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vin 2013-8-17 00:25
開發案千頭萬緒 大埔人反應不一
【台灣醒報記者黃文瑜苗栗報導】苗栗縣政府為配合竹南科學園區,發展週邊生活圈,因此擬定都市計畫。苗栗民眾對這項計畫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大埔若是發展起來,將帶動周邊其它城鎮,因此表示贊成;有些居民對大埔事件並不了解,認為沒有影響到自己權利,或是為維護與鄰居關係,選擇不表態;但也有大埔的地主認為,政府說「98%贊成」與事實不符,繳交土地權狀是不得已的選擇。
苗栗莊先生於2010年苗栗縣政府要拆大埔時,曾與大埔自救會的會長陳文彬請託媒體協助,他表示,為阻止縣政府用粗暴的方式處理,並提出溝通協商,所以當時吳敦義才召開協調會。
引發軒然大波
然而2013年爭議4戶的抗爭,卻引起社運人士、學者及社會大眾的關注,對此莊先生感到不以為然,雖然政府的手段依然粗暴,但是這4戶中,確實有些人是違建,防礙公共安全,並且政府也有配套措施及補償,不像媒體說的這麼「鴨霸」。
也有人說,這4戶與捍衛家園沒有關係,因為這4戶人家都很有錢,就算沒有大埔住處,還有其它安身之處;反而是原先居住在大埔的民眾,才是最需要捍衛家園的人。莊先生說,只要問問公義路上的人,就知道這4戶多有錢。
四戶中被拆屋的彭秀春說,如果今天我有100間房子,可以因為我有這麼多房子,隨便拆一間也沒關係嗎?況且那是我唯一的房子,是我辛苦賺來的。其它人會認為我們抗議無理,是因為政府向四大報買廣告抹黑我們,而人民被洗腦了。
在地與外地迥異
也有民眾認為,媒體上都只看到大埔4戶,難道苗栗沒有縣議員、民代嗎?外地人要幫忙抗爭,卻不去當地看一看,聽聽其它民眾的看法,只在台北抗爭,令當地民眾覺得「很好笑」。如果大埔能發展起來,對苗栗也是好事,不只能增加就業機會,也能創造更多的商機。
有些大埔里的居民,對這次事件不願意表態,知道都更會帶來發展,但是拆鄰居房子的事,他們也不太了解原因,加上自己不是農地地主,房屋也不會受到影響,再加上也不知道哪些人是真正支持?哪些人是真正反對?為了與鄰居維護友好關係,所以不太願意表明立場,只希望事件趕快落幕,恢復平靜生活。
捍衛苗栗青年聯盟成員傅哲偉說,大埔里居民不方便表態,確實情有可原,因為政府體系一貫支持。居民嘴上沒說,其實行動上也都很支持大埔四戶,在抗議期間,鄰居也都會拿西瓜、茶水為抗議民眾消暑。
三種反應交雜
保留戶大多是大埔農地徵收的地主。關於一次徵收,可區分為三種現象,第一類是他們普遍認為這些地是自己打拚來的,誓死不願意被徵收,要抗爭到底,所以政府規劃農業專區給他們使用。
第二類因為不懂法律,對都更的概念不清楚,聽說如果被政府徵收會拿到很少的錢,可能一坪1、2 萬,若是有仲介或是投資客想買,一坪可以賣到五萬,以農地的價格而言,是再好不過了,所以就把土地賣給仲介或投資客。
第三類,是家裡長輩捨不得把較大的農地給政府,換回較小的建地。但是仔細評估後知道,若是不拿農地換回建地,政府就會以農地最低公告價格買下農地。反而損失很多。
建設的無奈
所以政府說,「98%的人贊同」,其中有些其實是投資客,他們當然同意都更。另外一些人繳交土地所有權狀,卻是迫於無奈。要是地不賣,土地的價值翻了幾倍對他們都沒有意義,而且以後還要交更高的地價稅。
另外也有保留戶反駁政府說,「有保留戶在繳交土地所有權狀期限後,很後悔申請保留。」他們堅決表示,這些土地有些是祖產,有些是自己努力打拚來的,和土地有感情,即使以後土地在農業專區,永久不能變為建地也不後悔。更有人質疑,「不是有糧荒嗎?為什麼還要一直打造都市呢?」
不過也有保留戶說,很幸運自己房子保下來了,但都更也沒有這麼差,至少原先的田間小路變為柏油路,交通比較方便。不過針對政府之前所說,「原大埔住戶搬出去租屋的津貼一個月8000元,並且保障一年半。」居民是認為制度上有問題,如果一年半後大埔的事情還未解決,要怎麼辦?再者,無論一戶3個人或是10個人,都是領8000元,不太公平。
圖說:大埔保留戶四周,過去都是田,現在是柏油路。
[attach]50619[/att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