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orl 2013-5-2 00:10
剛直不阿的張昭
在《三國演義》中,張昭是一個頗受貶抑的人物。在一般讀者的心目裏,他老是給孫權出餿主意,似乎是一個目光短淺、胸襟狹隘的平庸之輩。
其實,歷史上的張昭乃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傑出人物。羅貫中之所以對他作了帶有醜化色彩的描寫,主要是因為他在赤壁大戰前夕曾勸孫權歸順曹操。對於剛剛敗退到夏口,立足未穩的劉備集團來說,如果孫權降曹,則再無退路,根本無力抗拒曹操的數十萬大軍,很可能就此覆滅。所以,宋元以來「擁劉」的通俗文藝作家、民間藝人,包括羅貫中,都對張昭大為不滿。對於孫權集團來說,舉兵抗曹並無必勝的把握,奉江南而歸降則可受到優待。在此之前,劉琮不戰而降,拜青州刺史,封列侯(《三國演義》寫劉琮被曹操命人追殺,係出虛構);在此之後,張魯戰敗而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都是證明。
所以,張昭之議,實在是為了維護孫權集團的利益,正符合「各為其主」的信條;當然,這也會使孫權失去稱王稱帝的可能。而對於整個中國歷史來說,如果孫權當時歸順曹操,將大大有利於曹操早日統一全國,實在應該算是一件好事。
平心而論,張昭不僅是東吳的開國元勳,而且其眼力、膽識、威望,都堪稱東吳文臣之首。當孫策開創江東基業之初,即以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三國志˙吳書˙ 張昭傳》)儘管史書對張昭的具體業績記載不詳,但二十出頭、忙於征戰的孫策多方仰仗其輔佐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孫策特別尊重張昭,「待以師友之禮。」(《張昭傳》注引韋昭《吳書》)建安五年(200),年僅二十六歲的孫策遇刺身危,臨終把十八歲的孫權連同孫氏基業 一並託付給張昭,慨然叮囑道:「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張昭傳》注引《吳歷》)此時,孫氏基業尚屬草創,強敵在北,人心未寧,孫權與文官武將們尚無君臣之固,孫權本人既缺乏治軍理民的經驗,又沉浸在乍失長兄的巨大悲痛之中,而周瑜尚在外地,如果張昭懷有二心,孫氏危矣!然而,張昭卻不負孫策信賴,當機立斷,馬上立孫權為主;同時一面上奏東漢朝廷,一面命令各地將校各奉職守,還親自扶孫權上馬巡軍,從而迅速穩定了局勢。可以說,張昭幾十年不懈的、忠心耿耿的輔佐,對於東吳政權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張昭為人剛直不阿,寧折不彎,常常犯顏直諫,使孫權這位雄主也敬憚不已。
孫權在黃初二年(221)被封為吳王以後,特別是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之後,隨著地盤的擴大,權位的鞏固,威望的提高,驕縱之心日益滋長,輕狂不當之舉、文過飾非之行時有發生。對此,文武大臣雖有諫勸,但往往不敢直言。唯獨張昭無所顧忌,敢於面折廷爭,有時甚至使孫權下不了臺。
有一次,孫權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王宮的釣臺上宴會群臣,喝得酩酊大醉,不覺狂態發作,命人用水澆灑那些東倒西歪的大臣們。孫權一面哈哈大笑,一面對群臣說「喝!喝!今天要喝個痛快!定要等大家醉得掉進魚池中,才算了事!」張昭見孫權如此胡鬧,開始是板起面孔,一言不發;後來乾脆起身離席,走出王宮。孫權見了,頭腦似乎清醒了一點,連忙派人請張昭回宮,笑著說:「我不過是讓大家樂一樂罷了,先生何必發怒呢?」張昭毫不客氣地說 :「想當年,商紂王造糟丘酒池,為長夜之飲,他也認為是樂事,而沒想到是罪過呀!」聽了這話,孫權無言對答,面有愧色,立即結束了酒宴。
還有一次,張昭因「直言逆旨」,得罪了孫權,一度停止進見。這時,蜀漢使臣來到吳國 ,稱頌蜀漢之明政美德,吳國眾臣竟無人能與之抗衡。孫權嘆息道:「假使張公在座,蜀漢使臣哪能如此自誇呢!」第二天,孫權就派人慰問張昭,請他入宮相見。張昭要離席遜謝,孫權跪著勸止他,請他不要起身。張昭回顧了當年孫策、吳夫人(孫策孫權之母)兩度託付的情景,深情地說:「老臣雖然常常違忤陛下,但忠心報國,死而後已。如果要老臣見風使舵,苟且取容,老臣絕對不能。」對此,孫權又是感動又是慚愧,連連向張昭道歉。
嘉禾二年(233),孫權因魏國遼東太守公孫淵遺使稱藩,十分得意,輕率地派遣太常張彌、執金吾許晏帶領一萬人馬,攜帶大批珍寶禮品,浮海前往遼東,封公孫淵為燕王。張昭進諫道:「公孫淵因為害怕魏國征討,這才向我國求援,並不值得信任。如果公孫淵變卦,把我們的使臣拿去討好魏國,我們豈不貽笑天下嗎?」孫權不以為然,張昭再三勸阻,態度越來越堅決。孫權勃然大怒,按著佩刀吼道:「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寡人,出宮則拜先生。寡人對先生已經夠尊重了,而先生動輒當眾頂撞寡人,寡人恐怕要對不起先生了!」好張昭!面對如此威脅,毫不畏縮,直視著孫權說:「老臣之所以如此苦諫,實在是因為太後臨終前諄諄囑託,言猶在耳啊。」話到此處,這位七十八歲的老臣已是熱淚長流。孫權見狀,扔下佩刀,與張昭相對而泣。然而就在此後,利令智昏的孫權仍然命張彌、許晏前往遼東。張昭對這種剛愎自用的作法非常氣忿,稱病不朝。孫權恨張昭又一次掃了自己的面子,命人用土塞住他家的門,表示不准他出來;張昭也犯了強脾氣,又在門內用土填塞,表示決不出去。不久,公孫淵果然殺了張彌、許晏,將其首級送給魏國,吞沒了吳國送去的兵員物資。孫權這才感到自己錯了,幾次遣人向張昭致歉,張昭卻稱病不起;孫權親自到其門口呼喚張昭,張昭依然以病重推辭;孫權命人放火燒門,想逼張昭出門,張昭反而把門關得更緊;孫權又命人把火撲滅,在門外停留良久。張昭的兒子們怕事情鬧得太僵,共同把老父攙到門外,孫權把他載回宮中,狠狠責備了自己一頓。在這種情況下,張昭的氣也消了,重新恢復了朝會。一場喜劇,總算到此了結。
正因為張昭忠心為國,剛直不阿,舉國上下對他都心存敬畏,孫權也常說:「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張昭傳》)這對於協調君臣關係,減少國君的過失,顯然是有積極作用的。
張昭的上述言行,在當時可謂驚世駭俗,更是封建君權惡性膨脹的明清時代的士大夫們難以想像的。比之那些唯唯諾諾、只會磕頭作揖的愚忠者,這位倔強的老先生不是有點可愛之處麼?
此外,張昭還是一個博學君子,曾著有《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頗為時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