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東京大轟炸

ihao 2010-3-9 07:35

東京大轟炸

[b]東京大轟炸[/b]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

[b][size=3]燃燒彈攻勢[/size][/b]
[size=2]美軍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Napalm),把東京約2.56平方公里的地方焚燬。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b/Boeing_B-29_Superfortress_2.jpeg[/img]
[b]B-29轟炸機近影[/b]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6/B-29s_dropping_bombs.jpg/385px-B-29s_dropping_bombs.jpg[/img]
[b]執行轟炸任務的B-29轟炸機[/b]

隨後在3月9日至10日,美軍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從馬利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地毯式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公尺。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各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當晚東京出現火災旋風(Firestorm),334架B-29共投下了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造成近10萬人死亡,近41平方公里的地方被焚燬,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死,10萬被燒成重傷。空襲中有9架B-29被擊落,5架負重傷並在海面迫降,42架其餘受傷飛機返回了基地。大火之後的清理工作進行了25天。

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b]最具破壞性[/b]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爆相比。

[/size][b][size=3]免於被轟炸的地區[/size][/b][size=2]
美軍把一些地區列為受保護地區,不予以轟炸。
[/size][list][*]聖公會的聖路加國際醫院[*]東京大學[*]救世軍[*]皇居[/list]

[img]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7/76/Tokyo_after_the_1945_air_raid.jpg[/img]
[b]一片焦土下的東京下町[/b]

[b][size=3]爭議[/size][/b]
美國使用燃燒彈轟炸東京民居的做法,造成10萬人死亡,多數為平民,引起極大爭議,執行將領也知道若盟軍打輸,他們會被反人道罪定罪及重判。即使後來的原爆引起更大傷亡,但這至少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這種戰略轟炸行為的目的主要是破壞日本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以及降低日本人的士氣,在總體戰的理論中,這種攻勢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引起了對使用燃燒彈的道德討論,策劃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後來也指出如果美國戰敗,他本人肯定會被控犯下戰爭罪行,但他也認為這次轟炸提早了戰爭的結束,從此減低了人命傷亡。日本前首相近衛文也曾指出,東京大轟炸使日本開始考慮停戰。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東京大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