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ma 2009-12-27 20:44
解千年之謎 曹操墓在安陽
河南省文物局今天上午宣布,解開千年謎團,確認河南安陽縣安豐鄉高穴村發現的東漢大墓,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墓內還有曹操遺骨。
歷史上關於曹操墓眾說紛紜,七十二疑塚、許昌城外、漳河水底、銅雀台下,一千多年來,曹操墓到底在那裡,考古界有不少論爭。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孫英民表示,這座被確認為曹操墓位於河南省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盜。這座大墓平面為甲字形,坐西向東是一座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主要由墓道前後室和四個側室構成。
孫英民表示,該墓出土重要珍貴的隨葬物品一共有八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等銘文。在追繳該墓被盜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項石」銘文。
他表示,刻有「魏武王」銘文的石牌和石枕,證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據文獻記載,曹操生前先封為「魏公」,後進爵為「魏王」,死後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銘稱「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時稱謂。
此外,在墓室清理當中發現有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經專家初步鑒定為一男兩女三個個體,其中墓主人為男性,專家認定年齡在六十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六十六歲吻合,應該是曹操的遺骨。
這坐東漢大墓斜坡墓道長三十九公尺五十公分,寬九公尺八十公分,最深處距離地表大概是十五公尺,墓平面略呈梯形,東邊寬二十二公尺,西邊寬十九公尺五十公分,東西長十八公尺,大墓占地面積七百四十多平方公尺。
磚券墓室的形制和結構與已知的漢魏王侯級墓葬類似,與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稱;該墓未發現封土,也與文獻記載曹操壽陵「因高為基,不封不樹」的情況相符合。
墓葬出土的器物、畫像石等遺物具有漢魏特徵,年代相符。此外,墓葬位置與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據「三國志」等文獻記載,曹操於建安二十五年(公元二二○年)病逝洛陽,葬在高陵,高陵在「西門豹祠西原上」,地屬安陽縣安豐鄉豐樂鎮。
該墓雖然多次被盜掘,但仍倖存一些重要的隨葬品,有各式器物二百多件件,包括金、銀、銅、鐵、玉、石、古、漆、陶、雲母等多種質地。器內主要有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壁、石枕、刻名石牌等等。
文獻記載,曹操主張薄葬,他臨終前留下的「遺令」稱「殮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在這座墓葬獲得印證:墓葬雖規模不小,但墓內裝飾簡單,未見壁畫,盡顯樸實。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證皆為曹操平時「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玉器等裝飾品也應是曹操日常佩帶之物。
曹操高陵的認定,為大陸考古界解決不少歷史懸案,也提供更多歷史資料,為曹操及漢魏歷史的研究,開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