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每分鐘 一婦女因生產死亡

danny 2009-9-16 12:55

全球每分鐘 一婦女因生產死亡

根據WHO最近的統計,1990年全球因生產死亡的婦女為59萬人,據統計全球每一分鐘就有一婦女因生產而死亡,生產對婦女健康是個不容忽視的威脅;台灣目前母嬰健康照護做的十分不錯,母親的生產死亡率自1960年代的十萬分之95,下降至目前的十萬分之六,因此每年在台灣仍有約十多個孕婦會在壯年因生產失去其寶貴生命;而目前新生兒的死亡率約千分之四,大部份為先天器官發育異常所造成。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婦產部施景中主任表示,高危險妊娠範疇涵蓋母體有內外科合併症、異常出血,或胎兒有脅迫性早產跡象,以及構造異常。根據英國全國大規模的統計,懷孕劃歸為低風險約只佔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四十則屬中度風險或高危險妊娠,可惜一般民眾並不熟知這類的懷孕風險。在已開發國家,孕婦健康的頭號殺手前兩名是子癲前症及產科大出血。子癲前症在東方人口發生率原先並不高,根據十多年前的統計,約僅1-2%的孕婦會發生子癲前症;但若有內科合併症(如腎臟病、高血壓、紅斑性狼瘡等)、高齡、多胞胎均會大為提高子癲前症的機會。

施景中說,近年來由於婦女晚婚,人工生殖技術的進步,以及過去許多內外科疾病經治療不再視為懷孕禁忌,導致子癲前症的發生率已大為超出過去的估計。而產科大出血在過去的主因為子宮收縮乏力,現今因為藥物的進步,子宮收縮乏力的威脅大為減少;逐漸浮出檯面的威脅為植入性胎盤。植入性胎盤為胎盤異常侵入子宮肌層或膀胱,並引起大量血管增生,其危險因子為前胎剖腹或多次子宮搔括術。

植入性胎盤開刀引起的出血甚多,常為數千到數萬毫升,而且出血極快,所以孕婦死亡率高,即使安然過關也常有許多術後合併症發生。胎兒的重大器官異常比率為2-3%,由於胎兒生命權逐漸受到重視,目前全球均逐漸將此類胎兒異常視為子宮內的病人,絕不輕言放棄。在出生前由婦產科醫師先行產前診斷與初步諮詢,再協同小兒科與小兒外科、心臟科、耳鼻喉科等專家會談諮商,並訂立產後處置計劃。

黃世傑院長表示,由於高危險妊娠牽涉的科別較廣,常須由婦產科與內、外、兒科及特別次專科合作,因此周產期專家並不建議此類具風險的妊娠在第一線的醫院處理。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有24小時具高危險妊娠照護專業的醫師值班,新生兒加護病房亦隨時待命,同時亦有優秀的內、外科及眾多的次專科醫師可給予支援。婦產科主任施景中醫師亦發明總腸骨動脈的氣球阻斷術(應用於植入性胎盤手術),此手術出血量有時甚至控制到比一般剖腹產還少,已為美國頂尖醫學期刊接受發表,施醫師並常至其他國家或台灣其他醫院指導此類手術的進行。 施景中強調,民眾應體認懷孕具有一定的風險存在,倘若屬於中度危險或高危險妊娠,則應到區域醫院以上層級請教專家,是否應該改變產檢策略,以保障母嬰的安全。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每分鐘 一婦女因生產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