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ela 2013-7-2 00:10
文化歷史
[b]文化歷史
[color=blue]九份隸屬台北縣瑞芳鎮,相傳在陸路尚未開通之時,一切物資供給仰賴海路進行,由於村落中只有九戶人家,故對外採買時皆要求備妥「九份」,久而久之,人們便以此命名。九份之發展過程可謂一段先民採金史,隨採金人潮的湧入而繁華,又隨搽金事業的沒落而褪色。約略西元1890年左右,居民在福山宮土地祠距小金瓜不遠處掘到金脈,這使得原本只有九戶人家的貧窮村落,頓時聚集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此為九份的第一次繁華。
日據時代,大量的黃金被運往日本,致使九份產金量達到顛峰。三0年代,隨著金價上漲締造了「亞洲金都」繁華絢麗的輝煌盛況,當時由海上遙望九份聚落,燈火燦爛,時人稱之為「小上海」、「小香港」。
台灣光復之後,礦因前期的開採殆盡,產量大幅下滑,終在缺乏開採價值與經營不善之下而結束,採金事業也因此走入歷史滄桑中。
曾幾何時,隨著電影「悲情城市」一片在威尼斯影展中造成轟動之後,這個沒落數十載的小城,又三度勾起了人們的注視與回憶。昔日繁華的老街、廢棄的礦坑、自成一格的礦區風光與淘金史,經由媒體的一再傳播,吸引了四方尋找靈感的藝術家尋蹤到此,嚮往復往的遊客也大量前來緬懷思古、細細品味這悲情城市中的有情天地。[/color]
四季風情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4-01.jpg[/img]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4-02.jpg[/img]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4-03.jpg[/img]
[color=blue]同時擁有高山屏障與遼闊海景的九份,除了有首屈一指的山海風光,春夏秋冬晴雨晨昏日夜景緻各具特色。區內任何面海窗戶、陽台、門口埕等地,均可欣賞到不同季節、相異時段的自然景觀、青鬱尖聳的「雞籠山」與開闊碧藍的港灣海濱。
「春櫻花、夏清風、秋芒花、冬雲霧」為九份美麗多變之四季容顏最佳寫照。春日踏青,台陽公司瑞芳礦場辦事處與福山宮前埕,幾叢櫻花迎面展姿。夏日山嵐清風,溫差效應造成日吹山風、夜吹海風,令人暑氣全消。晚秋時分芒花抽穗,隨著東北季風吹拂,一波波白芒如浪潮般在巒間浪漫搖曳,駐足頌德公園上方涼亭、大竿林、雞籠山及雙溪的102縣道上,感受款款詩意。冬日霪雨連綿,細雨中石階兀自流著瀑布般的水流,寒意襲人的繚繞霧氣,為九份增添幾幾許若隱若現的另一種冷清、蕭瑟面貌。
白天若無雲霧瀰漫,海上一片清朗蔚藍,可遠眺層層的海浪;入夜後,海面上漁火點點,更襯托出城夜晚寧靜。其它諸如坐看日出雲起、晚霞滿天、觀星賞月……,均令人動容,難以忘懷。[/color]
建築特色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h-01.jpg[/img]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h-02.jpg[/img]
[color=blue]九份位於台灣東北部丘陵地,是依山面海的山城聚落,受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與居民職業、發展背景等人文條件之影響,形成錯落不齊、饒富礦工之力與美的獨特建築景觀。
九份地區常年飽受海風侵襲,除了建築物依山勢而建,高低層次分明外,為了要與颱風與霪雨季節的天氣型態相抗衡,因此屋頂使用木樑,上覆木板,再橫直覆蓋兩層油毛氈(俗稱黑紙)以柏油塗黏保養,防風防雨。另為了增加使用面積,防止土壤流失與坍塌,當地以石頭為建材, 運用類似修城牆方式駁坎建造。放眼望去,房屋沿著傾斜的山坡拾級而上,層層疊疊的漆黑屋頂與冬暖夏涼的石頭厝,形成一座座灰黑色的迷人山城聚落景觀。
曲折迂迴的階梯、狹窄交錯的暗巷與門口埕(門前活動小廣場),為九份聚落內另一特色。[/color]
簡 火召 坤先生整理
[color=blue] 清朝時期
1796 嘉慶 1 年 據傳九份福山宮創建於斯年,九份之開放似可追溯至乾隆末年。
1867 同 治 6 年 北臺大地震雞籠山崩,文人美其名為「奎臨山」。
1884 光緒10 年 九份已有人悄悄進行山皮金礦之開採。
1890 光緒16 年 於今基隆河七堵大華橋下發現砂金。
1893 光緒19 年 於九份山區發現小金瓜黃金露頭。
1894 光緒20 年 清廷收回礦權重設金砂局,並新設於分局於九份。
1895 光緒21 年 日本依馬關條約接收臺灣,自鹽寮登陸嘗血戰於九份,接收後設砂金署。
日據時期
1896 明治29年 抗日份子混雜礦區,遂禁採金。將九份地區採礦權授予藤田合名會社。
1897 明治30年 藤田組於四月十日正式開採瑞芳礦山。
1901 明治34年 發現牡丹坑金山,基隆三金山遂成鼎立之勢。
1802 明治35年 顏雲年與蘇源泉合建保甲路以利行旅往來,地方人仕立碑頌揚。
1905 明治38年 藤田組創最高產量14,376兩。
1907 明治40年 水力發電廠完工,供應搗礦及家庭用電,九份邁入現代化。
1910 明治43年 瑞芳公學校土地公坪分教場設立。
1914 大正 3 年 顏雲年以三十萬元承租藤田組礦權七年。
1916 大正 5 年 九份市場落成。
1917 大正 6 年 黃金產量創新高達21,043兩,大竿林立「頌德碑」。
1918 大正 7 年 顏雲年以三十萬元承租藤田組礦權及設備。
1919 大正 8 年 「瑞芳公學校土地公坪分校」獨立,正名為「九份公學校」。
1920 大正 9 年 「台陽礦業株式會社」成立。
1923 大正12年 「昭靈廟」創建,供奉「霞海城隍」,顏雲年於二月九日逝世。
1930 昭和 5 年 七番坑「金山寺」創建。
1931 昭和 6 年 十月一日瑞芳經九份穿過基隆山至金瓜石之輕便車開始通行。
1934 昭和 9 年 昇平戲院自九份市場旁遷至現址,時喚「昇平座」。「天判堂」創建。
1934 昭和 9 年 長老教會始設佈道所,12月立「招魂碑」。
1937 昭和12年 六月二日瑞金自動車路開通,「奎山吟社」成立。
1938 昭和13年 黃金產量再創新高45,341兩。
1945 昭和20年 台灣光復,政府派員監理台陽。
民國時期
1948 九份作醮頭,台陽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勸忠堂設立。
1949 臺灣幣制改革(40,000:1),黃金產量創光復後新高11,125兩。
1952 客運班車開始通行
1954 輕便車軌道拆除。
1968 自來水設立供應,欽賢國中設立。
1969 闢建九份至海濱公路。。
1971 臺陽公司結束九份黃金開採。
1979 濱海公路通車。
1986 昇平戲院結束營業,九份作醮尾。
1987 衛星遙測金九地底仍蘊藏大量黃金。
1989 悲情城市電影推出。
1991 金車公司拍攝咖啡廣告,「瑞芳鎮詩學研究會」成立,繼承「奎山吟社」餘緒。
1992 無言的山丘電影上映。
1993 金車第二支咖啡廣告推出。
1994 瑞芳鎮文化協會成立。
1999 瑞芳鎮公所舉辦「櫻花戀」文化論壇。12/21寒流來襲,九份山頭降「雪」。
2000 昭靈廟拆除重建。
2003 孔明廟落成。[/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3.jpg[/img]
青雲殿
[color=blue]從九份往瑞濱的公路旁,該殿依雞籠山建蓋,供奉烈山藥王神農大帝。[/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2.jpg[/img]
台陽礦物事務所
[color=blue]昔日產金期的權力中心,現今礦山停採,所內僅留數名職員管理礦山安全,防止盜採及土地租賃事務。
此外,所內備有各類礦石標本、煉金流程圖、當年秤礦石的特大號天平秤、礦區坑道分佈圖等資料可供免費瀏覽。
對外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08:00~16:00。[/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4.jpg[/img]
風箏博物館
[color=blue]全台首座風箏博物館,除展覽本土與世界各國風箏外,並附設一風箏教室,專責風箏的教學與製作,以此做為風箏藝術傳承札根與推廣工作。
館 址-台北縣瑞芳鎮九份頌德里坑尾巷20號
開放時間-09:00至19:00,全年無休[/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5.jpg[/img]
觀海亭
[color=blue]位置於汽車路與基山街交叉口,也就是舊道口處,為2層樓高之關海亭,可清楚欣賞瑞濱海景及左方之層重山巒,尤其日薄西山之時,夕陽就像染紅了大地一般,直至落幕後的夜景,更是九份十大絕景之一。[/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6.jpg[/img]
舊道口
[color=blue]就在 7-ELEVEN 24小時便利商店;為基山街的入口處,各巴士都在此舊道站牌停靠,是遊覽九份觀光之起點。[/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8.jpg[/img]
昇平戲院
[color=blue]在繁華的淘金期,這兒曾是台灣北部第一家戲院,四周娛樂場所環繞,取名昇平,帶有歌舞昇平之意味。
每逢戲院入場或散場時,豎崎路石階上的木屐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廣場上人聲嘈雜,通宵達旦。自1986年停業後,門前蕭瑟、昇平不再、繁華褪色,隱約彈奏著落寞的悲歌。[/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7.jpg[/img]
[color=blue]悲情城市
一家懷舊的小吃店,因特殊建築景觀與電影悲情城市拍攝地而聲名大噪。
片口張貼了許多有趣的台灣俗諺,店內家具陳設走日據時代的古老風,販賣台灣口味的家常小菜。 [/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9.jpg[/img]
彭園
[color=blue]先後從礦山職員訓練所變為高層人士的休閒俱樂部,爾後再演變為瑞芳礦業所;
光復後依次改為瑞芳礦山醫物室與彭外科醫院,現提供團體的住宿服務。
外觀為保存相當完整的傳統木造瓦頂日式建築,室內掛滿了彭醫師的相關資料與史籍照片,供自由入內參觀。
園 址-台北縣瑞芳鎮九份豎崎路41號[/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2.jpg[/img]
九份文史工作室
[color=blue]九份文史工作室主要目的為文字資枓整理影像記錄,生活文物,採金工具的搜集及展示,為使來九份的朋友除了看山看海之外能更深入瞭解,文史工作室提供 資訊服務及知性導覽 ,作一趟山城巡禮,更瞭解九份礦山聚落的特殊景觀、人文特色及礦工文化之內涵。
地 址-台北縣瑞芳鎮九份基山街207號[/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4.jpg[/img]
[color=blue]九份金礦博物館
館內保存相當完整的日據時代採金及鑿礦工具,如古董級的烘燈、煉金爐、金礦原石和金花等珍貴歷史文物。
在現場表演與解說傳統淘金及煉金技術的過程中,您可看到閃亮的砂金。
館 址-台北縣瑞芳鎮九份頌德里坑尾巷20號
開放時間-08:00~ 18:00[/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3.jpg[/img]
五番坑
[color=blue]「番」(Ban)在日文是「號」的意思,所以日據時代開鑿礦坑就以幾番坑為順序,「五番坑」就是「五號坑」之意。
五番坑就在昇平戲院後,輕便路上,坑前有一塊廣場,是一塊遊憩的小型社區公園平台,也就是所謂的門口埕,在這兒看海景位置最好。[/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6.jpg[/img]
磅坑口
[color=blue]九份的世外桃源,又名磅坑口,此隧道是輕便路進入九份的入口,採礦時期輕便車通行於鐵道上,利用輕便車取得瑞芳供應的物資,
通過隧道口20分鐘後,可達一處廣場,這裡是輕便車的流籠頭,流籠頭就是控制電動絞盤以鐵索拉動台車的指揮中心,目前流籠頭已拆除,做為公園。
走過磅坑口可通往琉榔路觀光步道。[/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0.jpg[/img]
九份國小
[color=blue]創於1910年,位於豎崎路的最高點,屬日本城堡建築,操場乃為九份地區最大的駁坎所建造出的人造操場。
百年老榕婆娑為九份地標,此亦為俯視九份全景最佳地點。[/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1.jpg[/img]
聖明宮
[color=blue]因採金業衰退,商業力量的勃興,使得九份的信仰中心,由福山宮慢慢轉移到以主祀掌管商務的關聖帝君為主神的聖明宮。
前身原為日據時代林姓人氏的私設鑾堂,光復後建新廟改為「勸忠堂」,至1976年改名聖明宮。[/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7.jpg[/img]
隔頂
[color=blue]雞籠山登山口,九份、金瓜石與雙溪分界點,可俯看陰陽海。[/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9.jpg[/img]
開成殿
[color=blue]距離福山公僅3分鐘腳程的開成殿,位處九份高點處,是瀏覽九份全景的景觀點,殿內主祀玉皇大帝,可供民眾祈福祭拜。[/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8.jpg[/img]
基隆山
[color=blue]海拔 588公尺,昔日稱雞籠山(形似雞籠),若由福山宮上方觀此山,又恰似躺臥的「大肚美人」。
因錐形死谷山兀立挺拔的秀絕山姿,遂為九份地標與台灣東北角航行的指標。
登此山可從「隔頂」進入,全線皆為石階,沿途設有四個涼亭供休憩。立於山頂平台可做 360度展望,為欣賞海景、濤聲的最佳地點。[/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20.jpg[/img]
福山宮
[color=blue]原祇是路邊一間小小的土地公廟,自從九份發現金礦以來,祭拜土地公無形中是一種安定生活的精神力量,因此在採金的黃金時期,為感謝土地公的庇祐,日本人和台陽公司一起籌資擴建。
在擴建時,保留原來的廟並擴大廟身建築的格,行成了廟中廟之奇景。 因香火鼎盛而成為台灣最大的土地公廟。[/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01.jpg[/img]
金山寺
[color=blue]位於頌德山下七番坑站牌下方,在六十幾年前初建時,原屬當地居民宗教信仰之家廟,當初拜觀世音菩薩的目的是為求指點金礦礦脈所在。
而後,卻由創始人之後代與佛結緣,進而深研佛理,不斷經營,而成為正信佛教的寺廟。[/color]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nine-m-15.jpg[/img]
頌德公園
[color=blue]因立有歌頌台陽礦物事務所創辦人顏雲年功德碑而得名,公園內設置之現代雕塑作品,
乃1987年一些企圖將九份塑造成紐約蘇活區式的藝術家天堂未果之外來藝術工作者所留下的產物,至於公園上方的小涼亭則可俯看瑞濱灣全景。[/color]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