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濫芋充數

hola 2013-6-1 01:03

濫芋充數

[color=green]當時,齊國有一位[u]南郭[/u]先生,他的學問淵博,但卻因家境貧窮,所以經常餓肚子。有天[u]宣王[/u]邀請眾多的樂手到府內吹奏竽聲,因此當他知道這個消息,就想法子矇混進去,當上了這三百名吹竽手之一。

每當[u]宣王[/u]要聽竽合奏時,[u]南郭[/u]先生就在樂團裡,裝模作樣一番。反正人多,他又不吹出聲音,錯了也沒人看出來。由於他裝得很像,倒也還平安無事的過了好幾年。

後來[u]宣王[/u]死了,兒子[u]湣王[/u]繼位。[u]湣王[/u]從小耳濡目染,所以也很喜歡竽的聲音。可是他和父親最大的不同是他喜歡竽的獨奏,而不喜歡合奏。於是他便命令三百名吹竽手,一個個輪流演奏給他聽。[u]湣[/u]王便沈醉在樂聲裡,進入「怡然自得」的境界。

可是當二百九十九個樂手都表演完之後,卻發現少了一人。原來[u]南[/u]郭先生這位冒牌的吹竽手,因為怕「露出馬腳」,早就偷偷的溜走了。[/color]

[color=teal]笙,是中國古老的簧管樂器,古代八音樂器之一(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發聲,是吹管樂器中唯一的和聲樂器,也是唯一能吹吸發聲的樂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寬廣,感染力強。

由於笙可以吹奏和弦,在傳統器樂和崑曲裏,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樂器如笛子、嗩吶的伴奏。在傳統音樂裏,笙常常在旋律線加上四度或五度的音,稱為「自然和聲」。在現代國樂團,笙可以擔當旋律或伴奏的作用。

[u]歷史[/u]
古時大笙稱為「竽」,小笙稱為「和」。西元前十五世紀殷代甲骨文上已有關於「和」的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的詩集詩經中也常提到這種樂器。[/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濫芋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