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孔子的餐具

litres 2013-7-1 00:37

孔子的餐具

[color=blue][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555747.jpg[/img]
「爵」,就是古代的酒杯,有三支腳,為的是方便加熱,杯口有兩小柱,據說是為了讓酒永遠喝不完,含有飲酒要節制的意思,不過那兩根看起來應該蠻礙事的,會讓你在喝的時候卡在臉上。
孔廟行三獻禮,所以祭孔時會放三個爵。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606498.jpg[/img]
「鐙」ㄉㄥ,孔子專用,孔廟其他受祀先儒皆不可用,內裝只有孔子才能享用的「太羹」,也就是用牛肉熬煮成汁的一種料理,不加調味料,
靠的是食物本身的氣味,據說上古時代只有帝王才能享用,由此也可見孔子地位之崇隆,雖未曾身穿龍袍,實乃「萬世素王」。為怕食物變涼,上面有蓋子。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558133.jpg[/img]
接著是「鉶」ㄒㄧㄥˊ,共有兩盤,放在「鐙」之左右,有極短的三足和兩耳,但部分孔廟形制不同,例如新竹孔廟,「鉶」的足不見了!
「鉶」中裝的是「和羹」,用羊肉和豬肉熬成汁並加以調味,還加入了蔬菜,一樣須加蓋以免變涼。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601321.jpg[/img]
   其次為「簋」ㄍㄨㄟˇ,圓形有蓋子,試拿了一下重量還蠻重的,祭孔時用兩個,一個裝「黍」,是大黃黏米所煮之飯;
另個裝「稷」,不黏的黍稱為「稷」,五穀中最貴重者,「黍」與「稷」兩者合稱「正饌」。亦加蓋,作用一樣是保溫。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604622.jpg[/img]
「簠」ㄈㄨˇ,方形有蓋,重量也很重,一樣用兩個,一個裝「稻」,一個裝「梁」,類似粟的植物,「稻」、「梁」是古代貴族之主食,兩者合稱「加饌」。
以上「簋」、「簠」所裝之物就像現在我們吃的飯一樣,祭孔光飯就有四種,實在很豐盛。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ap_20071209102556504.jpg[/img]
上圖用竹子編的稱為「籩」ㄅㄧㄢ,像現代酒杯的是「豆」,豆這個字其實就是此種器物的象形文字,「豆」用來裝有湯汁的菜餚,「籩」用來裝乾燥較無水份的菜餚,祭孔時各有十道。
祭孔開始後,就會把這些餐具的蓋子揭開,撤饌時再蓋回去,造型優美的餐具,配上精心準備的菜餚,更能顯出祭孔大典的用心。
大家大概會有些疑問,怎麼沒有筷子,據考證,孔子時代還沒有筷子呢!是用手抓著吃的。
[/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孔子的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