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前蘇聯4履帶核戰坦克

music 2013-5-13 00:24

前蘇聯4履帶核戰坦克

[attach]33695[/attach]
1953年蘇軍進行了多次核子試驗,同時在爆心放置了很多經過改裝的坦克。1954年9月在多茨科耶地區進行了一次有步兵參加的特種核子試驗,軍方發現靠近核爆中心的坦克全部被衝擊波掀翻,這顯然不合當時蘇聯領導人大打核戰的想法。
[attach]33696[/attach]
於是由天才科學家L·S·托洛亞諾夫領導的小組開始研製「戰術核爆區用試驗性車輛結構279工程」,它也被當作和「277工程」競爭下一代重型坦克樣品。托洛亞諾夫面臨著對抗核風暴難題,他在設計圖上儘量加大履帶接地面並考慮一種完全不合規範的可防止暴風侵害乘員的車體形狀。
[attach]33697[/attach]
由於四條履帶集中並且均勻分佈60噸重的車身以及炮塔,以致於279坦克的接地壓力居然不可思議地「不超過每平方公分0.6公斤」(M1坦克的接地壓力還高達每平方公分1.06公斤)。
[attach]33698[/attach]
而且平整非舟狀(也就是惰輪與動輪的位置不高於路輪的意思)的履帶設計讓整體重量均勻地分攤在各種地面,就連沼澤也能陷而不溺。甚至不要說是樹樁,就連類似齊格菲防線上的「龍牙樁」也能如履平地般地輾過去。

為提高車輛的抗衝擊波能力,托洛亞諾夫不得不儘量加大履帶接地面積,以增強地面附著力。因此Object 279裝備了4條履帶,並採用了當時很難想像的油壓懸掛,使得在核爆來臨時整車可以像螃蟹一樣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於傾覆。接地面的面積增加則使整車的重心更低,每側2條履帶的給油是從車體中部的主油箱連接。並採用了橢圓型的流線車體形狀,因而造就了279工程奇特的外型與構造。
並採用了當時很難想像的油壓懸掛,使得在核爆來臨時整車可以像螃蟹一樣趴在地上以使自己不至於傾覆。接地面的面積增加則使整車的重心更低,每側2條履帶的給油是從車體中部的主油箱連接。並採用了橢圓型的流線車體形狀,因而造就了279工程奇特的外型與構造。

Object 279不光長得與眾不同,性能也非常優異。車身全重約60噸,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車體裝甲厚度近300毫米。這樣的坦克如果真的開上當時的戰場,也是橫掃千軍!

其橢圓型車體裝甲的內圈還填充了大量的防輻射物質,能有效地防禦中子彈的傷害。可以說,沒有比279工程更適合核大戰的坦克了。考慮到中子彈這一新式武器的出現,Object 279車體外圈內部設計了很多夾層用來填充防輻射物質(在中子彈爆炸區,可以將殺傷力很大的快中子轉化為慢中子)。鑄造車體平均厚度達到269毫米。使用1000hp的12筒柴油發動機,可以使60噸的坦克達到50公里的時速,這是相當了不起的!

279工程的這些技術指標在當時絕對是超前的。但是其結構過於複雜,造價昂貴,最終還是沒量產。再加上赫魯雪夫認為未來的戰爭只需要飛彈和核武器,重型坦克應該被束之高閣。Object 279難逃噩運,最後還是淪為庫賓卡戰車博物館永恆貴賓,於1960年後成為昨日黃花。


PS.
齊格菲防線(德文: Der Westwall/Siegfried-Linie)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在其西部邊境地區構築的對抗法國馬其諾防線的築壘體系。
該項目由德國著名的建築工程組織——托特機構負責,德國人稱之為「西牆」或「齊格菲陣地」,其他國家多稱之為「齊格菲防線」。構築齊格菲防線的目的是為了掩護德國西線,並作為向西進攻的屯兵場以及支援進攻的重炮陣地。防線工程是1936年德國佔領萊茵蘭之後開始構築的,至1939年基本建成。防線從德國靠近荷蘭邊境的克萊沃起沿著與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接壤的邊境延伸至瑞士巴塞爾,全長達630公里。

龍牙樁--多列角錐形鋼筋混凝土樁砦
[attach]33699[/attach]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蘇聯4履帶核戰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