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彰化節孝祠

buyman 2013-4-17 01:05

彰化節孝祠

[b][color=purple]節孝祠

類別:縣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光緒14年(1888年)

地址:彰化市公園路一段51號

歷史沿革

清同治12年(1873)彰化白沙書院院長蔡德芳、拔貢生林清源採訪中部節婦名單,共採訪到120名節婦事蹟。清光緒12年(1886)由進士蔡德芳、丁壽泉、貢生吳德功、訓導劉鳳翔等人再採訪160名節婦事蹟,經由台灣府知府程起鴞、彰化知縣李嘉棠等奏請禮部,光緒 13年(1887)准予立祠,正式編入官方祀典,經進士蔡德芳,吳德功的倡建,擇址位於城隍廟東側建節孝祠,至光緒14年(1888)完成。

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節孝祠遭拆除,後經地方士紳吳德功,商紳楊吉臣、吳鸞旂等董事,向總督府申請,以彰化公園一角地做為遷建地址,吳德功之弟吳汝俊、侄吳上花,並邀請鹿港士紳陳懷澄等人參與遷建工程,並募款八千圓資金,將節孝祠遷建於現址。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changhua_jieshiau_hall1.jpg[/img]
節孝祠鳥瞰

大正12年(1923)完成節孝祠的遷建,台灣總督田健治郎及台中知事常吉德壽重新表彰自明治28年(1895)以來,至大正12年(1923),已故及現存節孝、貞烈婦女112人,合計前朝共390餘人,合祀於節孝祠。目前,節孝祠於每年春秋二季皆舉行祭祀。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changhua_jieshiau_hall2.jpg[/img]
節孝祠三川殿



建築藝術

節孝祠為二進二護龍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正殿,保存大正年間遷建時的格局。民國83年節孝祠進行修復,保存原有風格。目前三川殿及正殿彩繪為民國84年由和美陳穎派所繪製,三川殿門神彩繪則為民國92年的作品。

節孝祠三川殿內兩旁牆面,有大正13年(1924)由鹿港文人蔡穀仁所撰並書「重建中部節孝祠碑記」及「節孝祠捐題牌記」木碑,為節孝祠的重要文獻資料。三川殿石柱上書有「潛德幽光歷二百年來而畢發,採風問俗聯十三堡半以俱雷」對聯,是清光緒14年(1888)由進士蔡德芳所敬題的墨跡。

正殿前有一座軒亭,其捲棚雙脊上繪有「龍馬負河圖」、「神龜背洛書」,為郭新林的畫作,民國83年節孝祠落架修復,此彩繪已嚴重剝落受損。正門門楣「一節千古」匾,為台中州知事常吉德壽所敬獻。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changhua_jieshiau_hall3.jpg[/img]
節孝祠正堂前有一座軒亭

正殿內的後點金柱採「移柱法」,即將正殿內的大通樑置於神龕上方的橫楣,減去「後點金柱」,使得室內得到最大的空間,此種「移柱法」為台灣傳統建築的特例。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changhua_jieshiau_hall4.jpg[/img]
正殿門板書有「轉移世道,維繫人心」墨跡

節孝祠的三川殿及正殿的棟架彩繪,目前保存良好,為大正12年(1923)為鹿港彩繪匠師郭新林的畫作,其彩繪多引自《烈女傳》典故,三川殿門神及部份重修的彩繪為和美陳穎派的作品。


[img]http://i934.photobucket.com/albums/ad189/joe20102010/changhua_jieshiau_hall5.jpg[/img]
正殿奉祀節孝烈女牌位

天朝旌表碑

節孝祠旁有一石碑,為紀念汪家姑婦,彰化縣志人物志節烈記載:「汪門雙節者,邑民汪家姑婦也。姑劉氏,婦余氏,素慈孝。雍正9年(1731)大甲西番作亂,焚殺居民。姑急告婦曰:「義不可辱,當各為計。」語畢遂自刎,婦方抱姑屍而泣,逆番猝至,遂觸垣死,乾隆3年(1738)旌表勒碑縣東門。」

此一石碑原位於東門旁,日治時期拓寬馬路拆除東門時,乃將石碑移置節孝祠內。
[/color][/b]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彰化節孝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