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san 2013-7-1 23:02
金門牡蠣死亡升 疑密度太高
金門養殖牡蠣近一、兩年死亡率升高,金門縣水產試驗所今天發布調查結果,發現牡蠣病變可能與密度太高與低溫有關。
金門縣政府先前接獲養殖漁民反映養殖牡蠣死亡率升高,於是委託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鍾國仁率領研究團隊,去年7月起進行1年「金門石條式牡蠣養殖生產區環境與牡蠣健康監測」,今天發表結果。
鍾國仁團隊去年7月到今年5月進行6次調查,比較養殖區與參考區的水質分析結果與浮游生物的組成,顯示養殖區的環境品質尚屬良好,養殖區的底質良好,底土的有機物比例與硫化氫含量相當低。
調查顯示,古寧頭石條養殖牡蠣,從去年7月每平方公尺5000到1萬顆,逐漸下降到今年5月約1800顆,高密度使養殖牡蠣成長慢,體型小。此外,去年7月到11月間採獲的牡蠣都有組織病變現象。
研究團隊初步認為,牡蠣發生病變可能與密度太高與低溫有關;高密度產生激烈的局部性食物競爭;水溫低,牡蠣的代謝率低。
不過金門縣為確實掌握及瞭解石條式牡蠣養殖區牡蠣族群動態變化情形,今年繼續第2年調查研究計畫,探討養殖牡蠣季節性大量死亡與生殖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