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

Lilith 2013-1-19 00:46

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

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究其實,皆未離開皈依三寶的范疇。可以說,離開三寶就沒有佛法。當年,阿底峽尊者入藏后,見人們皈依之心不切而四處傳講皈依,時稱“皈依喇嘛”。開始也有很多人不以爲然:誰不懂得皈依呢?我想,在座的不少人看到本次講座通知時,或許也會生起同樣的疑惑:皈依?皈依有什麽可講?難道我們這些皈依多年的人還不懂得皈依嗎?對于這個問題,阿底峽尊者當年的回答是:我不知除皈依之外,還有什麽更高的佛法。
  阿底峽尊者對“皈依”的重視及身體力行,我深有同感。多年的修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任何法門皆離不開皈依三寶這一根本。三寶,代表著佛法全體,缺一不可。而佛法的整個修行,正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皈依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成佛,正是皈依的圓滿成就。
  選擇三寶爲皈依處,便應時常憶念之,就象憶念最牽挂的親人,使其形象時時映現于腦海,須臾不離。早期的《阿含經》,便極爲重視憶念三寶的修行,不論是三隨念、六念還是十念,皆以憶念佛、法、僧爲基本內容。其中,六念是在憶念三寶外加上念戒、念舍、念天;十念則再增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四項。不論念的內容有多少,始終以念佛、念法、念僧爲首要,爲不可或缺的根本。
  在漢傳佛教地區,許多信衆修習淨宗念佛法門。念佛,也有深淺的不同,是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從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相念佛、實相念佛,及“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乃至禅宗的“即心是佛”。這些不同層次的修行內容,皆以對佛陀的憶念和皈依爲核心。
  此外,大乘佛教的許多修行法門,都是建立在憶念佛陀功德的基礎上。我們熟悉的《普賢行願品》,便是至高至深、至圓至頓的念佛法門,其核心思想可以兩句話作爲總結,那就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念佛,一方面是憶念佛陀功德,但更重要的是臨摹佛陀品質,將這種憶念落實于行動中。所以說,《普賢行願品》的修行是一種深層次的念佛,直接而切實。
  念佛的效果,取決于我們對佛陀功德和品質的認識。在很多人看來,念佛似乎再簡單不過,只須會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那麽我要告訴大家,若對“阿彌陀佛”的內涵缺乏認識,對其蘊藏的精深法義不甚明了,這句佛號很難念得有力度,更難以在生命中産生作用。須知,“阿彌陀佛”乃萬德洪名,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對彌陀名號的認識達到什麽程度,這句佛號就能念到什麽深度。所以,念佛也應聞思經教,如理思維。尤其對于信心尚未完全生起者,唯有加深對佛陀功德、品質的認識,才能使所念佛號充滿力量。
  念法,即憶念佛陀的教法及所施設法門。這些法門是將我們引向彼岸的指南,是照亮前進方向的燈塔。我們修學佛法,是爲了斷除煩惱、契入空性、解脫生死,成就諸佛菩薩具備的無上品質。怎樣才能獲得成就?佛陀已然入滅,我們唯有“親近善知識,依法得解脫”。兩千多年來,曆代祖師都是這樣成就的。
  念僧,主要以念賢聖僧爲主,包括一切未成佛的聲聞聖者及諸大菩薩,憶念他們的德行,憶念他們的修行法門。《阿含經》中,詳細記載了舍利弗、大迦葉、目犍連、富樓那、優波離等大阿羅漢的言行和證量。許多大乘經典中,也展現了諸大菩薩的宏誓偉願:《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了觀音菩薩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的大悲精神;《地藏菩薩本願經》敘述了地藏菩薩衆生度盡、方證菩提的感人願力;《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演說了文殊菩薩平等饒益一切有情,令得入諸佛聖果的真切誓言;《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宣告了普賢菩薩虛空界盡、我願乃盡的廣大行願。此外,《指月錄》、《高僧傳》等典籍中,還記載了曆代高僧大德難行能行、爲法忘軀的生平事迹。他們的願力、修行法門及最終成就,都是每一位佛子應當在修學過程中時刻憶念、追隨不舍的。
  若將諸佛菩薩和曆代高僧比作成佛之道的路標,那麽,不斷憶念其功德品質,意義便在于幫助我們瞄準方向、強化目標,使邁出的每一步都向終點靠攏。否則的話,凡夫心隨時都在尋找乘虛而入的機會,使我們被無明所惑,低頭徘徊不前,乃至喪失方向。
  由此可見,一切法門的修行都未曾離開皈依三寶。換言之,是對皈依三寶的不同诠釋。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皈依而有種種法門的施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