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lan 2013-7-18 01:07
建于金代的北京“北上門”為何門朝南?
每天,有數以萬計的遊客沿故宮、景山、北海這一“黃金”遊覽線路參觀古都北京的皇家宮苑;更有數不清的車輛穿梭於故宮與景山之間的景山前街上。然而,有多少人知道在景山前街南側,曾經有過一個“北上門”呢?
1956年5月底至6月上旬,在被以梁思成先生為代表的眾多中外建築大師稱讚為“偉大的中軸線”上,距故宮最近的一座古代建築——北上門被拆除了。這是北京中軸線上,繼北中門、地安門之後,被拆除的六座城門中的第三座。
北上門,歇山頂,五間,南向。位於皇宮與禁苑之間的中軸線上,北上門北面有馳道西連三海御苑、東接通惠河,為皇城之樞紐;馳道北面約20米為景山門,但北上門要比景山門高大許多。
[b] 始建不在明代[/b]
朱先生于20世紀30年代,在“研究遊覽”故宮後,對北上門所做的文字記述是:“北上門,南向。”古代人的方位感是極強的,尤其是門戶的朝向,大到國都,小到民宅,其門的朝向與方位基本是一致的,如:“南向”,面朝南往北開,稱“南門”或“南某門”;“東向”,面朝東往西開,稱“東某門”,如東華門、東安門、東直門;“西向”,面朝西往東開,稱“西某門”,如西華門、西安門、西直門;“北向”,面朝北往南開,稱“北某門”,如玄武門、北安門、北中門。惟獨“北上門”是面朝南往北開的,即朝向與方位相反——北門南向!難怪朱
先生也困惑不解且頗似嘲弄地說:“非‘北上’,而為‘南下’矣!”北上門為什麼會是“南向”呢?
為了破解北上門“南向”之謎,筆者還特意求證於有關文物與古建築單位、請教過有關專家,瞭解到1956年拆除北上門時的情況,證實了其朝向和規制。儘管有關北上門的史料記載少之又少,但朱先生的文字記述和歷史照片以及有關文物與古建築單位的相關記錄是真實可信的。
從空間位置上分析,北上門位於明北京故宮與禁苑之間,從朝向上看應為明禁苑南外垣門,從名稱上看應為故宮北外垣門。從命名上分析,北上門與東上門、西上門應該是同時規劃、同時修建、同時命名的。連接門的是牆,三個“上門”連接著一道環繞宮城的牆。從明代史料和北京城圖得知:皇宮北、東、西三垣外有北、東、西三個“上門”。而元代史料文獻記載,元大都宮城外沒有護城河,而有“大內夾垣”(即宮城衛城),“大內夾垣”的門就是“上門”。由此可知:北上門的命名不在明代永樂朝遷都北京之時,而應在元代元世祖至元初年修建大都皇宮和大內夾垣之時。
從北上門的“南向”特徵、空間位置、名稱命名諸因素分析判斷,可以得出結論;北上門不是明代規劃和始建的,有可能是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或者更早的規劃和始建的建築。如果北上門是明代以前的規劃建築,那麼,北上門以南和北上門以北的空間規劃也應早於明代。
[b] 元明規劃格局未變[/b]
如果有人說今天北京故宮與景山的規劃格局始自明代,很少會有人懷疑。但是,通過對北京歷史地理、古都規劃和相關考古資料資料的研究,筆者完全相信:今天北京故宮與景山的規劃格局始自元代——參考《明萬曆、崇禎年間的北京城圖》和《明宮史》等有關北京城規劃格局的史料,不難發現明北京城的規劃是“准五重城”——中心為宮城,其外有衛城城門和部分城牆(在護城河外),再外有禁城,再外有皇城,再外有大城。然而,一個人們都知道的情況是:明初徐達攻克元大都後,絲毫未損壞元大都的規劃。永樂皇帝決定遷都北京,除南拓大城南垣以規劃“三朝五門”和“左祖右社”建制,並重新規劃了皇宮以南中軸線上的建築外,而元大都“五重城”在闕左、右門以北的空間規劃格局,則完全被明北京繼承了下來,只是重建了皇宮四門和皇宮以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即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已拆除了的元大內中軸線上的外朝和內廷宮殿的基址上,按明的規制和風格,新建外朝和內廷宮殿;改建元大內禁苑為明大內禁苑(即今景山公園)……
為了使皇宮更加安全,按明裏制在元皇宮與元大內夾垣之間,規劃了皇宮護城河,由於有了護城河的屏障,永樂皇帝下令拆除了在皇宮外側元代建築的“大內夾垣”,但保留了元“大內夾垣”的北上門、東上門、西上門以及闕左、右門。可以說:在元、明兩代,皇宮和禁苑以及北中軸線的規劃格局和基本空間位置沒有任何變化。
《明宮史》記載,崇禎皇帝游禁苑的線路是:出東華門和東上門,沿東衛城與東禁城之間的馳道北行,過東上北門,至“東長街”(今北池子大街)北口,折向西行,至北上東門外,又折向北行,入山左裏門。游畢,皇帝過北上門,入玄武門返回宮中;其他人則按來時原路返回宮中。可見“北上門”位於皇宮與禁苑之間的中軸線上,只有皇帝才能通行,其位置有多麼的重要!
既然明北京皇宮闕左、右門以北的空間完全繼承的是元大都的規劃,那麼,也包括元皇宮和禁苑之間的大內夾垣北門北上門,其位置也沒有任何變化!由此可知:北上門的始建時間不會是在明代,也不會晚於元代。從金、元、明裏制分析,發現北上門南距午門的空間距離不合明裏制,也不合元裏制,而合金裏制!
史料文獻、考古發現、金元明的裏制和實際空間地況均證明:元皇宮與禁苑是在金太甯宮及其北苑基址上改建的。北上門的空間位置與處在金太甯宮樞紐位置上的紫宸門完全吻合。因此我們有理由推論:北上門的“前身”,應該是金太甯宮的內廷之門——“南向”的紫宸門!
所以,劉秉忠在作元大都宮苑規劃時,就以金太甯宮紫宸門為界,將皇宮(大內)規劃在其南,將大內禁苑規劃在其北,並將紫宸門改作元大內外夾垣北門,更名為北上門。之所以未改北上門的“南向”,是因為在北上門的北面,已有“鎮山”之故,因風水原因,不能朝山開門,故北上門依然“南向”。明永樂朝遷都北京後,在已拆毀的元皇宮和禁苑基址上,按明代建築規制和風格改建皇宮和禁苑,北上門被改建為楠木結構,但名稱、南向,及其皇宮衛城之門的功能依舊。清代遷都北京後,完全繼承了明代的規劃並繼續沿用北上門。
[b] 複建北上門的意義[/b]
近年來,筆者在研究北京中軸線和古都規劃時,通過對北上門特有的北門“南向”的深入研究,發現北上門始建于金,實為太寧故宮內廷之紫宸門!可以說北上門在800多年來北京古都宮苑規劃演變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北京中軸線和金太甯宮的空間方位與規劃佈局,以及金元明裏制的“座標”之一,是開啟800多年來北京中軸線與皇宮禁苑規劃迷宮的一把金鑰匙!
北上門,是北京中軸線上非常重要的古代建築。之所以認定北上門的“原始身份”就是金太甯宮內廷之門紫宸門,是因為北上門的空間位置與紫宸門南接太甯宮外朝大寧殿,北啟太甯宮內廷紫宸殿,東西與太甯宮東、西華門相連的“樞紐”位置相同;後雖經元、明兩代複建和更名,並作為皇宮與禁苑之間的“禦路”門,但因風水原因,始終未改其朝向。從1179年紫宸門的始建到1956年北上門的拆除,經歷了777年的沿革,可以說是至今800多年來北京中軸線和北京古都規劃的中心點之一,在北京中軸線和北京城市規劃史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應該複製北上門及其附屬的北上東門和北上西門。
複建北上門,是恢復和保護800多年來北京中軸線“原生態”景觀和歷史規劃建築風貌,喚起各界關注與保護古建文物意識,進而完善北京城市規劃的最佳舉措。作為北京中軸線南端點的永定門,在它始建450年後又成功複建了。作為北京中軸線上曾經的衛城門和禦路門的北上門,希望能夠在它始建830年的2009年複建成功!
複建北上門,還可以產生巨大的旅遊價值與文化價值。更多的外國遊客,可以通過北上門,瞭解800多年前金太甯宮的規劃,瞭解700多年前元大都“五重城”的規劃,瞭解北京中軸線的規劃演變和文化內涵。更多的公民,特別是青少年,可以通過北上門的複建,認識到公民應該承擔保護文物古跡和宣傳中國文化的義務。
北上門複建後,車輛可以由景山前街地下穿行。複建後的北上門區域,將成為展現800多年前北京中軸線歷史規劃和風貌的步行街,其旅遊價值與文化價值可謂“無與倫比”,必將成為故宮——景山——北海這一“皇宮御苑”黃金遊覽線路中的一個舉世矚目的歷史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