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台灣與國外不同的禁忌

enak 2013-7-10 00:37

台灣與國外不同的禁忌

台彎人對同音字禁忌的態度研究

本論文比較七組人對同音字禁忌的態度。 卡方檢定顯示各組人在下面情境並沒有顯著差異:買四樓較便宜的公寓、 住址包含數字 4 、 住四樓病房、 電話號碼包含4、 收鐘做為喬遷誌慶禮物。  至少有一組人在下面情境顯著與其他至少一組人有顯著差異:住四樓公寓、 車牌號碼包含數字4、 接受或送傘當禮物。 10.2%到65.0%的人遵守這些禁忌。 教育人們不要迷信禁忌是一大學問。


一、引言

同音字及諧音字,可以是有趣的文字遊戲。但是,本文不稱同(諧)音字禁忌為文字「遊戲」。因為文字遊戲,意謂著「不嚴肅」;本研究發現,很多台灣人對同(諧)音字禁忌非常嚴肅。常識告訴我們,學自然科學的人對禁忌的遵守應該沒有學人文社會的多;女人遵守禁忌的應該比男人多;老人比年輕人多。很多當代中國或台灣的禁忌都基於同(諧)音字(例如:「四」與「死」。很多人不喜歡住四樓,因此四樓公寓比其他層樓便宜。那些不喜歡有4在內的車牌、地址、電話號碼的人,都是嚴肅看待同(諧)音字禁忌的。他們遵守禁忌,使得收到傘及鐘的禮物的人,懷疑送禮者的用心。


有一位房客向她的新房東報怨,前一位房東收兩個月的押金,金額為一萬四千元台幣,這數字她不喜歡。於是,新房東向她索取一萬五千元的押金,讓她舒服多了。這位房客和她的丈夫,身體一直不好;她們不運動,卻把身體不好歸到押金數字不對。一九五0年代,電影<七仙女>的男主角董郎很高興,有人送他們夫妻,棗子及梨子。他的仙女太太,剛收到天父的命令,七天之內,返回天庭,觸景傷情,說,「這兩樣禮物,預言我們早早分離。」這位仙女太太,對諧音字也未免太敏感了。十六年前,我有一位女朋友,買了一輛二手車,車牌號碼為107-6949。出她意料之外,一位男性朋友告訴她:「憑著這面車牌,可以請車主降價至少五千元。」車牌最後兩碼,台語與「死狗」諧音;後三碼,更慘,與「輦死狗」同音。(關於車牌,台灣人最討厭最後兩碼為94 [林1988: 47]。) 我這位女朋友,完全忽略這種聯想;她如果反應快一點,就佔到便宜了。


以上三則故事,說明兩位迷信的女性,及一位男性,欲以迷信的觀念,占商場上的優勢。能不能少花五千元買二手車,要看她對949與「輦死狗」的聯想速度,夠不夠快。年輕人可能就不這麼關心禁忌了。在鬼月,就有婚紗攝影店推出較低價位的促銷活動,吸引年輕人(聯合報2000年八月一日:20版)。


在一九五0及六0年代,我們到處可以看到鐘,鐘面上,用紅漆寫著:「新居落成紀念…某公司董事長某某敬贈」。自從一九七0年代以來,我們聽到的是,不能送鐘的禮物。這是因為一九五0及六0年代,台語仍然盛行,台語沒有和鐘產生不雅的諧音字;鐘,作為喬遷誌喜的禮物,再好不過了。七0年代以後,國語已經相當的普及。國語的鐘,就產生不雅的諧音字了(這與國人經濟水準提高也有關係:鐘不再是貴重物品了)。台灣人學會了國語,也多了國語諧音字的禁忌。


台灣的大部分住宅大樓及百貨公司,都有一層樓叫四樓;醫院和旅館一般沒有。高雄霖園飯店三樓的上面一層,標號為五樓。電梯所示,前十樓的標記為1、 2、 3、 5、 6、 6A、 Ο、 Ο、 9、 10。十一、十二、十三樓,為白色無字按鈕。十四樓以上,每層都是連續數字的按鈕,包括14、 24、 34、 40、 41、42。很明顯,霖園飯店的樓層編排,是為了同時迎合中國客戶及外國人:迎合中國人的部分,是跳過4,迎合外國人的部分,是不顯示十三樓。幾年前,台灣人不喜歡住四樓時,台灣的公寓還不很高;現在高雄最高的樓為八十五層樓。我們可以好好觀察,那一年開始,台灣人開始避開所有包含4的樓層。我有一位朋友,美惠,與兩家醫院,有關係。她說:「我們住在一家醫院的四樓;該層樓不作醫院用途。另一家醫院,則沒有四樓。」台中公保大樓,也沒有四樓,三樓之上,就叫五樓了。國立台中醫院,有一樓叫四樓,不過它不作病房,診療室,是放冷氣,空調等儀器,機具的地方。這醫院沒有病房,包括數字4;例如六樓的病房,標號為601、 602、 603、 605、 606等。作者曾在2001年到廣東省廣州市,那裡的一家百貨公司,電梯上的標示為:1、2、3、M、5、6、等等。有人告訴我,台灣的賓儀館、作月子中心,養老院、國際會議大樓,一般也沒有叫四樓的樓層。


一般人認為,學自然科學的人對禁忌的遵守應該沒有學人文社會的多;女人遵守禁忌的應該比男人多。林(1988:21)沒作量化研究,便暗示:老年人比年輕人迷信。禁忌,有些被認定是迷信;有些人則認為有些禁忌,是合理的。本研究,為一量化研究,探討是否女人、人文社會科學主修者、及老年人較遵守禁忌。2002年八月,我們共收到334份問卷(參看附錄),分為七組。自變數為年齡(和教育背景為同一變數)、性別、與主修領域。


問卷共包括九個情境,其中六個與4有關;4的諧音字「死」,是最可怕的現象(Freud 1985: 115; 葉 2000: 46)。中國人怕死,於是嘗試避開任何與4有關的東西。死亡的避諱,使得台灣的葬儀社、刻墓碑的特別保守(大部分墓碑上寫的死亡時間都像這樣:甲子年花月卒。大部分人無法知道相當於西元哪年哪月);沒有人願意討論,改善的機會便少了。卡方檢定發現七組人在以下五種情境,沒有顯著差異:(1)24.6%的人不喜歡買四樓較廉價的公寓,27.8%不在意,47.6%喜歡。(2) 14.7%不喜歡家的地址包括數字4,84.4%不在乎,0.9%喜歡。(3) 40.4%的人不喜歡生病時住四樓病房,59.0%不在乎,0.6%喜歡。(4) 10.2%的人不喜歡電話號碼,包括數字4,88.3%不在乎,1.5%喜歡。(5)最後, 31.5%的人不喜歡接受鐘作新居禮物, 60.1%不在乎,8.4%喜歡。


至少有一組人顯著與其他六組人中的一組不同的有:(6) 住四樓,(7)車牌包括數字4:顯著多的老女人 (G1)比其他五組年輕人,不喜歡。(8)收傘的禮物:顯著多的自然科主修者,比國中女生不在意。(9) 送傘的禮物:顯著多的國中生,比大學人文社會科的女生,喜歡或不在意給這種禮物。換句話說,年紀較長的男人(G2),和年紀較長的女人,在所有情境,都沒有顯著差異;但是,常識告訴我們,老女人應該比老男人,更認真遵守禁忌。一種解釋:女人是家庭教育的主事者,常常提醒孩子,「可以」和「不可以」做的事,因此給人這種印象。男人也在意禁忌,只是他們不常掛在嘴上。


學自然科學的人及人文社會學科的女性,在任何研究的情境都沒有顯著差異。學自然科學的人,在接受傘的禮物的態度,顯著不同於學社會科學的男性。人文社會科學的男性和女性,則差不多。因為學自然科學的大部分是男性,我們可以下結論:學自然科學的男性,比學人文社會科學的男性,較不迷信。


在台灣為甚麼不分年齡、性別、教育背景,人們對禁忌的態度,這麼相似?一種解釋法:很多人喜歡用「寧信其有」來警告自己,並勸人不要太固執。不同的情境,我們發現10.2%到65.0%的人「寧信其有」。任(1990)認為中國人給予充份的教育,說明禁忌的由來,及其不理性,不科學的禁忌即會消失;這種論調,有待商榷。禁忌,有時可以提供商機。如何教導人們「寧信其無」,是個大學問,教育家們應該好好思考。當受最高教育的女性(她們在校、在家都當教育家),比其他組人迷信時,問題更大了。


或許有讀者會說:「台灣兩千四百萬人,你只對334人作研究,樣本數太小了吧?」當334人太少時,3340人還是不夠多,因為那也只是萬分之一而已。在統計學上,太多的接受調查人數,意思是浪費資料、時間、及金錢。有時,一組25-30人就很足夠了(Butler 1985; Hogg 及Tanis, 1983)。拿全人口做研究,太不務實了,因此大學及研究所的統計系才誕生了。


二、文獻探討


Fraser (1994) 把禁忌分為四種:禁忌的行為、人、東西、及語言。禁忌的語言起因於遠古時代的人,無法區分語言及語言所指的東西。佛洛伊德(Freud 2000)認為禁忌是野蠻人的迷信;問他們禁忌的由來,沒有意義,因為他們是無知的 (unconscious; Freud 1985: 85)。任(1990)提出禁忌的解決:找出它的來源,及不合理之處,教育人民,不科學的禁忌自然消失。我們不知道,討論台灣人的諧音字禁忌時,佛洛伊德及任先生的看法是否管用。台灣人無法接受他們是野蠻人,或不科學的說法。他們不是野蠻人,所以說得出禁忌的原因;但是要讓這些禁忌消失,是另一回事了。


住四樓、住址、車牌、電話號碼包括數字4的禁忌,違反了應該沒有外來懲罰。但是,有些人就是深信不疑,認為,違反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後果(Freud 1985: 80)。台灣人遵守禁忌,主要是因為害怕,很少出於尊敬 (葉2000:30). 台灣人怕死,所以避免聽死、談死、看死。台語、國語4都是「死」的諧音字,因此,有人不喜歡住四樓,住址、車牌、電話號碼包括數字4。他們害怕,死因此降臨到他們或親戚身上(朋友很少在聯想範圍內;葉2000: 11-12)。本研究,部分為了檢驗葉先生的想法是否正確,他並未作量化研究,或許只憑個人經驗或想像寫書。


李(1994)及任(1990)在書中都提到諧音字的禁忌。李 (1994: 31-32, 35)相信宗教的產生是在語言發明之後,但是禁忌的產生則應在語言與宗教產生之前。當禁忌產生時,人類還不會使用語言作為思考的媒介(李1994; 金1994: 2)。人類禁忌的產生,源於避開大自然中的危險物,後來演變成避開某些東西,以對超自然的東西表達敬意。同音字禁忌的產生,當然是在語言發明之後的事。李(1994:87)指出,有些商店,即使沒有顧客在店裡,也不准員工在店內讀書,因為「書」與「輸」為同音字。這些店的老闆,希望獲得最大利潤;他們不希望員工讀「書」,而「輸」了。這也不是沒道理:員工有空時,把客戶資料整理一下,庫存查一查,貨物整理整齊,對公司的好處,應該比在店內讀自己興趣的「書」好。但這似乎扯遠了。


樓及譚(1997: 102-103)報導,禁忌可以帶來商機。例如有人預言1995年閏八月,將有大災難發生。在中國東北部,有人相信,藍色襪子,可以幫助避此邪,因此藍襪子特別暢銷。雲南省昆明的人,相信紅襪子可以消此災難,生意人甚至推銷,一次穿兩雙襪子,效果更好;紅襪子的生意,當然特別好。


陳(1993: 7-15)指出禁忌的四個特質:(a)遠古的、野蠻的;(b)神秘的;(c)相約成俗的;(d)社會趨同的壓力。禁忌源於古代奴隸或封建社會,人們收成不好,農作物歉收。於是,他們發明禁忌,想像:只要不做這些,就不會受到超自然力量的報復或懲罰。禁忌是神秘、無法理解的;一代傳一代,其起源不可知,可是它讓大家從眾。人們不敢違背禁忌網,因為希望給自己、家人、族群安全(葉2000:4)。諧音字的禁忌,不儘約束台灣、香港的中國人。日本人,也避諱數字4。


在任何法國城鎮,你看不到住址為13的屋子;在旅館裡,找不到13號的房間。英國只有很少數的旅館,有房間編號13 (Radford 1996)。讀者或許會發現,中國人或許沒有法國人迷信。應該有人作量化研究,法國人有百分之多少,不喜歡住十三樓,多少,不喜歡門牌住址為十三;和中國人對4的禁忌作比較。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台灣與國外不同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