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民俗藝陣(一)

listen 2013-8-5 00:55

民俗藝陣(一)

【台灣的街頭表演藝術】

街頭表演近年來逐漸成為流行的演出型態,街頭藝術也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城市的街道、廣場。街頭表演遠自古代即有以吟詠詩人或街頭賣藝等形式呈現,演變至今更有國際性大型街頭表演藝術活動。民眾對於街頭表演藝術的看法兩極化,有人認為它本身即是一種藝術的表演型式,也有人認為是另一種形式的乞討行為。無論看待街頭表演者的角度為何,不能否認街頭藝術為每個城市帶來藝術的生命與活力。在街道上進行表演者稱為街頭藝人。早期最常見的街頭藝術是樂器演奏者,街頭藝人會選擇在人潮眾多的街道或廣場演奏、演唱,當表演告一段落則向現場觀賞者討取或由觀眾主動賞賜金錢做獎賞。除了樂器以外,任何類型的街頭表演都可以被當作一種表演藝術形式,例如表演雜耍、變魔術、說書人、默劇表演者和舞者等各種表演藝術。在國外,許多城市街道人群聚集處常可看見表演藝術者演出。其實,在台灣亦有街頭表演,除諸如在台北、高雄、台中等都會區有類似外國的街頭表演類型外,台灣其實也有傳統街頭表演藝術─民俗藝陣。

台灣民間每當神明遶境出巡、進香割火或喪葬典禮,都會聘請民俗藝陣參與遊行,藝陣不僅增添祭典的熱鬧氣氛,也使民俗技藝得以保存,雖然遶境進香的主角是神明,但吸引民眾「湊熱鬧」的焦點卻是藝陣的表演,廟會活動提供民俗藝陣表演的機會,而藝陣表演也提升了廟會的藝術性,因此遶境、進香不僅是宗教祭典,同時也是民間藝術活動。台灣民間的文化中心其實不在縣市政府,而在民間廟宇;寺廟建築、雕刻、彩繪、書畫是常態的藝術展,廟埕就是劇場;弦歌不綴的野台戲是社區的藝術節,而沿街又機動性走到哪表演到哪的民俗藝陣就是台灣式的「行動劇場」。

國外所謂的街頭表演通常是「定點式」的表演,而台灣的民俗藝陣則是「流動式」演出。台灣的街頭表演藝術「民俗藝陣」是以落地掃的型態演出,落地掃是指一種在地面演出之表演型態。此種演出型態通常在廟會遶境、神明出巡或喪葬遊行時,沿街做定點式短暫表演,屬於行進間的表演藝術。落地掃表演最大的特色便是簡單而樸素,由於在地面演出,因此不需要舞台、佈景或大型道具,亦無需燈光、音效與舞台技術,所需表演的人數也較少,角色通常以丑、旦為主,演出型式非常簡單。

台灣藝陣的街頭表演,並非純粹是藝術性的表現,而是附屬在廟會遊行及喪葬隊伍之中「酬神」、「湊熱鬧」,增添廟會遊行聲勢的目的,反而比藝術水平重要。藝陣表演時間短暫,但能隨時隨地演出,視現場情況開演、延長或結束,即興性質強烈,表演內容活潑自由,是民間業餘表演藝術的代表。

【民俗藝陣的特色】

台灣民俗藝陣多仿自過去農業社會所保留的祭典、習俗,成為廟會、喪葬禮俗的一部分,其表演內容簡單儉樸,如桃花過渡、牛犁陣等,其音樂單調,易於歌唱,道具及妝扮也無需太繁雜,一切講求方便。因表演型式情節簡單,沒有訂定演出時間、場次,表演時間也較短暫,一場表演大約 10 - 15 分鐘即結束,但是能隨著場地變化即興演出,劇情和歌詞可視情況而改變,演出方式自由,所以觀賞的觀眾也很隨性,只要站在街上廣場或廟埕就可觀賞表演,觀眾無需購票入場,不必服裝整齊、沒有嚴禁喧嘩,更無供應座位。

【藝陣的組織】

台灣民俗藝陣大都屬於業餘組織,成員平時各有主要工作,大多由社區民眾因興趣而自動組成,只在廟會或應邀出陣前夕才集中訓練,所以專業性較顯不足。再則台灣民俗藝陣成員的流動性很大,藝陣成員並非以藝陣表演為專職,而且藝陣表演檔期不定,藝陣表演者必須在閒暇之餘或休假日方能演出,且成員若到外地工作、當兵、結婚,就常會因為時間上的配合或其他因素而退出藝陣表演。成員流動率高、表演機會少,加上從事表演期間短暫,是造成藝陣演出水準難以提昇的主要因素。

早期的民俗藝陣大都附屬於角頭廟宇,基於宗教信仰而組成藝陣、成為神明駕前表演團隊。藝陣的組成是為了當地的廟會或支援友廟的活動,而廟宇也負責藝陣的訓練及運作,廟宇提供場地、點心、服裝道具等,藝陣就在廟會節慶時義務出陣湊熱鬧,或參與「交陪廟」的廟會活動。社區民眾參與社區陣頭除了有宗教信仰作基礎,加入陣頭不僅能作休閒娛樂或習藝練武,更是參與地方公共事務、服務鄉里的具體表現。廟宇出陣時並沒有酬勞,頂多由廟方或頭家、爐主贈送毛巾、香煙致謝,出陣後宴請成員聚餐而已。台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但卻是真正民間自主的表演藝術,它的表演形態簡單卻是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藝陣種類繁多則象徵民間藝術豐富的生命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俗藝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