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inai 2013-3-28 21:01
吳寶春的麵包魂
吳寶春的麵包魂
新聞大肆報導吳寶春遭台灣各校的EMBA拒絕,於是向新加坡提出學校申請,新加坡更
積極派人來,希望能延攬這個大師級的學生。新聞出現,馬總統下令留人,教育部立
刻配合修改報考資格,這下吳寶春卻左右為難了起來。
吳寶春唸不唸書,去哪唸書,突然成了全台灣的事。
有評論者認為吳寶春是蓄意炒作這件事,因為他即將在大陸上海與新加坡等地擴店,
但以吳寶春靦腆的個性,我想多數人不認為他會有這樣的城府。「一句閒聊話闖禍了
」,吳寶春說了許多對不起,這事情會搞成這樣大,其實完全不干吳寶春的事,他不
是吹皺一池春水,而是大家早知道的,咱教育的那一攤死水,媒體藉由吳寶春攪動了
一下,把沼氣給了放出來,於是大家又聞到教育系統的屁味。
馬總統一句話,讓被刻意放大的新聞更失焦了。
媒體習慣對政府拳打腳踢,有題目給他們補上幾腳何樂不為?所以爭相修理教育界。
但實話還是得說,「資格規範」其實並沒有錯,基礎學歷雖是門檻,但既是學術,總
有起碼的標準,鞋帶都還不會綁,怎能穿釘鞋跑百米?不懂經濟學,如何談全球經濟
戰略?
不過,老馬一句話,教育部趕忙修訂報考辦法,馬總統也在臉書上說明,「目的是設
定特殊條件,為奇才異能之士打開進修管道之門,使體制更有彈性,是通案性而非個
案性的作法。」我卻覺得粗糙的盲目下刀,不但沒有助力,可能讓台灣教育的病情雪
上加霜。拍攝吳寶春發跡故事的電影導演林正盛,同樣也只有國中學歷,他也表示,
「即便政策因此修改,政府應該設想“周全”些。」我想他也正是感受到那標準“下
修”的可怕後果。
導演林正盛認為吳寶春只是個案,政府即使修改資格,應該設想「周全」些。
後來證實,吳寶春非被EMBA拒門外,而是因為自己知道“資格不符”所以放棄報考,
幾所名校池魚之殃,這話題背後其實是兩個混亂的現象,這兩個現象卻又像工廠與產
品般有著連動的關係。
現象一:“麵包”換不到學歷,學校放餌釣“麵包”。
學校就是需要原物料的工廠。社會類似李寶春這樣有“麵包”的人才,因學歷不足,
不得進入學術殿堂;而學校卻又積極努力的廣發英雄帖,讓社會“成功”人士可以進
修EMBA,換取社會“麵包組”的資源,麵包組的財勢與知名度,能替學校加分,提升
學校品牌,幫助學校招生,這是學術機構的矛盾亂象。
現象二:學歷換不到麵包,學校四處灑學歷。
畢業的學生是進入社會的商品,必須接受市場檢驗,結果卻是高學歷高失業率,而「
高學歷低所得」更是近年台灣的普世“價值”,用學歷搶麵包,麵包只好越切越小塊
,這是由教育界製造出來的社會問題,這和農作物生產過剩的結果沒什麼兩樣。
這兩種現象,像線團互纏,如果下修標準造成更多人湧入,豈不更擴大了社會失衡的
結構,讓勞資陷入更大的戰役中?
把報考資格往下修,是危險的,想把房子蓋高,先拆地基的磚頭,這邏輯通嗎?
其實類似這種國寶級的奇才,原來的標準不需要動,只要直接增訂一個一體適用的“
特案”辦法,只要符合以下某一標準,就不在「報考資格」限制範圍:可能是「企業
規模」,可能是「國際大獎」,也許是對國家社會有「特殊貢獻者」,或是經過多少
位教授聯名,或是中央與地方官員舉薦,至於考試,那就免了,那對他們只是另一種
折磨與糟蹋罷了。
再怎說學術知識仍是累積上來的,就像讀獸醫,沒修過「動物學」,就修不了「有機
化學」,沒修過「有機化學」,就修不了「生物化學」,這叫“擋修”,這是過程。
所以學校也必須針對這些如同吳寶春這些失學 “大才”們,進行期前的「補救教學」
,才能真正進入學術研究的殿堂。否則這些連大學都沒上過的奇人,學問沒堆砌過,
甚至連電腦軟體都不會用,如何去寫那繁瑣的「研究計畫」,更遑論「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其學術研究仍是得靠基礎學問堆砌起來的
好學者不會沒有門路的,但得先問問再往上求學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條件
與機會?還是讓自己飛翔的高度調高,才能看得更遠?多數是為了前者的,這是來自
社會現實,EMBA可以建立人脈,打通淤塞。而吳寶春當是屬於後者的,他自知學歷不
足,需要學習更高段的事業經營的戰略思維。
台灣地方小,卻出產了相當多的國際名人,就知道這是個精英薈萃的地方,只是自己
人常被自己人糟蹋,尤其被媒體拿來借題發揮更糟蹋。吳寶春或許沒真正搞懂,他早
提供了“社會學分”供社會開課,早是“教授”級的人物,他的故事點出了一個核心
環節:維繫社會脈動的教育,絕對不是高等教育,而是一技之長。
什麼叫一技之長?我猜吳寶春的手,一把抓起麵粉就知道可以做幾個麵包,這叫一技
之長;美髮師路上看了女子的捲髮,立刻就知道她燙髮時捲子上了幾分鐘,這叫一技
之長。現在社會大吵著22K的剝削,但我想問問剛出道的孩子們,是不是真的具備了
讓人豎起拇指的「專長」?礙於課堂上有限的訓練,恐怕連Office三個基本的軟體都
玩得不夠熟練。把這些軟體玩到冒火,通常只有職場上被盯被操被糟蹋過千百回後,
才能產生熟練的反射技巧,而這還只是“書寫”工具而已。出了社會,可能製作一流
的PPT,但先學會能從圖表、報表裡看出名堂,會比那22K來得重要多了。
管理學有一個理論叫「木桶理論」(Cannikin Law),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是取
決於最短的那根木頭。(木桶是一根根立木繞成一圈匝緊著),這理論是針對企業組織
的整體團隊績效,會取決於表現最差的那個人。我將其放在這似乎也頗合用,降低標
準,或許符合了某些大材,卻也讓參差不齊的“短木”拿來當做木料,當所有的木頭
都是短木,你期待能裝多少水?
當所有的木頭都是短木,你期待能裝多少水?
人心,才需要整頓的。吳寶春的「麵包魂」是一技之長,創造了低學歷高所得的社會
典範,學校才該拿他來當教學範本,人的智慧與思考有多深,有時是到了那個高度,
才能看到那樣的風景。吳寶春到了那個高度了,知道該有一雙更強的翅膀去迎風起飛
,這才是這新聞背後我們要看到的。
學校教不了人生智慧的,至於媒體喜愛拿來借題發揮當馬鞭,咱就當是麵包屑撢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