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北投/戀戀溫泉鄉 北投重現生命力

gnativs 2013-1-2 00:00

北投/戀戀溫泉鄉 北投重現生命力

[color=purple]北投/戀戀溫泉鄉 北投重現生命力
 [/color][color=orange]
【欣傳媒/記者楊子慧/台北報導】
[/color][color=green]
[img]http://travel.udn.com/magimages/20/PROJ_ARTICLE/0_0/f_57181_1.jpg[/img]       
北投地名源自於清朝初期,因地熱谷終年煙霧瀰漫,凱達格蘭族,以平埔族語巴島命名此地,意謂女巫的居住地。(記者楊子慧攝)

北投為台北市最北邊的行政區,區內擁有硫礦及溫泉等自然資源,為台灣歷史上最早開發的溫泉地帶。溫泉區以大屯山、七星山為屏障,並與淡水河、基隆河一邊的觀音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美景渾然天成。在全盛時期,甚至有高達70多間溫泉旅館聚集此處,堆疊出北投高度的歷史人文背景。

「北投」地名源自於清朝初期,因地熱谷終年煙霧瀰漫,且此地的溫泉水無法飲用,居住在附近的凱達格蘭族,認為應該是有法術高深的女巫在此居住,故以平埔族語「巴島」(Patauw)命名此地,意謂「女巫的居住地」,從而演變成如今大家通稱的地名。

北投溫泉的泉質粗略分有青磺泉、白磺泉和鐵磺泉三種,優良的溫泉特性,讓北投溫泉名列台灣四大名泉之一。日治時期,由於日本人愛泡湯的文化,當他們發現北投豐富的溫泉資源時,便加以開發,北投野溪溫泉因此成為台灣浴場文化起源地。

而除了溫泉旅宿的歷史淵源之外,北投更是台灣「那卡西」音樂的發源地。那卡西名稱來自於日語,意指「流動的走唱方式」,望文生義可想像當時那卡西的歌手和樂手游走在北投的旅館和酒店的景象,其中音樂的生命力、感染力,樂手與客人之間的趣味互動,成為北投在地的獨特文化。

然而,因產業造成的地區汙名化,加上政府掃蕩風化區等政策,讓溫泉旅館業漸走下坡,有近50家溫泉旅館相繼停業,北投也因此日漸衰微。90年代,北投開啟了重生復興運動,當地的文化資產再度被外界看見。而包括文史工作者楊燁、音樂創作詩人陳明章等多位學者,至今仍致力於維護、推廣北投文化,盼北投舊時代風華,能找到一個新的舞台。 [/color]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投/戀戀溫泉鄉 北投重現生命力