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king 2013-9-12 00:42
亞歷山大東征
「把戰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
正當伯羅奔尼撒戰爭使希臘諸城邦大傷元氣的時候,北方近鄰馬其頓國家卻逐漸強大起來,其國王腓力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趁希臘各城邦混亂不堪、無力外御的時候,先後奪取了一個個衰落的希臘城邦。公元前338年,馬其頓軍隊大敗希臘聯軍於喀羅尼亞城下,確立了在全希臘的霸主地位。下一步侵略目標,便是東方的波斯及其它文明世界。然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受軍隊的擁戴登上王位,時年20歲。他決心繼承父業,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的。
亞歷山大曾拜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師,自幼接受希臘文化教育。他酷愛希臘文化,夢想不僅要征服世界,而且要使世界希臘化。他I6歲起,就跟隨父親參加軍事征戰,學到不少作戰技術和軍事知識。在著名的喀羅尼亞戰役中,18歲的亞歷山大曾指揮馬其頓軍隊的左翼取得輝煌的戰果。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後,即著手倣傚希臘人的制度,實行政治、軍事改革,削弱氏族貴族的勢力,加強君主的權力;改革貨幣,獎勵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他創立了包括步兵、騎兵和海軍在內的馬其頓常備軍,將步兵組成密集、縱深的作戰隊形,號稱馬其頓方陣,中間是重裝步兵,兩側為輕裝步兵,每個方陣還配有由貴族子弟組成的重裝騎兵,作為方陣的前鋒和護翼。亞歷山大通過這些改革,使馬其頓迅速成為軍事強國。他在平定國內叛亂和希臘反馬其頓起義之後,便開始了對東方的遠征。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和希臘各邦的聯軍,包括步兵3萬人,騎兵5000人和160艘戰艦,渡過達達尼爾海峽,向波斯進軍。當時波斯帝國已極度衰弱,大流士三世昏庸無能,政治腐敗,內部矛盾重重。亞歷山大以快速的攻勢輕易地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伊蘇斯大敗波斯軍隊,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輜重全部丟失。此役後,聯軍獲得戰爭主動權,打開了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揮軍南下,沿地中海東岸前進,攻佔敘利亞,順利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佈為「阿蒙神之子」(國王),他自封為法老。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又率軍從埃及回師亞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東岸的高加米拉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大流士此時已組織了較強的新軍,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號稱百萬,有刀輪戰車200輛,戰象15隻。聯軍僅有步兵4萬,騎兵7000人,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迅速入敵陣,直逼大流士大營。大流士逃遁,波斯軍慘敗。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毀了大流士政權,擄掠金銀和其它戰利品無數。據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記象,馱運財寶的騾子大約有2萬頭,駱駝約5000隻。公元前330年春,亞歷山大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大流士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馬其頓軍隊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領土,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建立起來。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率軍由裡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安息(帕提亞)、阿里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裡亞(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佔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恆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兵士疲憊不堪。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兵士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劃,公元前325年7月從印度撤兵。前324年,其陸軍回到波斯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歷時10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在東侵過程中,沿途建了許多新城,有好幾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今天已經發展為埃及最大的海港。亞歷山大建都巴比倫,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規劃。但是在公元前323年,他發燒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也隨之瓦解。他的部將展開爭權鬥爭,經長期混戰,在原來帝國版圖內形成了幾個獨立的王國,其中以馬其頓、埃及和西亞三個王國領域最大。
亞歷山大東侵與有些戰爭相比,時間並不算長,但其獨特的進攻和遠距離機動作戰方式,卻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鬥,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戰勝優勢之敵。他在諸兵種運用,特別是騎兵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鬥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做法。
亞歷山大遠征,洗劫和燒燬了亞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將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掠為奴隸,以野蠻、殘忍、落後的手段毀滅了許多東方文明。
亞歷山大遠征,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蘇薩一次盛大奢華的「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親自帶頭同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女兒斯塔提拉結了婚,許多馬其頓的將領都娶了波斯顯貴的女兒,同日參加婚禮的有1萬對之多。在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鄭重宣佈,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親自饋贈給新娘新郎許多禮物,以示鼓勵。他下令讓3萬名波斯男童,學習希臘語文和馬其頓的兵法。亞歷山大以後,希臘文化依然在亞洲得到不斷傳播。歷史學家稱此現象為希臘化文化,將從亞歷山大起到埃及被羅馬征服為止這一段時間(前323~前3年),稱之為希臘化時代。
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圖書館裡收藏的從各地收集來的手稿,光是藏書目錄就多達120冊,這些珍藏吸引著東西方各地好學之士到這裡來從事研究。城裡還集中了各種動物,以供學者研究動物學。正是從這時起,希臘人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才更為豐富地發展起來,使希臘文化與科學幾乎在各個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如今天人們都非常熟知的歐幾里德發明的幾何學,阿基米德的力學、數學和物理學,埃拉托斯特尼的天文學和數學,提奧弗拉斯的農學、植物學,受到馬克思高度評價的伊壁鳩魯唯物主義哲學,還有醫學、力學、建築學、地理學和解剖學等,都有很高成就。這些文化成就帶來的就是一系列科學發明,如當時用於戰爭中的許多機械性武器,用於生產上的抽水機、水磨、洗滌器等,用於建築工程方面的起重機等。這些發明創造又在東西方各國得到了運用,推動了物質文明發展。這些科學的發明和運用,不能完全歸功於亞歷山大的東征,但卻是與這次東征有一定關係的。這當然是一種客觀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