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ky3 2009-10-20 12:06
關注月預警抗遺傳性乳癌
本月乃乳癌 關注月,過往十年,乳癌成為本港婦女第三號癌症殺手,每二十位女性便有一位患上。早前《香港乳癌實況報告2008》指缺乏運動乃致癌高危因素,但亦有專家稱,其形成有機會為先天基因病變所致。遺傳性乳癌較非遺傳性個案早發病,故愈早進行基因測試及定期檢查,查找病變,治瘉率愈高。
十七歲病發
香港大學 外科學系及瑪麗醫院 乳腺外科主任醫生鄺靄慧(右圖)指,現時遺傳性乳癌佔整體乳癌個案的百分之五。研究發現,西方人發病年齡平均於五十歲以上,香港人會提早至四十至五十歲,其最年輕一位病人病發時只有十七歲,「人體內存有BRCA1及2基因,用以抑制細胞過度生長,這兩種基因分別存在於13及17號染色體中,當先天其中一條染色體基因出現問題,再加上後天環境因素促使,致癌機會便較高。假如父或母其中一方存有壞基因,子女將有百分之五十機會遺傳壞基因,其患乳癌機會較正常人高十倍,但仍不代表一定患癌。」
骨質疏鬆藥防癌
鄺醫生透露,部分女士檢測到有遺傳性病變基因時,甚至考慮將健康乳房切除,以減低患癌機會,但這類個案在本港並不常見,亦並非必須性手術。她強調,其實只要提早並定期進行如乳房造影、超聲波和磁力共振等檢查,當事人毋須過分擔憂,「一般人於三十至四十歲才開始病發,但已有壞基因者應從二十歲便開始定期自我檢查,每年一次詳細檢驗。第一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達九成半。」
部分有基因病變者可能會選擇服藥防癌,研究顯示服食抗荷爾蒙藥物,可減低乳癌病發率達百分之五十,但副作用是有機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及成孕機會,以及有低過百分之一的機會率患上子宮癌,「現另有骨質疏鬆藥物已證實,有助減低更年期後婦女患乳癌機率,且副作用輕微,此乃高危族的喜訊。」
與腸癌有關連
鄺醫生表示,現時可透過驗血進行基因測試,查找是否有遺傳性病變基因,最理想是家族中最高風險成員或已確診者,先進行測試,有助提高整體檢驗準確性。除乳癌外,BRCA1及2基因病變也可增患卵巢癌 及前列腺癌風險。同時研究也顯示,腸癌與乳癌基因變異有一定聯繫,如家族有腸癌病史,也須小心提防乳癌。
先天後天互相影響
早前有調查稱,缺乏運動、從未餵哺母乳及長期承受高度壓力者,均為三大本港婦女患乳癌高危因素。婦女若能做足以上預防措施,對預防遺傳性乳癌又是否有幫助?
鄺醫生解釋,多做運動、減少進食高脂食物、餵哺母乳、生育、保持心情愉快等,都是預防所有乳癌的後天方法,但暫時仍未有針對遺傳性乳癌作出的相關研究,「遺傳性乳癌形成乃先天及後天環境因素所致,即使先天有壞基因,如果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亦不一定會患上癌症。」
完全切除手術
治療方法方面,由於遺傳性乳癌於原位復發,或擴散至另一邊乳房的機會較高,故即使只有一邊乳房有腫瘤患者,也傾向進行兩邊乳房切除,可減低九成復發,或癌細胞擴散至另一邊乳房的機會。鄺醫生說︰「第二、三期患者普遍術後需要進行化療、電療等輔助治療,徹低消除癌細胞。利用微創手術抽取腫瘤組織化驗,有助更準確診斷癌症,如屬惡性腫瘤,必須進行切除手術,徹底消滅癌細胞。」她亦透露,三陰性乳癌成為近年醫學界關注課題,因其癌細胞生長速度快、擴散及侵略能力,較傳統乳癌高,且多屬遺傳性,醫學界現積極研究相關藥物,提高療效。
■有BRCA2基因病變的男性,患遺傳性乳癌機會較普通男士高出六十倍。
■透過抽血來檢驗基因,可以檢測到是否有BRCA基因病變。
■日常減少進食高脂肪的食物,能夠減低致癌機率。
■乳房切除手術是治療乳癌最徹底的做法,術後可選用外用義乳,改善外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