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onisiya 2010-1-20 14:00
魔鬼城
每當有人誤入那片神秘地帶,必會遭到不測,從來無人識得它的真面目,更不知道它曾經發生的故事。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ti.jpg[/img]
"雅丹"驚現“魔鬼城”
在我國新疆哈密的沙爾湖地區,有一片令人恐懼的死亡戈壁。每當狂風呼嘯激蕩,黃沙遮天蔽日之時,便從大漠深處傳來連天動地、鬼哭狼嚎般淒厲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更加令人恐怖的是,這片戈壁荒漠了無人跡,危險重重,神秘莫測。偶有牧羊人誤入此中,大多命喪黃泉,屍骨難覓,極少有活著回來的。沒有人知道那裏究竟存在什麼、發生了什麼。每當提起這片死亡戈壁,人們無不驚恐難安。當地的蒙古族牧羊人稱這片戈壁為“蘇魯木哈克”,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哈薩克牧羊人也叫它“沙依坦克爾西”,意為“魔鬼的地方”。“魔鬼城”因此得名(圖1神秘——是“魔鬼城”永遠的主題)。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1.jpg[/img]
哈密的沙爾湖地區的“魔鬼城”分佈在13間房南部到南湖鄉西部已經消失的庫如克果勒河床北側、長120多公里、寬30公里的廣大範圍內。1986年6月,哈密地理學會劉志銘一行前往沙爾湖令人恐怖的“魔鬼城”考察。儘管他們備有一輛吉普車,並攜帶了地理定位儀器,但面對從未有人深入的“魔鬼城”,無疑仍是一次充滿危險的旅程。誰也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汽車行駛在靜得異常可怕的茫茫戈壁,極目所至全部是大小不一的卵石,以及從四週襲來的滾滾熱浪,沒有一絲一毫的生命氣息。就在他們冒著酷熱深入到距離五堡鄉20多公里的戈壁腹地後不久,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景象把大家的目光強烈地吸引住了:在陽光的映照下,一座座輝煌壯觀的龐然大物拔地而起,好像一座城堡群突然從地底下浮現出來,令人感到十分意外和震撼。汽車漸行漸近,當他們置身於“魔鬼城”中時,才深切感受到它的恐怖:四週全被眾多奇形怪狀的土丘和陡立的土柱所包圍,最高的土柱達10多米。再看腳下寸草不生,鳥蟲全無,一片死寂,仿佛置身於毫無生命的外星球。可以想像,縱橫交錯的風蝕溝谷可以算是魔鬼城的街道,土柱、石墩就是一座座頹廢了的樓房和城堡。在這陽光燦爛的六月天,再想像一下漆黑的夜晚和雷鳴電閃的雨天,真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圖2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讓人們對“魔鬼城”充滿了無限想像)。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2.jpg[/img]
那麼,一直以為完全平坦的這片戈壁荒漠,從何而來如此神奇壯觀的特殊地貌呢?其實,是乾旱地區著名的"雅丹"地貌。維吾爾語稱其為"雅爾當斯",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土丘",後經輾轉翻譯,便成為漢語"雅丹"一詞。
到底是什麼神奇的力量,把這片土地的形狀變得如此千奇百怪呢?
傑作出自“風神”之手
哈密的沙爾湖地區“魔鬼城”中雅丹地貌的形成,主要靠兩種自然力量:首先是北面天山和南面覺洛塔克山偶有的洪水沖蝕著哈密盆地平臺,將這裡原本就有的節理或裂隙沖刷得加寬擴大,分割成無數條小溝槽;然後強風的吹蝕將這些溝槽分割成孤島狀的平臺小山,逐漸演變成為土柱、石墩,最終形成了雅丹地貌。在這兩種自然力量中,起決定作用的是強風的吹蝕。
那麼,這些強風又源於何方呢?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北面60公里外海拔4000米的天山。地處高原的天山形成了一個冷高壓區域,地勢低窪的哈密戈壁則形成了一個低壓區域,造成了兩區域中很大的氣壓梯度。每到晚間,高低氣壓就進行大範圍的對流,形成了強大的山谷風。然而,這樣的山谷風似乎還不具備製造這些雅丹地貌的足夠力量。那麼,這一地區的超強風力是不是另有來頭呢?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從“魔鬼城”西北部向東延伸開來的新疆著名的“百里風區”(圖3 天山高壓區與哈密戈壁低壓區形成的氣壓梯度,使氣流大範圍對流並最終形成強大的山谷風)。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3.jpg[/img]
原來,強大的西北氣流來到這裡,被天山擋住了去路,只能在天山的峽谷中蜿蜒盤旋,越積越多,憋悶許久。最後猶如決堤的洪水經由七角井山口呼嘯而出,衝向廣闊平坦的戈壁,頓時形成"狹管"效應。接著通過七角井南面17公里處13間房一帶的幾條深溝大槽時,第二次形成"狹管"效應,構成新疆風速最大的“百里風區”。“百里風區”每年刮8級以上的大風就有100天以上,瞬間風力能達到17級,據說曾經刮翻過列車。地處"百里風區"的"魔鬼城",自然受到格外的關照(圖4 "狹管"效應風口示意圖)。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4.jpg[/img]
然而,這還不是惟一的大風源。東南風對“魔鬼城”的吹蝕作用同樣是非常強烈的。在這些強風長年累月共同吹蝕下,自然造就出了這種氣勢壯觀、千奇百怪的雅丹地貌。
罕見的生命遺跡
呈現在考察組面前的“魔鬼城”死一般的寂靜,似乎這裡從來都是死神的領地,不曾存在過生命。
然而,經過仔細觀察,專家們發現這裡的雅丹土丘不僅土質與戈壁的沙礫土壤截然不同,而且剖面無一例外地擁有非常清晰的層理結構,不同層理間的土質也有所區別,顯然它與戈壁荒漠的環境有著極大的反差。那麼,這種差異在暗示著一種怎樣的資訊呢?
原來,比較細膩的部分屬於靜水沉積層,從下往上顆粒逐漸變粗的砂岩,反映了洪水的沉積相。這樣一層一層地沉積,最終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很典型的沉積地貌。這一大面積水域的遺跡,可以說明魔鬼城並不是一座天生的死亡之城(圖5 “魔鬼城”中典型的沉積相地質說明遠古時期這裡曾是一片汪洋)。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5.jpg[/img]
這一天,考察組突然發現,在“魔鬼城”的一片雅丹區域的地面上,散佈著為數不少的鳥骨化石。經鑒定,這些鳥類化石可能是產生於侏羅紀時期的始祖鳥。侏羅紀時期在哈密的戈壁荒漠竟然有大量的始祖鳥生存,很顯然,按照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情況推斷,那時的“魔鬼城”決非眼前荒漠冰冷死寂的樣子,其中隱藏的秘密也許遠遠超越人們的想像力。
除發現鳥類化石,還發現許多其他動物化石。有些動物骨骼化石非常粗大,比如一塊脊椎骨化石大約30釐米粗。這還是表露在地面的部分,埋在地下的部分到底有多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有專家推測,當年這些動物可能是到這裡喝水,不幸陷落在泥沼中不能自拔而死亡,久而久之形成了化石(圖6 “魔鬼城”中像這樣的動物化石很多)。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6.jpg[/img]
目前在“魔鬼城”內已經發現數十處大型動物化石露出點,也許還有更多的動物化石仍然深埋于地下。但這已經足夠證明,“魔鬼城”當年曾經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
此後,人們又在“魔鬼城”的南湖地區,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石頭,有些暴露在地表,更多的是靜靜地埋藏于地下。它們的奇怪之處就在於外觀跟樹榦一樣逼真。經專家鑒定,這種石頭叫做硅化木,距今已有1.2億~1.4億年的歷史,屬於侏羅紀時期的遺存物。
大量硅化木的發現說明魔鬼城曾經擁有大片茂密的森林,後來由於地質的變遷,它們被埋入地下,經過硅元素侵入置換而形成了硅化木,也就是說它屬於樹木硅化後的化石。由此聯想到環繞在“魔鬼城”周邊的3座大型煤礦也說明瞭這一點,因為煤是樹木碳化後的化石。毫無疑問,侏羅紀時期的魔鬼城是一個充滿蓬蓬勃勃生命氣息的世界(圖7 硅化木的原樹木的年輪仍然清晰可辨)。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1.jpg[/img]
通過以上發現,似乎可以斷定,在古地理中的“魔鬼城”是一個森林環繞的內陸湖。然而,一個意外的發現似乎又把這個結論給推翻了。
有一天,考察組在南湖戈壁發現一片像水的反射一樣發亮的區域,原來這是幾座毫不起眼的石灰岩山。當考察隊員將隨身所帶的飲用水潑向這些表面呈孔狀的石壁時,意想不到的奇跡發生了,石壁表面立刻清晰地顯現出許多像野蜂的蜂房一樣的圖案,而且中心還有放射紋。幾乎可以肯定,這些帶圖案的石塊就是蜂房狀的珊瑚化石(圖8 在這裡發現的珊瑚化石又為這裡滄海桑田的地質變化增添了新的證據)。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8.jpg[/img]
珊瑚的生活環境應該是在水深不超過200米、水溫在攝氏18度以上的熱帶淺海域中,可是在溫帶戈壁中的“魔鬼城”裏,為什麼會有珊瑚化石呢,難道這其中還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情嗎?
解讀"滄海桑田"
如果“魔鬼城”中這些千奇百怪的雅丹土丘是水域中的泥沙沉積,那麼,這裡曾經是怎樣廣闊的一片水域,又是在何時由於何種原因而消失的呢?
專家們把“魔鬼城”地質變遷的時間,上溯到2.5億~2.2億年前的二疊紀。那時,新疆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三疊紀末期,在一次比較強烈的地質構造運動中,造成天山、覺洛塔克山、崑崙山地勢的一次抬升。哈密盆地也因此相對抬升,但由於抬升幅度不大,它仍然屬於盆地,這時海水基本上已退出,形成了一個大型的內陸湖。在大約距今1.4億~1.2億年的侏羅紀時期,哈密盆地的氣候非常濕潤,開始形成了大型的植物和動物(圖9 想像中的曾經存在於“魔鬼城”的大型動植物)。
[img]http://big5.cctv.com/science/special/C14009/20060802/images/104255_mo9.jpg[/img]
到了4500萬年前的三疊紀,爆發了喜馬拉雅構造運動,天山、崑崙山、青藏高原強烈抬升到很高的程度,從而隔絕了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使哈密盆地泥沙沉積,動植物已經不再茂盛。
到了距今二三百萬年的四疊紀,不曾預期的又一次巨變發生了,整個氣候變得寒冷,形成了冰川期。冰川期的天山、崑崙山所覆蓋的冰川基本達到山麓地帶。後來到了減冰期,冰川消融形成洪水,把泥沙搬運到現在的“魔鬼城”範圍內。此時哈密盆地已經變得異常乾旱,湖盆漸漸乾涸。
在2億多年的地質變遷中,哈密盆地經歷了由海盆到湖盆,又從湖盆到陸盆的滄桑巨變。
到了大約80萬年前,雅丹地貌開始發育,歷經風沙雕琢,哈密“魔鬼城”的雅丹地貌呈現出了獨特的個性,囊括了雅丹地貌的不同發展形態:溝槽是雅丹發育的初級階段;上小下大造型各異的是雅丹的中年階段,也是目前魔鬼城的主體部分;上大下小的蘑菇狀土丘是雅丹典型的衰亡階段,接下來它的特徵行將消失,成為一片戈壁。在可預見的未來,雅丹的變化過程仍具備以上的規律性。
今天,原有的雅丹地貌逐漸消亡,新的雅丹地貌還在孕育中,於是又開始了週而复始的過程,令人恐怖的“魔鬼城”仍然繼續書寫著新的秘密,劉志銘等專家對“魔鬼城”的考察也將繼續進行。(圖10 蘑菇形的土柱是雅丹地質晚期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