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民間習俗的了解

scupi 2013-3-28 00:37

民間習俗的了解

三魂七魄

人從哪裡來?三魂七魄又往哪裡去?

道是宇宙本體、萬物之根源:人是其中之一生命,由精、氣、神組成。

精:肉體亦是形和質,父精母血的一部份,地的「陰氣」。道經云:一月胞命,二月胎命,三月魂命,四月魄命,五月臟腑命,六月靈府命,七月元府命,八月華府命,九月嶽府命,十月成性命,九月神布,氣滿而能聲。

氣:十月氣聚生降生前承母體氣而存,故因氣聚而生。降生後吸自然三元氣而活,故因氣散而亡。

神:本命元辰降自北斗、天之陽氣。陽神-來自天之陽氣,稱為「魂」。陰神-來自地之陰氣,稱為「魄」

魂與魄

寄居體內五臟六腑,主宰七情六慾是非-人體司過之神。

魂:陽(性)魂喜生,居肝;人死性赴陰曹,依功過轉生。人之初生,七日一魄聚,四十九天魄聚,魂魄交合,魂為陽,故生乃陰陽之合。

魄:陰(命)魄喜死,居肺;人死魂散魄守其屍,只徒享祭祀。人之初死,七日一魄散,四十九天七魄散,魂魄分離,魄為陰,故死乃陰陽分離。故人往生,須收魂煉魄,使魂修為至真妙道,煉以七魄,奉經禮懺,煉化成人。

故經云:三魂永久,魄無喪傾。綜觀道教生死觀:生者出於大道,死亦當歸返於大道。三魂不滅何處去﹕人往生三魂往何處去呢?是因有三處去,(一魂赴陰曹地府),依功過轉生或往西方極樂世界。(二魂在墳墓地)。(三魂在自家神主牌位)給代代子孫供拜於追思。

吾身將殘矣!如何安排吾身?

還原還本於自然歸身大道,還於大道,「為形」之本。

落葉歸根於大地歸命大道,還於大道,「無名」之根。

反璞歸真於清靜歸神大道,還於大道,「無情」之真。

太上三元慈悲水懺云:「歸身、歸命、歸神」。即道教所謂「三歸依」,亦為「道、經、師」三寶也。

為何女人離婚要辭祖

現代的女性,由於男女平等,且多為上班族經濟獨立自主,竟然使得離婚率持續升高,許多婦女在離婚後,都知道雙方要到戶政機關辦理婚姻註銷,但卻很少人知道要“辭祖”。古云:生為夫家人,死為夫家鬼。女性出嫁時算是已經辭退自己本家的祖靈,正式成為夫家這邊的人,亦受夫家祖靈的保佑,但是一旦離婚後,若是沒有辭祖的程序,原夫家的祖靈仍視您為夫家的媳婦,婦女若再婚或與其他男人在一起,哪個男人等於侵犯到別人家的媳婦一樣,會受到原夫家祖靈的干擾,而使事業體做不起來,或是一生起伏波折。許多婦女離婚後都不知道要辭祖,以致再婚後仍然命運不順,也因此影響到再嫁的老公,使得另一半原本做得好好的事業,莫名其妙的敗下去,或出現許多麻煩事,最後婦女反而被批為“掃把星”等不雅的封號。所以,女人離婚務必做好“辭祖”的程序 。

告陰狀

民間神判習俗。流行於全省許多地區。舊時人們、尤其是貧窮落後的文盲認為冥冥中有神主宰。神力廣大,神力無比,神力無邊。陽世間人不能解決的問題,神力定能解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惡事,在神力面前定得報應;一切惡人,都得屈服於神力。故蒙受冤屈欺淩又無能對抗、無處申辯時,便將自己受害事實、性質、經過、後果與作惡人的姓名、年齡、性別、罪狀寫在紙上,焚燒於神前,或於神前下跪傾訴冤情和惡人姓名,請法力無比的神仙申張正義,懲罰惡人,稱“告陰狀”。後衍化為暗中告人之狀為“告陰狀”。

收驚

舊時迷信習俗。民間認為小孩夜間啼哭,或精神萎靡,或食欲不振、黃皮寡瘦,是受了驚嚇,魂魄跑了,未能附體,須進行喊魂收嚇,又稱“喊嚇”、“喊魂”。一般由母親或年長的祖母、伯母手持一張漁網,到失魂的三岔路口焚香點燭燒錢紙後,用漁網撈三次,喊三聲:“某某(小孩名字)回來喲!”母親又喊又答“回來了!”或另一位長者回答:“回來了!”直至喊到家中,在小孩身上輕輕敲三下為止。一連喊三天下午。有些地區則請仙娘或巫師收嚇。其作法是用毛巾將一碗米連碗包上,對著小孩頭部旋幾圈,口中念咒,然後打開包布,根據碗裏米的起伏狀況,說是哪方遇鬼受嚇,家長即根據所指方向,于夜裏燒紙錢,潑水飯供鬼,祈求將小孩遊魂放回。有的端著篩子,內放筷子、雞蛋和三杯水酒,由兩個人到土地堂壓紙錢喊嚇,回家時走前者喊:“某某回來喲!”後者答:“回來了!”直喊到家門口,在門檻上蹬三腳,把蛋煮給小孩吃,以為如此便能收回小孩之遊魂。

開店

開店做生意的習俗頗多。清早整理櫃檯,要手舉算盤不斷地搖動,滴滴嗒嗒連響一陣,以示當日和長年累月生意興隆通三江,財源茂盛達四海。掃地,必須從大門掃起,慢慢向屋內掃,以示進財而不出財或失財。外出進貨或售貨,做生意買賣,清早吃飯裝飯時,第一勺飯要向東方的一邊裝,表示紅日東升,吉祥如意。開店最忌“攔門”,即不准人、尤其是不准女人站或坐在門檻上或大門口,不然,生意要倒楣,買賣要虧本。

每月初二日和十六日,老闆要請坐堂先生和學徒打牙祭,十二月十六日圓牙。如果老闆邀請坐堂先生坐上席,就表明老闆有意辭退先生;如果坐堂先生自動坐上席,則表示辭職。 現此俗逐漸消除。但開店圖個吉利,使生意火紅之風猶存。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間習俗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