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ni 2013-8-1 01:41
胸甲騎兵(Cuirassier)
胸甲騎兵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器的騎兵,最早出現在15世紀後期的歐洲。這一兵種繼承了中世紀重騎兵在戰場上的地位,主要活躍在16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的歐洲戰場上。
最初的胸甲騎兵與中世紀後期全副武裝的重騎兵非常相像。他們佩戴全罩頭盔以保護整個頭部,穿著重型鎧甲保護整個頸部和上半身、腿部和膝蓋的前側。胸甲騎兵與重騎兵最顯著的不同是他們不再使用長槍或戰錘,而是使用輕便火槍和馬刀作為武器,另外他們為了方便裝填彈藥不再穿戴笨重的護手,並且也不再使用保護馬匹的鎧甲。
16世紀中後期隨著步兵長矛的廣泛使用和火器的興起,騎兵長槍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取代槍騎兵地位的胸甲騎兵從此時開始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兵種。他們在戰鬥中主要採用半迴旋式戰術,即“衝鋒—射擊—回轉—裝填—再衝鋒”,如此不斷迴圈。隨著步兵火器技術的提升,尤其是前裝滑膛槍的出現,使重型盔甲對騎兵的保護作用被大大的削弱了。到17世紀中葉,全身鎧甲已經逐漸過時,胸甲騎兵放棄了對軀幹部分和腿部的嚴密防護,開始轉而穿著較為輕便的胸甲(法語:cuirasse),Cuirassier這一名稱即由此時開始出現。
胸甲騎兵穿著的盔甲隨著時代的演變逐漸減少,到18世紀末葉,胸甲騎兵的裝甲已經僅限於一頂頭盔,只有法國、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的胸甲騎兵仍然穿著胸甲。在近代燧發槍面前,胸甲已經很難為騎兵提供有效的防護作用。除了增強衝鋒時的動量外,胸甲在這一時期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主要是心理上的:一方面增強騎兵進攻的信心,一方面對敵人產生震懾作用。此外,在騎兵對騎兵的戰鬥中,胸甲雖然不能防彈,但對敵方騎兵的馬刀尚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胸甲騎兵在腓特烈大帝和拿破崙的軍隊中都扮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後者是胸甲騎兵的絕對熱衷者。在拿破崙統治期間,法軍的胸甲騎兵團擴充到十四個之多。由於胸甲的作用越發受到質疑,普魯士和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前都已經不再給自己的騎兵部隊配備胸甲。但拿破崙依然堅信胸甲騎兵在戰場上的震懾作用。在華格姆戰役之後,他甚至給法軍的兩個騎槍騎兵團也裝備了胸甲。
進入19世紀以後,步兵成為了戰場上的主導力量。騎兵則主要擔負偵察和襲擾的任務,輕騎兵因而逐漸成為了主流。花費昂貴、缺乏靈活性的胸甲騎兵不再受到重視,在大多數國家都逐漸演變為衛隊性質的部隊。只有法國和普魯士依然將胸甲騎兵運用於實戰。
早期的拿破崙胸甲騎兵要求身高在1.8米之上,而其所用馬匹只限於諾曼第地區的某一強壯品種。17~18世紀歐洲大陸各國都有胸甲騎兵的建制,只有英國直到滑鐵盧戰役之後才引入胸甲騎兵。關於是否使用胸甲一直存在爭議。胸甲的主要優點是對於步槍槍彈有一定的防護作用,提高了騎兵的生存能力。此外,拋光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裏震懾作用。缺點是厚重的胸甲對於人員和馬匹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供給胸甲騎兵的開銷也就遠大於其他類型的騎兵。而且一旦失去坐騎,笨重的胸甲騎兵就會變得寸步難行。除了胸甲,胸甲騎兵還配備頭盔。法軍頭盔也是鐵質,下部環繞毛皮,頂部配以黃銅的隆起頭飾,輔以馬的鬃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國共擁有12個胸甲騎兵團,德國10個(其中2個為衛隊性質),俄國3個(均為皇家衛隊)。德國和俄國胸甲騎兵從19世紀末開始已經僅把胸甲作為和平時期的閱兵服裝。英國在拿破崙戰爭之後也給三個王室騎兵衛隊裝備了胸甲。但只有法國在一戰開始後還將穿著胸甲的胸甲騎兵部隊投入實戰中。由於過於醒目且礙事,大部分法國騎兵團在戰爭爆發幾個星期後就不再穿戴胸甲作戰了,但是直到1915年10月,穿胸甲作戰的命令才正式撤銷。
俄國和德國的胸甲騎兵隨著皇室被推翻而消失(俄國於1917年2月,德國於1918年11月)。法國胸甲騎兵在一戰結束後被裁減,只有六個在戰爭中功勳最卓著的團得以保留。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其中的五個團是在放棄了騎馬,以步兵形式參與塹壕戰而獲得戰功的。最後倖存下來的胸甲騎兵團在1930年代成為法軍第一批機械化部隊。時至今日仍有兩個已經完全裝甲化的胸甲騎兵團在法國陸軍中服役,分別是第1-11胸甲騎兵團和第6-12胸甲騎兵團。
現今仍有一些騎兵部隊使用胸甲作為他們在正式場合閱兵時的穿著,雖然這些部隊大部分都並不再使用“胸甲騎兵”這一名稱。這些部隊包括英國王室騎兵衛隊、西班牙王室衛隊和義大利共和國總統衛隊等。
火器時代到來後,騎兵的鎧甲也在不斷改進,早期的嘗試是加厚,如三十年戰爭中的帝國胸甲騎兵,其實他們裝備的是四分之三甲,把脛甲換成了重靴,而且極度依賴火槍而不願進行衝鋒,為了有效抵擋早期火槍,其盔甲重量達到了有史以來騎兵的最高峰。隨著火槍技術和戰術的不斷改進,人們漸漸意識到盔甲的加厚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反而使得騎兵的衝鋒能力大打折扣,於是出現了只保留胸甲和頭盔的騎兵,他們在戰鬥中更多地運用手中的劍或軍刀,體現了騎兵的戰術性能特點,於是取代了笨重的穿四分之三甲的騎兵,如三十年戰爭中的瑞典騎兵和英國內戰中的騎兵。
此後騎兵胸甲的大體式樣確定了,但頭盔則經常被換成各式各樣的寬邊帽、三角帽。在與火器的較量中盔甲繼續處於下風,許多騎兵放棄了他們的盔甲,但在近戰中胸甲仍保留防護作用,而且“拋光的胸甲具有很大的威懾作用”(參看雨果的《悲慘世界》),到拿破崙時代,除英國外,各國都保留有胸甲騎兵的建制。法軍胸甲騎兵的英姿,馬鬃盔飾 傳統的蘭色軍服是區別於其他各國的胸甲騎兵的特徵。
胸甲的重量在10-12KG左右,並不算重,但是如果不合身的話,隨著馬上的顛簸,簡直要把人的肩膀磨碎。所以一般胸甲騎兵只在閱兵和戰鬥時穿上胸甲。在戰鬥中,胸甲騎兵永遠出現在最危險的戰場,向著最頑強的敵人發起最猛烈的衝鋒,他們是那個時代騎兵的象徵和靈魂。但隨著軍事科學的發展,胸甲騎兵漸漸為火槍騎兵等其他兵種所取代,最終,所有的騎兵都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