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ao 2010-3-9 00:03
誠實才會贏
我在台北郊區有一間三十多坪的公寓,因景氣不好,房子賣了大半年都無法賣出,並不是乏人問津,而是對方都出不到內人所要的價錢。
今年元旦當天,房子終於找到了買主。「談判」過程中,買房子的這對夫婦說來說去,一直強調,他們全家(包括兩個孩子及老母親)對此屋都極喜歡,只是財力略有不足。買者的誠意與誠懇,讓我們招架無功,輕易棄守了原先所堅持的底線。
一句打心底的誠實話,讓對方少出了幾十萬元。事後,我跟一位做骨董生意的朋友談起此次「鬻屋記」,朋友感慨道,他也有頗多類似的經驗。
他說購藏骨董最講究東西的真偽,而不少收藏家卻老於世故,表現得相當虛偽不實,往往對看中的文物百般挑剔,吝於讚美,甚至明明是百年以上的古物,也硬被指鹿為馬的說成是近代仿品,目的無非是想壓低價錢。
在商場爾虞我詐的氣氛長期薰陶下,朋友總結出一種弔詭有趣的買賣經:「嫌貨的」經常是「買貨的」;上門的顧客若是滿口讚賞之辭,八成做不成生意,對方不過是抱著禮多人不怪的態度,口惠實不至的敷衍店主罷了!
我對朋友說,他不能單方面責怪顧客的「虛偽」,須知,也有許多業者一旦洞悉顧客中意某項物品,馬上擺出奇貨可居的姿態,死咬著高價不讓。朋友承認我講的也是事實,但他表示,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其悲歡離合的故事,對他而言,賺錢固然重要,但同樣要緊的是,為其店裡的每一件文物尋覓一個好主人、好歸宿。只要是顧客直言真正喜歡的東西,他非但不會故意抬高售價,有時即使少賺點錢,甚至賠本,他都願意出售。
朋友是生意人,在商言商,講本求利,此乃養家活口之道,但遇到誠懇老實的人,依然要「禮讓三分」,可見誠實不見得就代表著吃虧。
我在公務體系中二三十年的觀察,誠懇的人比較容易取得長官的信任與同事的友誼。猶記,我剛入公門時,有一位資深的副局長跟我講,他自覺這一生沒什麼過人之處,而當年提拔他的長官卻曾對很多人說過:「就能力來說,本局中像黃先生這樣的人,實在不少,但像他這樣誠懇老實的,還真找不出幾個來!」
這位副局長後來又更上層樓,做到駐外大使才屆齡退休,而多年前他無意中對我透露的這番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誠懇的人比較容易取得長官的信任與同事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