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常見古代曆法名詞釋義

ustave 2013-8-7 00:46

常見古代曆法名詞釋義

【紀月法】中華民族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
如《採草藥》:「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後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譚嗣同》:「今年四月,定國是之詔既下」。
(2)地支紀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曆十一月。庾信《哀江南賦》:「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即農曆十月。
(3)時節紀月法。
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孟冬,代黃曆十月;陶淵明《擬古詩九首》「仲春遘時雨」,仲春,代黃曆二月。
【紀日法】中華民族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1)序數紀日法。
如《梅花嶺記》:「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三五」指黃曆十五日。《〈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2) 干支紀日法。
如《殽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於殽。」「四月辛巳,指黃曆四月十三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黃曆六月九日;《登泰山記》:「是月丁未」,指這個月的十八日。古人還單用天干或地支來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禮記‧檀弓》「子卯不樂」。子卯,代指惡日或忌日。
(3)月相紀日法。
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五人墓碑記》:「在丁卯三月之望」;《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干支月相兼用法。
干支置前,月相列後。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
【紀時法】中華民族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
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2) 地支紀時法。
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天色法與地支法是古代詩文中常見的兩種紀時方法。如《孔雀東南飛》:「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夜半雪愈急……,恕至城下……,雞鳴,雪止……,晡時,門壞。」
《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平明是平旦的別稱。再如《失街亭》:「魏兵自辰時困至戌時。」《景陽岡》:「可教往來客人於巳、午、未三個時辰過岡。」《祭妹文》:「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群英會蔣干中計》:「從巳時直殺到未時。」
【五更】

中華民族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群英會蔣干中計》:「伏枕聽時,軍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恕至城下,無一人知者。」《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見古代曆法名詞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