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嬰幼兒國民病 輪狀病毒秋冬蠢動

danny 2009-10-24 16:59

嬰幼兒國民病 輪狀病毒秋冬蠢動

[size=3][color=#0000ff]立秋已過,天氣愈來愈涼爽,素有「嬰幼兒國民病」之稱的輪狀病毒腸胃炎,也正伺機而動,父母千萬別忘幫寶寶做好預防工作。

小兒秋冬腹瀉多發生在8至12月,以10至11月為高潮,主要肇因於輪狀病毒感染,好發年齡層為6個月至2歲嬰幼兒。

五歲前 通常會得一次

研究顯示,10個輪狀病毒顆粒就能造成感染,感染率很高,幾乎所有兒童,5歲以前至少會得到一次輪狀病毒感染。感染途徑主要為糞口傳染及飛沫傳染,因為小朋友間常有密切接觸,一旦有人感染,就很容易相互傳染。

感染後,病毒可潛伏1至3天。潛伏期過後,消化道症狀出現前,約20%至30%病童會先有上呼吸道症狀,起初大部分會發熱(體溫可達38℃以上)、流鼻涕、鼻塞、咳嗽等類感冒症狀,後伴有嚴重水樣腹瀉和嘔吐。

幾乎所有感染輪狀病毒的小兒均會嘔吐,且嘔吐多出現在腹瀉前,持續2至3天。腹瀉持續較久,最長可達28天,大便性狀多為水樣便、色淡,有時呈白色米湯樣,黏液少,很少腥臭味。病況嚴重時,可引起電解質不平衡、代謝性酸中毒、脫水及休克等現象,危及生命。

感染後 一周即可痊癒

感染輪狀病毒後,沒有特殊治療方式,一般採取支持性療法,即緩解輪狀病毒造成的症狀,一般一周後即可痊癒。

照護上首重水分與電解質補充,必要時可給予專為嬰幼兒設計的口服電解質補充液。哺餵母乳的嬰幼兒不需中斷;若是喝配方奶,則應將其稀釋,便於消化吸收。輪狀病毒感染會造成腸黏膜受損,造成短暫性的乳糖不耐,所以喝奶可能引起水瀉或酸臭性解便,這時可改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

中醫認為嬰幼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胃腸道發育不夠成熟,但其處於快速生長發育期,營養需求較高,腸道負擔較重。

緩腹瀉 按摩食療有效

因此中醫特別重視平時腸胃的調護,可以利用以下簡單的食療藥方與穴位按摩,為幼兒調整腸胃機能,減緩腹瀉症狀。

●山藥扁豆粥:取鮮山藥30克去皮洗凈,白扁豆15克,糙米30克。先將糙米、白扁豆用果汁機打碎,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八分熟,再將山藥搗成泥狀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適量鹽調味。平時或患病時均可食用,具有健脾化濕止瀉功效,可以緩解患兒水瀉症狀,同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足三里穴:此穴位於小腿脛骨外側,膝蓋凹陷直下3吋處(以寶寶的4指幅寬為3吋)。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按摩此穴可以調節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止嘔、止瀉、消脹。

重營養 隨時補充水分

輪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必須注意隔離,成人盡量減少接觸病兒,防止交叉感染。每次大便後要用溫水沖洗臀部,防止感染。另外也要記得勤洗手、注重飲食衛生。恢復期要重視營養,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過早恢復正常飲食,以免腸胃適應不良。

若嘔吐太厲害,無法口服補充水分,或出現嗜睡、活動力減退、體重迅速減輕、小便量減少、眼窩凹陷、皮膚乾燥、哭而無淚水、煩躁不安、嬰兒前囟門凹陷、四肢末端涼等症狀時,是寶寶中重度脫水的客觀現象,需要送醫進行輸液治療。 [/color][/size]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嬰幼兒國民病 輪狀病毒秋冬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