年,天主教陣營發生內訌,蒂利接替瓦倫斯坦任帝國軍隊總督。1630年6月26日,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的瑞軍(1.65萬人)在波美拉尼亞登陸。由於帝國軍隊(3.9萬人)和天主教聯盟軍隊(3萬人)兵力分散,瑞軍得以奪取波美拉尼亞首都斯德丁,並於1631年前夕幾乎佔領整個波美拉尼亞。在這種情況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決定利用法俄兩國的外交支持和物質援助擴充自己的軍隊,贏得時間,以便加強德意志北部陣地。1631年6月,他與勃蘭登堡和薩克森新教侯爵階層締結有利於本國的條約,當他把瑞典和新教的軍隊擴充到3.9萬人(蒂利軍隊有3.6萬人)後,開始積極進攻。1631年9月17日在布賴滕菲爾德(萊比錫附近)交戰中,瑞軍首次在西歐運用線式戰術,給蒂利軍隊以毀滅性的打擊。新教居民反哈布斯堡王朝的起義,促使瑞軍獲勝,新教居民把瑞軍視為擺脫封建壓迫的解放者。但是,農民很快認清瑞軍征服德意志的企圖,遂奮起與之鬥爭。這給瑞軍在德意志西南部的作戰造成了困難。然而,1632年4月15日在奧地利邊境(萊希河畔)瑞軍全殲蒂利軍隊(蒂利被擊斃)。瑞軍佔領奧格斯堡和墓尼黑後,直接威脅著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斐迪南二世重新起用瓦倫斯坦為帝國軍隊總督,並授予他臨機處置之權。瓦倫斯坦重建帝國軍隊,並向薩克森推進,迫使瑞軍退卻。11月16日,瑞軍在呂岑戰役(1632)中戰勝瓦倫斯坦的軍隊。但因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陣亡,而使瑞軍未獲全勝。瓦倫斯坦率軍撤向捷克。1632年9月,俄國對波蘭立陶宛王國宣戰,從而減輕了瓦倫斯坦新軍對瑞軍作戰的壓力。但瑞典國王死後,俄國並未得到許諾的援助,便於波蘭立陶宛王國締結波利亞諾夫卡和約(1634)。1634年9月6日,瑞軍在訥德林根附近交戰中失利。結糶薩克森和勃蘭登堡侯爵及其他德意志新教諸侯拒絕與瑞典結盟,而與哈布斯堡王朝締結布拉格和約(1635)。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處境艱危。
  三十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635~1648)或稱法國-瑞典階段:1635年,法國力圖遏制哈布斯堡王朝繼續強大,與瑞典締結聖日爾曼和絢(1635),並公開參加三十年戰爭。瑞典在與波蘭立陶宛王國簽訂什圖姆斯多爾夫條約(1635)後,集中全部軍隊對德意志作戰。不久,荷蘭、曼圖亞、薩伏依和威尼斯相繼出兵對哈布斯堡王朝作戰。法國領導反哈布斯堡同盟。該同盟的軍隊在德意志、意大利、西屬尼德蘭和比和牛斯山脈作戰。但雙方的軍隊都避免決戰,力圖破襲交通線和後方疲憊對方。戰爭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和平居民屢遭敵方士兵劫掠,受戰爭災難深重,這方面法軍為害最烈。農民們逃進森林,組織起游擊隊,與侵略者進行戰鬥。然而,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還是接連失敗。1642年11月2日,瑞軍在布賴滕菲爾德附近的再次交戰中擊潰帝國軍隊,並佔領萊比錫。1643年5月19日,孔代親王率法軍在羅克魯附近擊敗西班牙軍隊。不久,蒂雷納元帥所率法軍在弗賴堡(1644)和訥德林根(1645年,與孔代親王軍隊協同)附近獲勝。1645年3月6~7日,瑞軍在揚科夫(捷克)附近和1648。年協同蒂雷納軍在楚斯馬斯豪森附近的交戰中都獲得巨大勝利。當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軍隊直接威脅維也納時,哈布斯堡王朝開始隸和。此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蓬勃發展,法國國內發生了反對君主制運動(投石黨運動),法國對此驚恐不安,遂匆忙簽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1648)。敵後游擊戰蓬勃發展,對雙方盡快結束戰爭也產生了影響。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在三十年戰爭中的失敗,使該王朝建立「世界帝國」的反動計劃遭到破產。歐洲政治霸權由哈布斯堡王朝轉到了法國手中。瑞典鞏固了它在波羅的海的地位。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荷蘭得到國際上的承認。三十年戰爭的結果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並使農民進一步農奴化。
  三十年戰爭對西歐常備僱傭軍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軍隊兵員補充,開始從志願兵役制向強迫兵役制過渡,結果導致在軍隊中確立了棍棒紀律。線式戰術在三十年戰爭中最終形成,這是軍事學術發展的一大進步和新的階段。在這次戰爭中,軍隊供應開始由徵用和交納軍稅制向統一供給(專建倉庫)制過渡。這些倉庫的集中點後來逐漸發展成軍隊的基地,這對僱傭軍的作哉方式產生了影響。為取得戰爭勝利,軍隊在哉區內實施巧妙機動,以斷敵軍與其基地的聯繫。三十年戰爭湧現出了一批多謀善斷的統帥和軍事將領,如瑞典的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法國的蒂雷納等,他們對常備僱傭軍的建設和軍事學術,對已形成的武裝鬥爭方式方法的理論根據,做出了重大貢獻。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