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月餅大探奇

cfthgoe 2013-7-20 00:32

中秋月餅大探奇

中秋節人人都要吃月餅,但是您知道月餅的由來嗎?您知道月餅的口味也要創新嗎?廣式、臺式的月餅都不稀奇,今年還有黑鮪魚、中藥、紅螞蟻等口味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秋節傳統習俗「吃月餅」的由來,並看看現在市面上琳瑯滿目、不同口味的月餅吧!


中秋節吃月餅



象徵團圓的月餅,是中秋節最重要的應景食品。俗語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不但是家家戶戶過中秋不可缺少的食物,與柚子、賞月一樣,同樣成為中秋節的重要表徵。吃月餅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但最晚應是在宋朝開始,明朝開始盛行,至今仍不退流行,足見中國人對闔家團圓及圓滿之嚮往。

月餅的傳說故事一

月餅的起源,在民間有一則流傳甚廣的傳說:在元朝末年,蒙古人為了怕漢人造反,不准民間私藏武器,規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十戶供養一名兵丁。漢人不甘心受到蒙古人長期的壓迫,雖然想起來反抗,卻苦於沒有方法傳遞消息。



當時,朱元璋的勢力最為雄厚,是帶領漢人脫離蒙古人統治的最大希望。所以,有一年中秋節前夕,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條加速元朝滅亡的計策:他先派人在全國各地散播瘟疫即將流行的謠言,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一種名叫「月餅」的餅來吃,才能避免。於是大家爭先恐後的購買月餅來吃。



這些月餅其實是劉伯溫事先請人祕密製作的,所以,當人們回到家中,掰開月餅,裡面都藏著一張條子,上面寫:「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眾人知道朱元璋起義的計畫後,紛紛舉起鋤頭或棍棒,共同起義反抗統治者。從此,這個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月餅的傳說故事二

關於月餅,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七仙女在人世間給董永留下一個兒子。有一年農曆八月十五日,這個兒子被其他孩童們嘲弄說:「你是個沒有媽媽、沒有教養的孩子。」在難過傷心之餘,這個兒子便大哭的喊:「媽媽,你在哪裡,快來接我吧!」。哭聲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扮成村夫來到村莊,給七仙女的兒子穿上登雲鞋,讓他飛上天宮。



七仙女見到了兒子,既悲又喜,又親又抱,眾姐妹也迎上來歡迎小外甥,並用核桃仁、花生做成餡兒,按圓月的樣子做成餅給兒子吃。



誰知這件事傳到玉皇大帝的耳朵裡,他氣得七竅生煙,馬上下令把吳剛罰到月宮裡去砍桂樹,永世不得離開。又沒收七仙女兒子的登雲鞋,用麒麟把他送回人間。回到人間,他如同做了一場夢般,只對母親做的那口仙餅還記得清清楚楚。後來他做了官,就叫各州縣的百姓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都來仿做這種餅,擺在月亮下面,以表示對親人的懷念。因為餅像十五的明月,因而人們將它叫做月餅,是一種思念親人的餅。


各種口味的月餅

月餅的口味,因製作方式而不同,如:臺式、廣式等。近年來,業者更不斷發揮巧思,追求創意,使現今市面上的月餅有了各式各樣的口味及造型。以下分別說明:



一、臺式月餅:臺灣早期,月餅市場常見的只有兩種,豐原月餅(綠豆椪)及臺式糕皮月餅。豐原月餅鹹鹹甜甜的綠豆椪內餡,由綠豆沙及肉燥組成,銷售至今仍是長紅。臺式糕皮月餅的內餡大多離不了棗泥、黃蓮蓉、烏豆沙、鳳梨醬、伍仁(加肥肉塊、冬丁等)、椰子等不超過10種口味,由於當時消費水準不高,消費者也比說不挑剔口味。




二、廣式月餅:西元1982年,超群廣式月餅進入臺灣市場,廣式月餅突然成為市場主流。廣式月餅的餡料與臺式月餅有所不同:如蓮蓉餡種類多了白蓮蓉;伍仁不放肥肉,而放果仁(杏仁、薏仁、松子、芝麻、核桃等),有的則加上火腿、臘肉、臘腸;另,為怕皮薄餡多的廣式月餅甜餡吃多了膩口,大量使用鹹蛋黃等。

三、新口味月餅:近幾年為了競爭,糕餅業者不斷推陳出新,紛紛搞起怪來,黑鮪魚、墨魚、哇沙米都入餡,連中藥、紅螞蟻也被製成月餅。黑鮪魚去除腥味之後,可塑性很高,加上哇沙米、茄紅素很合味,跟豆沙、奶油、綠豆也有意想不到的口感。而墨魚搭配XO醬,味道很高貴。中藥月餅則有川貝琵琶、珍珠加干貝、冬蟲夏草加山藥、燕窩加蓮子、人參加枸杞、當歸川芎、山楂何首烏等,以珍貴中藥材取代原本月餅中甜膩高熱量的成份,多添一份清爽的感覺及健康養生的用心。今年最特別的是將俄羅斯進口的「紅螞蟻」放入月餅,並推出鳳梨、香菇菜脯、烏豆沙、奶油、等八款口味的月餅,口味雖有不同,但每個月餅中都有約五十隻的紅螞蟻。


月餅學問大



在中秋夜裡,家家戶戶團聚聊天賞月亮,月餅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近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及糕餅業者的努力,月餅開始展現新的風貌,不只注重外觀,也重視健康及養生。原來小小的月餅,還有這樣大大的學問及故事,真是有趣呢!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月餅大探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