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media 2013-7-12 01:20
開龕門--開鬼門
《開龕門祭祀活動》
在過去,都是稱為開鬼門,而不稱為開龕門,但近年來,老大公廟進行「正名」的運動,其目的在於今日的老大公廟已非昔時的墳墓,亦更不是地獄,何以稱為開關鬼門呢?因此,老大公廟希望更名為開龕門,況且老大公廟已非一座墳墓,而是一間廟宇,先民既然已被視為義士,且升格成了神,又怎能視之為孤魂野鬼呢?因此,將開鬼門正名為開龕門。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稱之為開龕門,那則代表著對象只侷限於這些義士,如果是開鬼門,則範圍擴至基隆境內的孤魂野鬼。稱之為開龕門,是對先民的尊重,但中元祭普渡的對象並不只是這些先民,因此可能用開鬼門比較適當,然而,這又涉及到開鬼門是在埋葬先民的老大公廟。因此,開龕門和開鬼門都有人用,也因此,不同於其他地方,基隆中元祭的開鬼門也稱之為開龕門。
開龕門儀式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一中午十二時舉行,全程約一個小時。開龕門的意義,就是象徵著迎請先靈走出鬼門關,接受陽間整月的奉祭。開龕門儀式則是由主普來主持,老大公廟在此所扮演的只是協助的角色,儀式進行約四十分鐘,由輪值主普的主任委員主祭,而道士與國樂社皆由主普所請來。
開龕門的儀式流程為:
1. 儀式開始(準時下午二時開始)
2. 主祭生就位(主祭生為輪值主普的主任委員)
3. 陪祭生就位(主普的爐主與理事長)
4. 與祭生就位(市長,民意代表,各姓宗親會代表,爐主代表)
5. 啟龕門:
甲. 授鑰、紀錄:由老大公廟的主任委員將裝鑰匙錦盒交與市長,
再轉交於主普主任委員,開啟後取出紀錄簿,記下開龕門時辰與姓名。
乙. 開鎖:由主普主委取鑰匙開鎖。
丙. 啟扉:再由主普啟扉。
6. 行上香禮(初上,再上,三上瓣香)。
7. 獻果
8. 獻花
9. 獻財帛。
10. 獻五味。
11. 獻酒,再獻酒,三獻酒。
12. 讀祭文。
13. 全體三鞠躬,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14. 禮成。
整個儀式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開龕門這個動作。開龕門時,老大公廟的主委會端出一錦盒(裡面裝有名冊與鑰匙),然後交給基隆市長,再由基隆市長轉交給主普的主任委員,此時主委他會把錦盒打開,並拿筆記下開龕門的時辰和姓名,最後由他來完成開龕門的動作。至於為什麼不直接由主委的手,來交予主普的主委,這是因為要說明老大公廟並不是附屬於主普之下,而是一間獨立的廟宇,所以就多了一道手續出來。 當整個儀式完成後,貢桌上的貢品便迅速地更改為老大公廟廟方本身所準備的食物,並改由老大公廟所有重建委員會的委員,來進行自己廟方的祭祀活動。這是因為前一章所述的歷史因素所造成,廟方不能主導開龕門的儀式,接下是才是屬於自己廟方的祭祀儀式,莊嚴快速地就結束了,而這個儀式,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廟方的私普,不能列入基隆中元祭的正式活動之一。儀式流程如下:
1.儀式開始
2.全體肅立
3.主祭生就位(老大公廟的主任委員)
4.陪祭生就位(全體重建委員會委員)
5.與祭生就位(在場信士)
6.行三上香禮,初上瓣香,再上瓣香,三上瓣香
7.獻爵
8.獻果
9.獻花
10.獻帛
11.宣讀祭文
12.行三鞠躬禮
13.禮成
14.鳴砲而開龕門的活動就此完全結束,也正式地開始中元祭的一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