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ly 2013-9-1 00:28
斯巴達克起義
西元前73年(有些史料為前74年)—前71年,在斯巴達克領導下,羅馬帝國爆發的一次最大的奴隸起義。
起義的主要原因是羅馬奴隸社會內部(即奴隸主和被剝奪人權、遭受殘酷剝削的奴隸之間)的階級矛盾。列寧指出:“斯巴達克掀起的戰爭就是為了保衛被奴役的階級”。起義由倫杜魯斯‧巴奇亞圖斯(卡普阿城)角鬥學校逃出的70餘名奴隸角鬥士發起。西元前74年末~前73年初,斯巴達克起義軍迅速壯大,大量收容了坎帕尼亞省的逃亡奴隸、角鬥土、破產農民,以及從羅馬軍團逃出的士兵,達1萬人,多次打敗了羅馬軍許多小部隊。起義從坎帕尼亞擴展到義大利南部(阿普利亞、盧卡尼亞、布魯蒂烏姆)地區。斯巴達克仿照羅馬軍隊的形式改編軍隊,除步兵軍團外,還有騎兵,以及偵察兵、通信兵和小型輜重隊。武器從敵人手中奪取或起義軍自己製造。軍隊指揮建立在民主(軍事長官會議和軍人大會)基礎之上。對土兵進行訓練,宿營和行軍都有嚴格的制度。
西元前73年秋,羅馬派大法官瓦裏尼烏斯率軍隊討伐斯巴達克,結果遭到起義軍痛擊。至西元前72年初,斯巴達克軍隊已增至6萬人。他進軍阿普利亞和盧卡尼亞,總兵力增長到12萬。
受起義軍的聲勢所震驚的羅馬元老院,於西元前72年年中派執政官楞圖魯斯和蓋利烏斯率兩支軍隊討伐斯巴達克。正在這時,起義軍內部產生了分歧。大部奴隸,包括斯巴達克,主張離開義大利,沖出阿爾卑斯山,獲得自由,或打回家鄉。但參加奴隸起義的貧民則不願離開義大利。這種分歧使3萬起義軍離開了主力,在加爾加諾峰下(阿普利亞北部)全部被羅馬軍隊殲滅(死亡2萬人)。斯巴達克軍隊雖已削弱,但他利用羅馬軍兵力分散作戰的弱點,將其擊潰。西元前72年,斯巴達克軍隊沿亞得利亞海岸轉戰整個義大利。斯巴達克在南阿爾卑斯高盧省(北義大利)穆蒂納會戰中,擊潰了卡修斯總督的軍隊。斯巴達克本應越過阿爾卑斯山繼續北進,但不知何故,他竟中途折返,繞過羅馬,揮師南下。
為了粉碎斯巴達克軍隊,羅馬元老院再派統帥克拉蘇率兵4萬人進行征討。西元前72年秋,斯巴達克軍隊在義大利布魯蒂烏姆半島(今卡拉布裏亞)集結,企圖乘奇裏乞亞海盜船渡過墨西拿海峽。但海盜不守諾言,沒有向斯巴達克提供船隻,想利用自造木筏渡過海峽的企圖亦未能實現。這時,克拉蘇在起義軍軍營後面構築了一道防線,切斷了起義軍去義大利的退路。這道防線是一條兩端通海的壕溝(長約55公里,寬和深均為4.5米),溝上築有圍牆。但是,起義軍用土和樹木填平了壕溝,強攻築壘,突破防線。斯巴達克在強攻中損失兵力約2/3。斯巴達克軍隊很快得到補充(達7萬人)之後,於西元前71年春試圖奇襲義大利南部主要港口——布林的西,乘船渡海直奔希臘,然後到色雷斯(今保加利亞和土耳其歐洲部分)。
斯巴達克起義失敗的主要社會經濟原因是:羅馬奴隸社會還不具備廢除奴隸制的先決條件,奴隸本身也沒有提出這一任務。奴隸只求自身解放。奴隸以及參加起義的羅馬社會各階層分子的社會成分和民族成分不純,對起義失敗亦有影響。起義軍沒有一個聯合廣大被剝削群眾的總綱領。然而,斯巴達克起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起義的本身,它沉重地打擊了奴隸主統治階級,加劇了羅馬奴隸制的經濟危機,加速了羅馬政權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過渡。斯巴達克在起義中表現了英勇的鬥爭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在人民群眾爭取社會解放鬥爭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跡。
馬克思稱他是“古代無產階級的真正代表”;列寧也說“斯巴達 克是大約2000年前最大一次奴隸起義中的一位最傑出的英雄。”在評價斯巴達克起義時列寧指出:“在許多年間,完全建立在奴隸制上的仿佛萬能的羅馬帝國,經常受到在斯巴達克領導下武裝起來、集合起來並組成一支大軍的奴隸的大規模起義的震撼和打擊”。就當時來說,極大地動搖了 羅馬奴隸制基礎。奴隸主被迫對剝削奴隸和經營田產的方式作出某些改變,並開始改變 控制奴隸的方法和對奴隸的態度。他們儘量收買不同種族的奴隸,避免把同族的奴隸集 中使用,提防他們聯合在一起。奴隸主開始把土地分成小塊,交給奴隸耕種,奴隸可以 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隸就在這樣的方式下開始演化為“隸農”,而釋放奴隸的數目也漸 漸增多。上述情況到西元1世紀後就更為普遍。斯巴達克軍隊士氣高昂,作戰勇敢。其軍事學術特點是:力求外線進攻作戰,組織步騎兵協同,採取攻勢,力求奪取和掌握作戰主動權,在戰壓內巧妙運用部隊機動,行軍隱蔽迅速,伏擊出其不意,善於各個擊破。斯巴達克起義軍組織體制堅強,故能長期成功地抗擊羅馬精銳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