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ebecca 2013-9-15 00:07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color=navy][b]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b]

每座教堂都有其獨特面貌,但巴黎聖母院有著不容忽視的地位。漆黑的百葉扇窗裝飾著兩座方形塔頂,高傲地俯瞰巴黎。中層的彩繪玫瑰窗及紋路精緻的花絲石雕工藝,顯現出中古世紀石匠的超凡技術。底層則有聖人與罪人的石雕圍繞著三道門,安靜地描繪出聖經場景。

[align=center][img=500,259]http://travel.udn.com/magimages/20/PROJ_ARTICLE/120_617/f_91355_2.jpg[/img][/align]
聖母院的外觀跟人臉一樣有著細微缺陷,至今還看得到800年前木製鷹架留下的方形小孔,不太對稱的構造顯得更為真 實,或許也為了在獨一、完美的造物主面前,表達對神的敬畏之心。

進入聖母院的石板路上,有個銅製的標記物「原點」(point zero),這是法國丈量全國道路距離的起測點,身為官方中心點的所在地,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巴黎聖母院位於塞納河強力沖刷而成的島上,是羅馬時代早期就開始發展的巴黎城區,也成為左岸及右岸的分界點。

西元1160年, 主教模里斯. 德. 徐利(Maurice de Sully)判斷當時的聖艾提安大教堂(Saint-Étienne Cathedral)已不敷需求,3年後開始建造替代的新教堂。新教堂花了超過100年的時間成型,徐利主教也沒能看到最後成果。過程中,建築師擔心原先的基底無法支撐不斷增高的結構,因此加上了飛扶壁,這是當時相當先進的支撐技術。建築筆記顯示,當初他們沒什麼信心會成功,但歷經時間考驗,這些構造現在看起來,和中古世紀的花飾窗格融為一體,內部高聳的天花板雕刻,更證明體積龐大而堅硬的岩石也可以體現精緻工藝。

許多中古世紀的裝飾其實經過改變,法國大革命期間反教權主義高漲,巴黎聖母院深受其害,教堂內的鐘多在當時被焚毀,主牆面上28座聖經人物的雕像,似乎被民眾誤認為法國君王,在1973年遭砍頭破壞。1831年,大文豪維多.雨果(Victor Hugo)撰寫《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Dame)時, 聖母院已成廢圮。建築師尤金.維歐萊.勒.杜克(Eugene Viollet-le Duc)在1840年代被授命重振聖母院,如同尤金接手的其他重建計劃一樣,他也在此加入了創新設計。

新加入的元素包括著名的石像鬼,但不像一般石像鬼具有排水功能,它們純粹是裝飾用。一座經年累月的老舊螺旋梯, 帶領人們前往怪獸走廊(Galerie des Chimères),一群奇幻魔獸蹲踞在西塔的走廊上,有強壯的大鬍子惡魔,也有鵜鶘或大象,它們原本都不存在於聖母院的藍圖中,但話說回來,聖母院的兩座方形塔原本也沒有尖塔設計,或許真正偉大的教堂,本來就是一座不斷進化的建築。

[color=royalblue][b]旅行祕訣[/b]
●注意主牆面左手邊的聖但尼(St. Denis)雕像,傳說這位法國的守護神在被砍頭後,還用手臂挾著自己的頭行走一段路。
西元1260年打造的南側玫瑰窗,採取哥德式建築中的「輻射式」設計,而非較晚期的「火焰式」設計。
十九世紀中期才完全將位於羅浮宮中庭的聯排別墅清空,玻璃金字塔是在1989年才出現。[/color]
[/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