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sa 2013-8-11 00:06
死於青樓嫖娼的最窩囊皇帝
說起來,從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中國二千多年以來前前後後出現了好幾百位皇帝,是世界上盛產皇帝最多的國家。
皇帝雖然是九五至尊,但皇帝畢竟也是人,也會生老病死,因此皇帝多了,其死法也就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縱觀歷朝歷代皇帝,有老死的,也有被人殺死的;有餓死的,也有吃錯藥死的;有被老婆用棉被悶死的,也有被出軌的老婆氣死的;但是,最倒霉的卻是因為到青樓嫖娼召妓而死於梅毒大瘡的窩囊皇帝。其實,這位最倒霉的窩囊皇帝就是清朝的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
眾所周知,同治皇帝在歷史上的嫖客中算是級別最高的了,與他同級別的嫖客雖然不乏其人,但是他卻是嫖娼嫖得最失敗的一位。這位年青的皇帝在迎娶後妃的問題上和他的母后慈禧產生了嚴重分歧,兩人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鬥爭的結果是他得到了自己喜歡的女人,但同時必須得搭配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
於是這位小皇帝開始了苦難的夫妻生活:和喜歡的女人同床,慈禧不準;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同床,他又不願意。因此,帝后之間的政治鬥爭被延伸到了床上。最後,這位守著五個老婆的皇帝陷入了極度的性苦悶之中。在身邊親信的指點下,他深夜微服私訪,出宮嫖娼。養尊處優慣了,嫖娼都沒經驗,一進入大胡同就染上了梅毒,醫治無效,才十九歲就死了。
在同治死後,關於他的死因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這位倒霉的嫖客因為嫖娼,使自己成為史學界長期爭論的人物。歷史上愛好嫖娼的皇帝,絕非同治一人,人家好多皇帝嫖娼嫖了一輩子,不僅擁香偎翠,極盡風流,有的竟成為不朽佳話,然而,同治皇帝沒嫖幾回就身敗命喪,落得個因嫖送命的窩囊皇帝的千古笑柄。同治皇帝因嫖送命,因嫖壞名,無疑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千古一帝。
其實,同治因嫖而死并非偶然,雖有他自己好色的原因,更有家族政治的原因。縱觀同治皇帝的一生,其命運軌跡還是十分清晰可循的。
同治是清朝第十世皇帝,六歲登極,十九歲病死。坐了十三年龍椅,匆忙走完十九年人生。人們說他是幸運的。生為皇儲,在歷史的舞臺上并沒有有所作為,卻有一個“同治中興”的雅譽。享受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尊榮。沒有兄弟跟他競爭皇帝大位,安安逸逸地過著錦衣玉食、鐘鳴鼎盛的生活。他一生擁有五位后妃,其實,他大可以閉著眼睛輪流與她們鳳倒鸞顛,春風一度。如果覺得后妃太少,也可以在娶幾位嬪妃。再說宮中美麗的宮女有的是,可供他隨時臨幸。然而,同治卻置后妃宮女於不顧,公然冒生命危險前往花街柳巷的青樓嫖娼召妓,其背後不是沒有原因的。
毋庸置疑,在同治之死的背後,隱藏了清代宮廷的難言之痛和無言的感傷。子非魚不知魚之樂,亦不知魚之悲。同治失落在青樓色情之中,但又豈能用青樓色情來說清其中的原委和其中的悲劇?就是這位年輕皇帝,在登基皇帝大典上還尿濕了龍椅。於是,他像一個木偶,在別人的指使下,每天做個應景皇帝,到養心殿里擺樣子。而他的母親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緊握權柄。長達成人之後,在娶后妃的問題上和他母親慈禧產生了嚴重分歧,自信長大了的他便展開了與母親針鋒相對的鬥爭,去奪取人生第一份權力,愛的自由。
據《清代外史》記載,同治帝選皇后的時候,慈禧看中了侍郎鳳秀家的閨女,鳳女“艷絕儕輩”,但是“舉止殊輕佻”;同治帝和東太后慈安卻都看中了清朝唯一的“蒙古狀元”崇綺之女阿魯特氏。崇女長得相貌平常,可“雍容端雅”。最後,鬥爭的結果是他得到了自己喜歡的女人,但同時必須得搭配一個他不喜歡的女人。阿魯特氏為皇后,鳳秀女封為慧妃。事情沒有由此而結束,慈禧太后一直耿耿於懷,看見婚後同治與皇后“伉儷綦篤”,這就更加激起了滿腔的不快。
一個三十八歲的咸豐皇帝的遺孀,守了十二年孤枕歲月。漫長的日子中,她再沒有近距離接觸任何異性。身邊的兒子,無疑就是她生命的全部。她本就因兒子擇妻不合己意而生悶氣,如今發現竟不似往日之稚樸愛慕,只與新婦纏綿廝守,不由得生出幾分不合時宜的嫉妒。故諭示載淳:慧妃賢明淑德,兒宜多加體貼;皇后年少,禮節未嫻,兒不應太過耽迷,誤了政事。一條冷酷的家規,毫不保留地顯露了慈禧對阿魯特氏的反感,這對仍然沉醉在新婚燕爾的小倆夫妻無異當頭棒喝。
據有關資料記載,其實皇后阿魯特氏“雍容端雅”,“美而有德”,且文才好。皇后幼年在家,崇綺親自授課,讀書聰穎,十行俱下。“崇綺幼讀書,知大義,端靜婉肅,內外稱賢。及正位六宮,每聞諫阻,自奉儉約,時手一編”。她被冊為皇后,同治帝很喜愛她,也很敬重她,據說不久懷有身孕。可有情人難成眷屬,那怕是皇帝已無可奈何。在宮監嚴加限制下,二人終至於斷絕往來。勞燕被迫分飛,不免讓人感喟。但這是否意味著維系兩人情感的紐帶越來越少,漸行漸遠?
這位少年天子,戀既不易,離又不能,可謂正處於戀離兩難之困境。青蔥歲月,卻過著尷尬苦難的夫妻生活:想與喜歡的女人相宿,可母后不準;和自己討厭的女人同床,自己卻又不願意。帝后之間的政治鬥爭被引申到了床上。無可奈何的他的反抗之舉,就是干脆卷起鋪蓋終年獨宿乾清宮。隋文帝說:“吾貴為天子,不得自由!”其言也哀,其聲可悲。世人都想做皇帝,卻不知人在其位,難當其身。
同治得天時而不得地利,更不得人和。想振興大清業績,恢復先祖榮耀,但時代不允許,環境不允許,母后不允許。木偶之身,任由擺布。只有噤不發聲,但還是動輒得咎。慈禧不僅左右著兒子權力,還要左右著兒子的愛情。同治被壓得灰心,面對前途無望,壯志難酬。他選擇了自暴自棄、游戲人生。一個幽深禁垣之中的惟一男人,一個紅墻綠瓦內培養出的畸形兒,一個皇宮大內里面的“多餘人”,在高貴的宮廷之中尋找不到的東西,他卻在花街柳巷中尋找到了。
黃昏惆悵,顧影愴然。夜晚的月亮照遍了乾清宮的每個角落,卻照不亮同治那顆孤獨苦悶的心。據說,有人給他進“小說淫詞,秘戲圖冊,帝益沉迷”。於是曉事太監、無良侍從帶他到宮外作風月之旅,他常留戀忘返崇文門外的酒肆、戲館、花巷,在一條不歸路上漸行漸遠。據有關資料記載記載:“伶人小六如、春眉,娼小鳳輩,皆邀幸。”又記載同治寵幸太監杜之錫及其姐:“有奄杜之錫者,狀若少女,帝幸之。之錫有姊,固金魚池娼也。更引帝與之狎。由是溺於色,漸致忘返。”
最後,同治終於病染沉疴,弱不能支。翁同龢日記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二十八日又記:太醫云:“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記:見“御醫為他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銘日記也記載:“上旋患癰,項腹皆一,皆膿潰。”同治十三年,即公元1874年,在這一年的寒冷的冬天,同治皇帝在皇宮養心殿撒手人寰,銜憾而去。
在同治彌留之際,皇后阿魯特氏還冒險去看望同治,夫妻相憐,其場面令人唏噓。不料,這相見卻不能相伴的夫妻匆忙一見,卻促成了永世的分離。阿魯特氏雖然一再克制自己的情緒,但看到同治的情形,還是忍不住聲音哽咽。末代皇帝溥儀的《我的前半生》中也曾說到此事:一天同治病重,皇后前去養心殿探視,被慈禧皇太后知道。慈禧大怒不已,闖入暖閣,“牽后髮以出,且痛抶之”,并叫來太監備大杖伺候。據說皇后情急之下說了句:“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請太后留媳婦的體面!”慈禧怒不可竭,同治被嚇昏而去從床上跌落在地。慈禧見狀,才未對皇后動刑。可這一驚一嚇,也重病的同治又掉了幾分魂魄。急傳太醫入閣請脈,但已牙關緊閉,滴藥不進。
同治皇帝死後,阿魯特氏大慟大悲,不思飲食。“今古悲歡終了了,為誰合眼想平生”。干脆吞金自殺,不料獲救得生。殘酷的皇太后說:“可隨大行皇帝去罷!”被閻王拒絕吞噬的她又無奈地把人生的慘劇推到了眼前,走上自己別無選擇的一條自盡路。光緒元年,即公元1875年。這年二月,同治帝死後七十五天,年僅二十二歲的皇后阿魯特氏“遽爾崩逝”,去與闊別多時的愛人再續九泉之約。
當然,也曾有人質疑說,慈禧為了保皇家和自己的顏面,故意諱疾忌醫,不惜犧牲兒子生命,竟然促其早赴黃泉?但是,慈禧御前女官德齡卻認為,說清穆宗為慈禧所害,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慈禧深愛自己的兒子載淳,到了“崇拜”的地步。然而,德齡看到的是晚年的慈禧,又安知這不是伴隨慈禧一生對唯一兒子的深深愧疚而產生的懺悔呢?其實,不管如何,同治只活了短短的十九歲。他的一生既是他自己的悲劇,更是一個時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