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面對角色壓力,何不讓自己喘口氣?

nepo 2013-3-2 00:06

面對角色壓力,何不讓自己喘口氣?

瑞秋是電腦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負責依客戶需求設計及修改程式,為了讓自己在職場上保持競爭力,她在工作之餘也積極參與語文及專業等課程進修;除了員工與學生的身分之外,瑞秋還有妻子、母親、媳婦和女兒的角色。某日,在客戶反覆多次要求修改程式之後,又再度提出程式修改需求,瑞秋委婉解釋公司的立場,卻被狠狠地辱罵,主管不但沒有出面協助,還要求瑞秋向客戶道歉,使她感到很深的委屈。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她接到母親的電話,抱怨何以真有這麼忙,都沒時間回娘家關心一下父母,瑞秋沒力氣反駁,只能默默聆聽,並答應媽媽一定盡快找時間回家。好不容易走進家門,看到丈夫和小孩坐在電視機前面看綜藝節目,看到她回家立刻問說:「妳回來啦!晚餐要吃什麼呢?」瑞秋突然感到一陣憤怒,為何大家都不能多一些體諒,丈夫明明可以處理自己和小孩的晚餐,外出買便當也很簡單,為什麼事事都要等她做?瑞秋撐到這一刻,忍不住大哭起來,覺得自己真的好累,好像什麼都做不好。

隨著時代變遷,現代人面臨的挑戰日益多元且艱鉅,類似的故事也不斷在生活中上演,我們都像瑞秋一樣,同時扮演著多重角色,在職場上可能是部屬也是主管,在家中是子女也可能同時是父母,角色重疊交錯,要求各不相同,在角色轉換與需求間,容易讓人疲於應付,也忘了自己的需求。直到有一天發現自己不快樂比快樂的時候多,或是常覺得力不從心、對未來失去期待,即使完成任務也沒有喜悅或成就感,這時就是您需要調整生活態度與步調的時候了。改善壓力與焦慮,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一、釐清權責與界線

每天生活中總有各種狀況需要應付,您無法決定別人會不會送您一盒爛蘋果,但您卻可以拒絕把它吃下去;面對無法平等溝通的情境,與其執意去改變他人,不如重新界定人我界線與權責劃分。就像瑞秋無法改變客戶對待自己的態度,及主管處理危機的方式,但她卻可以肯定自己對工作盡責、認真的態度,及盡力服務客戶的誠意,不讓自己受到他人不合理對待的影響,而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二、掌握80/20法則

多數人容易把「負責」與「做到完美」畫上等號,以為凡事都需做到100分,才算盡責,因此很容易就感到筋疲力竭。有句話說:work hard 不如 work smart,努力是必要的,但用在對的方向更重要。

著名的企業顧問Richard Koch提出80/20法則,表示原因和結果、努力和收穫之間有著不平衡的關係,我們若能致力於產生80%收穫的20%關鍵付出,將能大大提升產值;同樣的,修正需要花費80%氣力卻只產出20%的行動,也能減少事倍功半的浪費。瑞秋可以重新檢核目前生活角色的比重與時間分配,哪些是必要的作為,例如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關心,利用午休或下班搭車的時間打電話給父母聊聊;哪些行為無謂又浪費力氣,如花時間跟不講理的客戶講理,透過釐清角色及事情的輕重緩急,找回對自我效能與生活節奏的掌控感,就可降低忙碌、壓力所帶來的焦慮。

三、適時求助

許多人都有「靠人不如靠自己」、「不要造成他人麻煩」的觀念,因此很容易忘記,就算擁有十八般武藝,一個人也還是只有一個腦袋與一天24小時。凡事事必躬親,容易讓自己隨時處在高壓與焦慮的情境中,長期下來不但傷害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工作效率。

就像如果喜歡享受美食,我們可以選擇把自己變成大廚,也可以走進店裡讓別人為我們服務,事必躬親不一定能帶來最好的效果,有時也剝奪別人學習和表現的機會。同樣的,適時求助不只是照顧自己的行為,也是自信的表現,相信自己值得別人的付出與關心。瑞秋若能適時向家人說出自己的限制和需求,邀請丈夫與孩子一起分擔家事與準備晚餐,說不定反而會讓家人感覺被需要,也學習到彼此回應、照顧,及個人獨立的能力,更能讓自己免於長期扮演照顧者所帶來的耗竭。

四、給自己一分鐘

最重要的,別忘了放自己一馬,好好愛自己,暢銷書「誰搬了我的乳酪」的作者Spencer Johnson,在2003年出版「給自己一分鐘」一書中就提到,當我們覺得困頓、疲累、憤怒或沮喪時,給自己暫停一分鐘,好好思考或感覺,現在做什麼會讓自己覺得被照顧?選擇一個具體可行且沒有副作用的方式,然後立刻去做;正如一個好園丁保持土壤的肥沃,讓植物擁有面對外在風雨的力量,當我們能負起照顧、滋養自己的責任,才會有充足的準備迎接未來更多的挑戰。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對角色壓力,何不讓自己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