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圖騰東方龍

riahma 2013-8-28 00:18

中華圖騰東方龍

[color=navy]“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許慎《說文解字》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羅貫中《三國演義》

在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除了“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外,最有名的是有關伏羲、女蝸“黃土作人”、“作八卦”、“女媧補天”、“伏羲女媧兄妹為婚”等等神奇傳說了。他們二位代表著近百萬年原始歷史的最早期的中國遠古文化。而作為遠古時代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在真正遠古時代人們的信念中,伏羲和女媧都是巨大的龍蛇。晉人皇甫謐《帝王世紀》中說:燧人氏的時代,誕生了伏羲,人的頭,蛇的身子。女媧氏承襲了伏羲氏的制度,也是蛇的身子人的頭。據郭璞注的《山海經》說:女媧是古時的神女而稱帝,她是人的臉面,蛇的身子,一天當中有 七十次變化。

女蝸的名字最早出現于《楚碎.天問》中,屈原問道:女蝸用黃土造就了人類的身體,而她自己長著人的頭,蛇的身子。一天70次變化的身體又是誰造就的呢?東漢人王延壽的《獸靈光殿賦》中也寫道:“伏羲鱗身,女媧蛇軀。”在漢代石刻畫像和磚畫中,常有人面蛇身的伏羲、女蝸交尾像,形象地證實著“兄妹為夫婦”的伏羲、女蝸是一雙巨大的龍蛇。

而且更有趣的是,在中國上古神話傳說中,許多神也是“人首蛇身”或“龍形”。在雄偉瑰奇的《山海經》中,還有共工、相柳、窫窳、貳員等都是人面蛇身;雷神、燭龍、鼓等都是龍身人頭。而軒轅國中每一個黃帝子孫也都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戰國時代魏人著的《竹書紀年》中說,屬於伏羲氏的有所謂長龍氏、潛龍氏、屠龍氏、降龍氏、上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等等,也是一大群龍蛇。聞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曾經將《山海經》裏所見的人面蛇身或人面龍身的神列一總表,並且指出:成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龍的形象,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鬣狗的尾,鹿的腳,狗的抓,魚的鱗和須”。

可見,這條巨大的龍蛇,其實就是遠古時代中國大地上許多氏族、部落的一個共同圖騰、符號和標誌。圖騰,是原始人崇拜的某種動物、植物、無生物或者自然現象,他們認為這些“神物”就是自己的祖先或保護者,這個氏族就是從這種神物中蘖生出來的。中國最大的“神物”——龍,就是蛇的圖騰化。最早的龍就是有角的蛇,以角表示其神異性,甲骨文、金文中所見的“龍”字都是如此。

原始人對於他們的圖騰是極端崇拜的,所以在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中,眾多的神是“龍蛇”或者是“龍蛇後裔”。《路史.後記》注引《寶櫝記》說,天帝的女兒在華胥之淵遊玩,感蛇而懷了孕,經過十二年生下了庖(伏)羲。

這種人類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由原始圖騰崇拜積累起來的迷信,產生了神話、傳奇和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給予人類以強有力的影響,並為後來的封建統治者所利用,而龍的形象也就成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統治的象徵。天子的禮服上面卷龍,稱為“袞龍袍”,天子的儀仗有龍旗,起居處叫“龍庭”,坐的位置叫“龍位”。《史記》中劉媼感龍而生下了劉邦這一類有關“龍種”、“真命天子”的神話傳聞,更是史下絕書了。這是原始人對龍蛇圖騰崇拜歷史發展的一方面。

但是,更為重要的一個發展方面卻是,中國遠古時代人們對龍蛇圖騰的崇拜,作為一種共同的觀念和意識形態,它們濃縮著、積澱著原始人們強烈的感情、思想、信仰和期望。這個民族傳統,也就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流傳至今的春節耍龍燈(龍舞),其實正是原始人崇拜龍蛇圖騰的巫術禮儀遺痕演化而來的。舊時有的地方還有舞龍祈雨的風俗。今天,龍舞則是象徵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巨龍已經騰飛。
[/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圖騰東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