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風水中的形勢派和理氣派

oscar 2013-8-3 00:47

風水中的形勢派和理氣派

唐宋時期風水中最有意義的事,便是漢代開始萌芽、唐代開始分野的形勢說與理氣說,也稱為“形派”和“理派”,因主要活動地分別在江西和福建,所以又稱“江西派”與“福建派”。

  “形勢派”主要突出於因地制宜,因形選擇,觀察來龍去脈,追求優美意境,特別看重分析地表、地勢、地物、地氣、土壤及方向,盡可能使宅基位於山靈水秀之處。其主要代表為楊筠松。

  史書上傳聞楊筠松本名益,字叔茂,筠松是他的號。他是竇州人。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後來黃巢破京師,他避難到江南,然後在江西一帶授徒,他的風水理論因此廣為傳開。

  楊筠松風水理論主要表現在他的三部著述中:《撼龍經》、《疑龍經》和《葬法》。

  楊筠松的風水思想強調“山龍落脈形勢”為主,開創了後世風水中的“形法派”,因傳播地點首先是在江西,故又稱“江西派”,雖然楊筠松是提倡形勢之說的宗師,但這一派並不完全排斥方位,與強調“理氣”的“福建派”各有側重。楊筠松的理論主要是針對陰宅的,但陽宅也常用之。


  “形勢派”的主要成員大多是飽學之士,雄厚的文化功底使他們能真正諳熟風水術的精華所在,並觸類旁通,將其運用到建宅、築城、興宮以及軍事等諸多領域。如元大都的選址人與規劃者劉秉忠、趙秉溫和明代的劉伯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關於“理氣派”,《青岩叢錄》、《陔余叢考》等書對它的風水活動及理論有同樣的概述:“一曰屋宇之法,始於閩中,至宋王伋乃大行,其為說主於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純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因其開宗于福建,至南宋時期大行於世,所以該派又名閩派風水。

  理氣之法主要依據《周易》的原理以八卦、十二支、九星、五行為四大綱,比“形勢派”專論山川形勢更為抽象玄奧。逐漸形成了風水的“理法理論”即“理氣之法”。該派又名“宗廟派”和“屋宅派”。

  賴文俊是宋代相地術大師,他的生平頗難考證。他自號布衣子,世稱賴布衣。其方位八卦和陰陽氣說的原理使他成為福建“理氣”學派的基礎代表,與另一位福建學派的代表王伋即王趙卿屬同一學派。

  相對於“江西派”多為飽學之士來說,“福建派”則多是下里巴人,他們粗通文墨,挾術數以混口飯吃,但該派的風水理論至今在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特別是在無龍可覓、無砂可察、無水可觀的平原地區以及無特殊地貌特徵地城市內部的住宅選址中,理氣風水的教條性和模糊性仍普遍為當今風水術士所沿用。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風水中的形勢派和理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