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不景氣,賺個好人緣

manth 2013-1-3 00:22

不景氣,賺個好人緣

「顧腹肚攏嘸赴,那有閒做志工?」
有趣的是,景氣雖差,投入慈濟做志工的人不但有增無減,
甚至還以倍數成長,
難道做志工真有什麼「好康」的?



在這個功利社會裏,時間幾等同於金錢,付出無所求、奉獻無回饋,實在
不是件劃算的事。

尤其近年失業率持續攀升,許多人面臨著待業、轉業、關廠、遷廠、解僱
、資遺、提前退休等窘境;幸運者牙一咬撐了過去,運差者則適應失衡甚
或罹患憂鬱。

慈濟志工當然也受到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但同樣的境遇,卻是兩般心情
。因為,從志工服務中,順境讓人學會感恩、惜福,逆境也讓人懂得淡泊
、隨緣。

慈濟志工共同的理念是:愛心無關景氣,付出只是「願不願意」;而且,
「志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便失業也不會失志。



◆失業不失志


去年十月找到大樓管理員的工作後,家住北投的吳兆中,隨之結束他兩年
多來的「奶爸」角色;失業後當家庭主夫需要適應,同樣地,返回職場也
需要勇氣。
對多數男人而言,做奶爸少能做出成就感
、專業感,但吳兆中除了周旋在尿片、沖
奶、洗衣、擦地、煮飯間,他更積極投入
慈濟資源回收;從做志工中體悟到的生活
哲學,成了他多年來不自棄的動力,生活
依舊忙碌豐富。

吳兆中說,自己眼方耳大,過去朋友常篤

言他會有錢,不意他「不但失業,而且在撿垃圾」……然而,他自己可不
這麼想,他認為「撿垃圾」其實是在為大地做環保,能讓資源再生,他反
而覺得自己真的「很富有」!

對不曾參與的人來說,做志工等同「做白工」。吳兆中的觀點卻相反,他
認為當志工就像當學生,其中的經驗像是一趟心靈之旅;做志工並非奉獻
或付出,而是得到學習機會。

他說,一個人失業已相當苦悶了,若再自我設限、拒絕外界,難保不終日
憂鬱;倒不如在待業期間走出屋外、擁抱人群,除了可以結交朋友、增廣
見聞,也不致與社會脈動脫節。

一般人多認為管理員是退休老人做的,懂得修理重機械、領有技術執照的
吳兆中,年紀輕輕就擔任大樓管理員,親友難免有意見,但他仍舊隨遇而
安,也做的用心、歡喜。

原本大樓住戶看他年輕,都猜想他一定做不久,然而每天八小時的工作,
他卻常忙了十幾個小時才回家。大樓共有一百一十戶住家,他帶動大家做
環保,甚至希望一步步推動「大樓志工化」,讓住戶間互助互愛,生活更
美好。

由於手巧,吳兆中也會幫住戶修理水管,居民感謝他的義務幫忙,送來紅
包,他就將錢悉數匯入大樓管理基金。
過去月薪四萬多,現在不過兩萬餘,但吳
兆中心頭卻是富足得多;過去三、四年,
他因痛風折磨只能暫以零工為業,那種連
走路都辛苦的挫折經驗,讓他益發珍惜當
前能做事的機會。

現在,回到家裏若是半夜,吳兆中便扭開
大愛電視台聆聽上人開示;若已近清晨,

則跟著「法華經序」做早課,生活簡單自足。

另一位更年輕的志工林長志,今年才三十一歲,失業已近三年,他坦言長
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令他懊惱又憂慮。

猶記得九二一地震時,他隨著慈濟志工進入東勢災區,突見一母親跪在地
上對往生的稚子哀號,當下生命無常之感驟然湧現,他惕勵自己要珍惜親
情,不再令父母傷心。這三年來,他藉做志工來調適心情。

一位女性志工說,她也曾突然被通知解雇,若非在慈濟學會樂觀思考,而
且從付出中得到肯定,她可能早就一蹶不振……



◆穩定了不穩定感


據慈濟統計,不景氣的這兩年,新授證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員人數卻成長
了兩倍,數字背後的意義頗值得探究。

「俗話說:呷菜脯也能過三頓」,台中慈濟委員林美蘭認為:「心態健康
與否才是關鍵,景氣好壞並不會影響愛心的付出。」
她強調,慈濟志工達官貴人有之,草根平凡人物更多
,這些人心思單純,懂得知足與感恩,即使一天僅有
一碗飯,也願意分享半碗予他人;而投入志工讓他們
體會到,分享之心不但可生歡喜,也讓生命的視野更
寬廣。

「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也許已視糊髮白,但她們一
樣能走能做……這種畫面看在年輕人眼裏,豈有理由
消沈?」林美蘭說,在志工服務裏,大家對人生都有
了全新的檢視,也有更堅定的付出動力。

本具的一分愛心,加上對慈濟的肯定與嚮往,一些有心人平日苦於沒時間
付出,反而在失業或事業低潮期,找到機會全心投入志工。「環境不景氣
沒關係,沒錢一樣可以出力」,這樣的健康心態,反過來也穩定了個人、
家庭或是社會的不穩定感。

不景氣時,有許多人進來慈濟做志工,而原本已是志工者,也為不景氣下
的人心波動注入一股穩定的力量。

桃園慈濟委員溫素蕊說,每月收善款的同時,也是關懷會員及其家人近況
的好時機,一個個家庭就是社會的小縮影,不景氣的浪潮也會在此顯現,
正是志工給予支持的時刻。

台北慈濟委員林勝勝表示,她常和會員互勉:環境不景氣未必是壞現象,
因為順境常讓人遺忘了感動,刻苦反教人深悟與珍惜。

或許,在大環境不景氣之下,志工發展現象正回應了時代與人心需要──
透過服務,人人發掘了本性中的愛與慈悲,從此彷彿成了掌握自我命運的
「魔術師」,即便面臨逆境,也能坦然自在以對。





做志工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愛」與「願」,這兩字讓吳兆中參了許久,直
到走入慈濟,他才漸有深悟。

他說,「愛」字拆開,就是「心放在感受之間」;「願」字拆開,則是「
生命原來的那一扉頁」。有愛有願則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皆能自在;反
之,若是缺乏這分志工精神,則生活中將處處充斥「礙」與「怨」。

若您正值待業低潮,不妨也像他們一樣,利用生命「空檔」期轉個心念,
學習做志工。隨著慰訪貧戶,會懂得知足惜福,因為「原來有人比我更苦
」;到醫院當志工,會體會到健康的可貴,因為「生命只有使用權」……

大社會不景氣,個人生命千萬別隨之跌落谷底;平日工作付出為賺錢,做
志工為人群付出,賺得的是「好人緣」。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景氣,賺個好人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