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kei 2013-8-16 00:51
北宋的四次伐北漢戰爭
宋平南唐後,趙匡胤不接受群臣請加尊號“一統太平”說:“燕(幽雲)、晉(北漢)未複,可謂一統太平乎?”可見他對平北漢和收幽雲,是視為統一範疇的事,認為太原未下,幽雲未複,趙宋王朝的統一事業尚未成功。趙匡胤在位時,規劃收復幽雲的謀略是和平贖買為先、和平贖買不成武力攻取、又考慮武力攻取可能的失敗為留後路而遷都固守。他把平定諸割據政權得來的府庫金帛和三司常賦的歲餘,存入“封樁庫”。他說:“石晉割幽薊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開寶九年(976)四月欲遷都洛陽說“欲據山河之險而去冗兵,循漢周故事,以安天下也。”其弟晉王趙光義與群臣切諫,言遷都非便,趙光義的一句“在德不在險”,使趙匡胤最終放棄了遷都,但留下一句話:“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之民力殫矣。”這個預言之後果然應驗,為了防守四戰之地的開封,冗兵成了北宋的一大負擔。
趙匡胤在南方還沒有完全平定(尚有吳越、漳泉兩個割據勢力)的情況下就過早地死去,故爾沒有看到他是如何散財養勇,積極備戰的。但其贖買幽雲的構想,在當時宋朝初建,人心皆望安定,又與遼軍事實力對比之下,謀求和平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還是可以理解的。至於趙光義,完全沒有從大局考慮,其“在德不在險”也不過是一句空話,日後對契丹作戰的狼狽之相便是最好的證明。
1、一伐北漢。宋太祖本擬按照“先南後北”的順序實行統一大業,然而西元968年8月,北漢主劉鈞(劉崇之子)死,其養子劉繼恩既立,不久被混入北漢內部的宋朝間諜刺殺身亡,繼之者為劉鈞另一養子劉繼元。宋太祖覺得北漢內亂,有機可乘,便臨時改變“先南後北”的方針,命李繼勳、党進、曹彬等將兵伐北漢,敗北漢兵於銅鍋河,逼近太原,燒其延夏門。北漢向遼求救,遼將耶律述烈赴援,而當時宋軍並未做好與遼軍作戰的準備。11月李繼勳等以遼援將至而倉皇退回。
2、二伐北漢。宋太祖對第一次伐北漢無功並不甘心,決計再舉。這次他吸取了未備遼軍赴援的教訓,預先做了部署:以何繼筠屯兵石嶺關,阻擊北面來援的遼兵。西元969年正月,詔發軍儲,命諸路軍馬進屯潞、澤、磁等州。2月,昭義節度使李繼勳等部先赴太原。3月宋太祖親征,築長圍立寨四面圍攻太原城,北漢將劉繼業(即楊業)夤夜出城攻宋寨被擊退。至此北漢所恃者,一為城堅,二為遼援,宋軍以汾、晉水灌城,北漢依舊守禦頑強。4月,遼兩路出兵來援,一路自石嶺關、一路向定州。宋將何繼筠、韓重贇受宋太祖所授方略,將兩路遼軍殺退,且斬獲良多。宋軍以遼人首級示太原城,城中為之“氣奪”,但恃有堅城,仍未放棄守禦。宋軍強攻不下,石漢卿、王廷義等將戰死,而宋將趙廷翰率諸班衛士向太祖叩頭表示要誓死拿下太原,太祖道:“汝曹皆吾所訓練,無不一當百,所以備肘腋,同休戚也。我寧不得太原,豈忍驅汝曹冒鋒刃,蹈必死之地乎!”眾將感泣。此時宋軍頓於甘草地中,天又暑雨,軍士多病。而遼北院大王烏珍率第二批援兵急速趕到,駐於太原城西,對宋軍威脅很大,同時也鼓舞了太原城中北漢軍的士氣。宋太祖從臣李光贊勸班師,宋軍便再次無功而返,撤退時遺棄大量軍資,北漢本窮困已極,得到這些輜重,“賴此少濟”。這之後,宋太祖又與遼媾和,轉兵南向,重新回到了“先南後北”的戰略順序上來。
3、三伐北漢。西元975年宋平南唐之後,南方除吳越、漳泉兩個已經臣服于宋的小割據勢力之外已全部歸入大宋版圖。西元976年,宋太祖再次出兵伐北漢,命党進、潘美、楊光美、牛思進、米文義等率兵分五路攻太原,又以郭進等攻忻、汾、代、沁、遼、石諸州,所向皆克。9月,遼將耶律沙、塔爾(又譯敵烈)等將兵救北漢。10月宋太祖死,12月宋師撤回。
4、四伐北漢。宋太宗即位,召回黨進等將伐北漢之師,以政治壓力迫使吳越獻地、漳泉納土,完全統一南方之後,於西元979年再議伐北漢。鑒於以往三次的無功而返,趙光義做了充分的戰前準備,於西元979年正月,集群臣討論用兵方略,他問樞密使曹彬:“周世宗及我太祖皆親征太原而不能克,豈城壁堅完,不可近乎?”曹彬答道:“世宗時,史超敗于石嶺關,人情震恐,故師還。太祖頓兵甘草地中,軍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壘不可近也。”並建議立即進攻,“國家兵甲精銳,人心欣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而當時的宰相薛居正不同意其意見,認為北漢有契丹之援,並有固守之志,還有太祖遷其邊民,北漢時已窮困不堪,“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為患”,所以不同意出兵。趙光義說:“今者事同而勢異,且先帝破契丹,徙其人而空其地。正為今日事也。”於是決計用兵。
宋對北漢用兵,契丹主問宋使何名伐之,宋使朗聲答道:“河東逆命,所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則和約如故;不然,惟有戰耳!”雖說宋使是揚眉吐氣,不辱使命,過了把癮,但是宋朝卻沒有真正做好與契丹作戰的準備,只是把重點放到攻太原城上。宋太宗在戰前對進攻太原做了詳細部署,以猛將崔彥進、李漢瓊、劉遇、曹翰分別負責太原城四面的進攻,對攻城器械及後勤補給都安排專人負責。同時考慮到契丹可能的援救,以經驗豐富的大將郭進為石嶺關都部署,又以開寶年間曾以少對多與契丹作戰的將領田欽祚護石嶺關屯兵。
二月,趙光義的親征大軍自汴京出發,進攻太原週邊州縣,所向皆克。
三月,遼軍援兵果至。遼冀王敵烈(又譯塔爾)、大將耶律沙、耶律抹只(又譯穆濟)等率兵至白馬嶺,前有大澗阻隔,對岸郭進軍已整裝以待。耶律沙欲待後軍到再一齊攻擊,敵烈與抹只卻認為“急擊之便”,耶律沙苦勸不聽。敵烈等以先鋒渡澗。宋將郭進看准機會,率領騎兵猛攻其軍,戰鬥異常激烈,敵烈與他的兒子華格,及耶律沙的兒子德琳、令袞圖敏、詳袞唐古都戰死在陣中,宋軍大勝。耶律沙與抹只也被困陣中,如甕中之鼈,多虧遼大將耶律斜軫(又譯色珍)率救兵趕到,射退宋軍,二人才“僅以身免”。
白馬嶺之戰是宋遼戰爭中宋軍第一次大規模的勝利,可以說為以後對遼戰爭拔了個頭籌。
之後,北漢再次向遼告急,遼軍由於大敗,短時間內無力再出援兵。不久,宋太宗至太原,慰勞諸將,並出手詔向北漢主劉繼元勸降。
至四月,宋軍陸續攻下太原週邊州縣,使太原成為一座孤城。宋軍也連續攻城,天武軍校荊嗣率眾登城,“手刃數人,足貫雙箭,手中炮,折碎二齒”,受到太宗嘉獎,由此亦可見戰事之慘烈。
然而趙光義招法用盡,仍是無法攻下太原堅城。而這時,從石嶺關傳來了壞消息。剛剛對遼作戰立功的石嶺關都部署、大將郭進自縊而死!太宗本命郭進守石嶺關,田欽祚護其軍。而田欽祚在石嶺關,“恣為奸利諸不法事”,太宗察覺後,降其為睦州防禦使,仍護石嶺關屯兵。郭進與田欽祚不協,屢屢揭發他的醜事,田欽祚為此十分憎恨他,白馬嶺之戰時不援郭進,沒有進一步擴大戰果,平時又屢次淩辱他。郭進武人剛烈,戰功高,雖是大將,卻也奈何不了相當於“監軍”的田欽祚,被他數次淩辱之後想不開,終於自縊而死。而田欽祚報告太宗說郭進是死於中風,太宗也就沒有追究,追贈郭進為安國節度使。當時左右都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沒人敢說。
太原城雖久攻不下,但宋軍策反工作做得好,城中將領偷著出來納降的比比皆是。北漢已經致仕的左僕射馬峰實在看不過去了,夜裏撐著病體來見劉繼元,“流涕備言興亡之理”,北漢主才決定納款投降。
五月初五日,劉繼元上表投降,宋得州十、軍一、縣四十一、戶三萬五千二百二十、兵三萬。之後,例行對偽君偽官赦罪封賞,以劉繼元為右衛上將軍,封彭城郡公,又以其臣李惲為殿中監,馬峰為少府監,郭萬超為磁州團練使,李勳為右衛將軍。北漢將劉繼業在宋軍攻城時守城東南面,“殺傷宋師無算”,此時劉繼元已降,他仍據城苦戰。劉繼業本名楊重貴,事劉崇,被賜姓劉,並改名。太宗令劉繼元召降,他才放棄抵抗,與劉繼元同歸宋。太宗大喜,複其姓為楊,只名“業”字,當即授左領軍衛大將軍,不久又授鄭州防禦使。楊業後來便成了北宋西北邊陲的幹城。
太宗既得太原,為了消滅太原的“王氣”而遷其民,焚其城,改為平晉縣,而以榆次縣為並州治所。
至此,歷經四次、歷時數月的平北漢之戰終於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