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

DOW 2013-5-15 00:33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


松浦彌太郎的舒服工作術

★ 享受工作與生活的人生態度

留一段時間給自己

我必須要用檢視這種自己所想、所思的「無為」時間來保持平衡。
這樣一來,工作的鮮度就會改變。

我每十天會留至少半天給自己,不見任何人。這是我為了保持平衡,必須進行的調整
。人大多生存在人群中,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必須和其他人溝通。


雖然這是一種樂趣,也是不可替代的事,但這同時也是一種任人擺弄。如果持續與其
他人相處,毫無間斷,就會帶來各種價值觀、不同意見與大大小小的麻煩。身處洪流
中久了,就會看不清自己的位置,迷失自己的方向。

這就像我們如果總是很飽,那無論吃什麼美食都不會覺得好吃。有時候就不要吃,讓
身體休息一下,才是一直覺得食物好吃的秘訣。

這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像,正因為我們留了一段時間給自己,才能好好地和他人相
處。值得尊敬的人、激勵我們的人愈多,我們就愈需要保有不受任何人影響的「真我
」。

我會在行事曆上幫自己預約「一個人的時間」,在那段時間裡,我不僅不和工作上有
來往的人及朋友見面,就連家人也不見。
我會一個人窩在辦公室,讓自己進入「什麼都不做」的狀態。對我來說,我必須要用
檢視這種自己所想、所思的「無為」時間來保持平衡。

不能在十天中留半天給自己的人,可以試著一個月一次,一次只要六小時,確實調整
自己的行程,留一段時間給自己。這樣一來,工作的鮮度就會改變。

獨處同時也意味著與外界隔絕,這對消除精神疲勞來說,也很有幫助。
「如果真的很累,就算沒有生病,還是可以在家休息。」我是這樣對我的屬下說的。

就算我發現「另有原因」,我也不會說破,甚至覺得休假一事完全沒有問題。
感冒發燒時還勉強自己工作,那一點意義也沒有。論誰都知道立即充分休息,對身體
造成的損害比較小,就結果來說,工作成效也比較好。

相同的道理,如果精神層面真的覺得疲倦,也不應該勉強自己,稍事休息對自己、對
整個公司來說都比較好。
如果可以為自己留一段時間,請留意一下在那個時候最先浮現在腦海的念頭是什麼。
獨處且什麼都不做的時候,最先浮現在腦海的事,通常是自己心裡最大的問題。

無論是公事還是私事,那都是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請各位利用獨處的時間,好好地
面對自己,徹底地想一想。

思考需要能量。正因為如此,就算我們為自己留了一段時間,也可能沒有仔細思量的
心力。
工作就是無法盡如人願,就算再怎麼拼命,也常常徒勞無功、氣力用盡,甚至因為壓
力導致自信如碎片般剝落。

「問題?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但就是因為知道,才束手無策啊。」我也常常如此地
陷入消沈沮喪。
在這種「工作不順利、人際關係也出現問題」的時候,就什麼都不要想了。為了讓自
己重振精神,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

比如說我「喜歡且擅長的事」是從垃圾堆中挖寶。
所以我才會從事收集古董的工作。而且古董不僅限於書,我曾經從一堆破破爛爛的舊
衣服中找到一條經典牛仔褲,也曾經在跳蚤市場用日幣一千圓買到一般古董店要價十
萬圓的商品。我從以前就對這件事特別拿手。

所以在我消沈的時候,我會到舊書店走一走,無關工作。當我從積滿灰塵的書堆中發
現讓我覺得「哦,挖到寶了」的書時,我就會恢復自信,安心地覺得「嗯,我沒問題
!」

有些人喜歡畫畫,有些人喜歡散步、約會,只要是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就可以馬上
找回自信。
如能像這樣恢復生氣,重新投入工作,一定會比勉強持續工作來得快樂許多。

玩樂是為了做好工作
如果不好好地玩、不成為一個心靈富裕的人,
絕對做不好工作。

「我不喜歡工作,但為了玩樂還是得賺錢才行……」
「 雖然一直加班很辛苦, 但一想到可以用加班費來購物, 就覺得很高興……」
有時候會聽到人家這麼說。
這種「為玩樂而工作」的想法並不稀奇,但我每次聽到都覺得很驚訝,這個想法本身
似乎哪裡出了問題。

一般公司的上班時間是早上九點到晚上五點。
宣稱「為玩樂而工作」的人,應該是覺得公司之所以付薪水給自己,是為了關在公司
這八個小時。而八個小時以外的時間拿不到薪水,所以都是自己的時間。但我不這麼
認為。我認為所謂報酬,毋寧大多是付給不受公司所拘束的十六個小時。如果包括週
六、週日,休息時間之所以比較多,乃是因為錢是被付在這裡。

所以我總是對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這麼說:
「公司付你薪水,不只是因為你幫公司執行業務。薪水中有一半,是為了你沒有在工
作的那些時間付的。簡單來說,你要把薪水看做是為了做好工作,公司付給你的『自
我投資基金』。」

薪水中有一半是付出勞力的報酬。另一半是就算你不工作也能獲得的資金。
這樣說,有人會認為我是在宣揚「公司有多麼厚待照顧員工」,如果這麼想,那就誤
解了。

正因為我們運用這些資金和私人時間,好好地休息、好好地玩,充實生活,才能把工
作做好。站在公司的立場,這是為了培養優秀員工的一種投資,所以公司才會支付員
工私人時間的資金。

「你的工作是什麼?」每次別人這樣問,我就會這樣回答。
第一個工作是,健康管理。
第二個工作是,享受生活。
第三個工作是,工作。

唯有這三者具備,才能成為獲得報酬,讓別人幸福的好工作者。
第一項的健康管理一如前文所述,是一切的基礎。
第二項的生活,是玩樂、是學習,也是培育富裕的人性。
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很充實,才能激發出創意。愈是能不斷發現全新的經驗與樂趣並
加以品味,就愈是能常保工作新鮮。在持續學習、反覆思索的過程中,自己也會不斷
成長。若是能不受限於框架,擴展各方面的經驗,就可以培養工作時必須要有的適應
力。

因此我認為,我們要抱持與「第三項工作」—遵守公司規則,完成交辦工作—相同的
責任感與熱誠,盡情地玩才行。所以私生活是重要的第二個工作。這種思考模式是重
視生活的美國人教我的。
「如果不好好地玩、不成為一個心靈富裕的人,絕對做不好工作。」
「為玩樂而工作」,聽起來像是為了能享有接下來的快樂而在累積痛苦與忍耐,再藉
由玩樂對這種痛苦、認耐進行補償、紓解。
另一方面,「為工作而玩樂」聽起來卻是先享受生活,讓自己成為一個心靈富裕的人
,再用這個富裕的自己來挑戰工作。

我覺得工作和玩樂之間沒有一條明顯的界線,兩者是相通的。如果工作只剩忍耐與痛
苦,為什麼還要拼命地做呢?
工作有工作的喜悅與樂趣,再怎麼說,工作的目的是為了對社會有所貢獻,讓其他人
幸福。
我覺得若是把那麼有價值的事和擁有同等價值的私生活嚴格區分開來,這種人生將會
很狹隘、很無聊。

★ 工作所需的思考與發想

在腦海中放一張白紙

有時靈感來自於思考與學習,但有時它會從天而降。比如說我們為了讓大腦休息而什
麼都不想,靈感就會浮現在腦海裡。

所謂「一邊做……一邊做……」實在是一種很愚蠢的做事方法。
任何事都沒有辦法一石二鳥,「一邊做……一邊做……」感覺好像很充實、充分利用
了時間,但那只不過是一種錯覺,是一種敷衍的樂趣。

尤其是「思考」、「學習」這種重要的事,我甚至覺得根本不應該一邊聽音樂、搭電
車,一邊進行這些重要的事。
在這種追求效率的粗糙過程下,我們無法獲得真正重要且本質性的事物。

思考也是一種真正重要且本質性的事物,不是那種可以和其他事同時進行的行為。
思考需要和運動員訓練時相同等級的專注力,也是為了回歸自我所需的、具有價值的
行為。

我每天至少會留一小時做為「思考/學習的時間」。我們每天都暴露在大量資訊中,
無法切斷四周帶來的眾多影響。為了創造思考的環境,所以我選擇定期獨處。

時間不需要固定,我會就當天的行程來決定,比如說「在這兩個行程之間,有一小時
的空白」之類的。如果很忙,就從下班以後的時間找。如果是用這個方法,相信大多
數人都能為自己保留時間。

思考、思索,看起來簡單卻不是那麼簡單。

「我想吃那個……」
「今天好累哦。」
「對了,不知道那個人過得怎麼樣?」

這些是念頭,而不是思索。

思索是一種更主動的行為。所以我才說,思考並不簡單。
很少人可以一說「我留了三個小時給自己,好,來想事情吧!」就開始天馬行空地想


一直無法集中精神思考的時候,我會在安靜的房間裡,對著書桌,在腦海中放一張白
紙。不是真的紙,而是一種想像訓練。

當我在腦海中放一張白紙後,我會把第一個浮現的詞彙寫在白紙上。接著用各種角度
深入思考「這是什麼?」、「有什麼意義?」。從一個詞彙開始進行後,自然會有很
多詞彙不斷浮現在我們的腦海。然後,把它們一個一個寫在白紙上,這時要以像是逐
漸整理在白紙上的意識,進行想像。

當詞彙四散排列,我們自然會發現「把這個和這個連結在一起,解決了這一點就感覺
很清爽」。
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方便,只要重複同樣的過程,就能迅速養成思考的習慣。

就學習的觀點來說,我們可以將工作或與人談話時覺得疑惑的事寫下來,不要著急地
一個一個調查、逐步學習。
不管是經濟還是語言,只要有「不知道」的疑問,就把它記在小紙片上。

此外,看報紙的時候,也把感覺「自己這方面不足」的領域記錄下來。
我有一個「疑問箱」,我會把這些小紙片疊放在裡頭,過一段時間再把它們拿出來。

我會把那些再次看到時我已經知道的、或者我認為不需要的小紙片丟掉,並就剩下來
的疑問以及我想進一步了解的事學習。
「一天一個半小時,比如說睡前,我一定會坐在書桌前用功。」
有些人聽到我這麼說會覺得很驚訝,而且會半開玩笑地說:「好像考生哦。」

事實上,只要我有「我想學這個」的念頭,我甚至會制定學習計劃,真的跟考生沒有
兩樣。

為解開疑惑看書,把學習到的事情寫在筆記本上,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下次再繼
續調查。這雖然很辛苦,但我是抱著想徹底搞懂的想法在做,所以總是能吸收得很好


有人會說「如果是看書,在電車上也可以做啊」,但由於認真與專注的程度天差地別
,得到的東西的品質也大不相同。

最後,我想介紹一下「靈感」。

雖然有時靈感來自於思考與學習,但有時它會從天而降。
比如說我們為了讓大腦休息而什麼都不想,只是靜靜地散步的時候,靈感就會浮現在
腦海裡。或許是因為走一走能促進大腦活動吧,也有可能是我們平常思考、學習累積
下來的成果在無意識間產生變化,才會突然湧現。

即使如此,我們也無法企圖「一邊散步一邊獲得靈感」。靈感就是這樣,會在我們什
麼都不想,純走路時偶然出現。在思考與學習的空檔,很適合用這種「什麼都不想的
散步」來讓自己放鬆。

將腦中想法具體化的資料卡

如果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透過整理腦海裡亂七八糟的細節,並用文字具體描述,在
忙碌的時候,會覺得加倍安心。

將自己腦中的想法具體並客觀地呈現出來。
就思考來說,這個方法能發揮最大的功效。而我用的是非常簡單的卡片,尺寸和一般
名片一樣,稍微厚一些的全白卡片。市面上稱它為「資料卡」。
使用方法很簡單,只要將腦海內的每個想法寫在一張一張的卡片上就好。

當我們把寫好的卡片排在書桌上,就可以個別掌握每件案子的情況,整理腦海裡亂七
八糟的細節。也就是可以取出腦海裡的想法,並用文字具體描述的意思。

藉由這個過程,我們會發現原本遺漏的事,像是「啊,我忘了準備攝影時需要的東西
」。
如果我們不停地想「是不是忘了什麼?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將會累積許多壓力,
而壓力會成為專注在工作上時非常大的阻礙。只要把事情寫在卡片上,就會變得很輕
鬆。

有時候,寫著寫著會產生新的想法,像是「應該要問一下雜誌特輯的編輯能不能再多
一些變化」。
最重要的是,這個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啊……好多事情要做,我好忙哦!」
的時候,將忙碌分解成一張張可以看見的卡片,進而避免讓自己陷入驚慌的狀態。

卡片要用手寫—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從文字的大小、筆劃的強弱就可以看出這件案
子的重要程度,還可以將自己的情緒「資訊化」。
腦內與卡片,只要透過這兩者記好,就可以安心地進行案子。由於我在編輯部的辦公
桌、工作室還有家裡都準備了資料卡,因此可說相當充分運用。

通常我把卡片寫好、排好,大概就能整理出一個頭緒,所以我很少重新檢視這些卡片
,案子一結束,我就會把它們丟掉。

如果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我會把那天的工作像「待辦事項」般分項寫在卡片上,接
著放進我胸前的口袋,每結束一項工作就做一個記號。透過這個方式,在忙碌的時候
,會覺得加倍安心。

雖然我會把這些資料卡丟掉,但如果把它們收集起來,就可以代替工作記錄或是日記
。將腦中想法具體化的資料卡不僅能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在我們覺得很焦慮、很
不安的時候也有很大的助益。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找到你的工作好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